APP下载

大学生垃圾分类意识及现状调查研究

2020-11-20赵诗怡贾爱玲

绿色科技 2020年20期
关键词:垃圾桶分类垃圾

朱 栩,赵诗怡,李 想,贾爱玲

(1.浙江农林大学 集贤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2.浙江农林大学 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3.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4.浙江农林大学 文法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1 引言

近年来,垃圾分类这一话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19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而大学校园作为一个小型社会,相比其他群体产生的垃圾,校园垃圾较为纯粹;相比其他社会群体,大学生可塑性也更强。所以垃圾分类制度在大学生内部可以更好地施行,大学生可以成为引导社会进行垃圾分类的生力军。通过这项调查,以期可以从学校的制度建设、基础设施、科技力量和宣传教育4个方面分析,大学生垃圾分类的意识和现状产生偏差的原因。

2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

2.1 国外垃圾分类研究概况

从进行垃圾分类的理论依据和法律体系,到政府制度,再到最后的分类垃圾处理技术,国外学者拥有较为完善且符合实际情况的著作和论文。以Ostrom为核心的一批研究者提出的多中心治理理论解释了政府和市场都难以解决公共物品提供的困境,认为需要借助多个权力中心和组织体制来治理公共事物。垃圾分类回收就是需要政府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公共事务。这个管理理论可以很好地运用到人们垃圾分类的管理当中,对强化公众的垃圾分类的参与意识和完善垃圾分类的管理制度有重要意义[1]。

在立法方面,日本以建设循环型社会为发展目标,建立了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该体系由3个层次组成,基本法、综合性法律以及专项法。各个专项法是根据不同产品的特有属性和性质制订相应法律法规,全面详细地规定了垃圾的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德国联邦和各州制订了大约8000部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来完善垃圾分类管理制度,使回收端和处理端充分发挥相应的作用。

政府对垃圾分类的措施会影响公众垃圾分类的实际情况。Erkki-Jussi 以芬兰的废物回收法令为例,发现政策的制定可以增强了废物的循环利用的观念,从而促进人们的分类行为[2]。Antonio通过对意大利家庭对收集垃圾的支付意愿的调查,发现经济动机和非经济动机在支付意愿中呈现相互抵消的情况,认为决策者针对不同的人群制定不同的制度[3]。Audrone等发现在欧盟国家,固体废物有效回收的信任度是影响分类的重要因素,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水平和废物有效回收的信任度可以对分类行为产生积极作用[4]。

国外垃圾分类的处理和运输技术也有充分且完善的研究。Das和Bhattacharyya是将城市固体废物收集和运输问题公式化为混合整数程序,研究出了最佳的废物收集和运输方案,有效降低成本[5]。Laureri等人是通过通用数学编程软件包开发了一种湿式废料最佳计划的启发式程序,从而研究出湿垃圾收集的方法[6]。Nadine利用GIS模型分析来自不同来源,不同可能产品,不同处理方法以及市场的废物供应,确定了一个可以使整个系统的利润最大化,同时将环境破坏降至最低的解决方案[7]。

2.2 国内垃圾分类研究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些地区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促进经济增长。但随着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基本国策的确立到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生态文明”写进宪法,学者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垃圾分类的问题也成为了中国学者的研究重点。

陈钰瑶和范玺珂从垃圾分类法律制度的角度出发,发现了我国垃圾分类制度的两个问题:立法体系不健全和立法技术的相对落后[8]。通过对国外完善的法律制度的总结,明确了法律制度的建立对实际垃圾分类有正向的引导作用。刘佳分析了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实际法律执行情况,强调了生产者的法律责任和媒体的环保宣传的重要性,并指出政府对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责任部门划分不清晰的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力度[9]。

在校园垃圾分类的研究上,翟虎祥等人从高校日常垃圾信息化管理、标准化储存、市场化处理的角度出发试图设计出一套符合高校垃圾分类的制度,探索垃圾分类的新道路。他们认为在校园中建立信息化管理和垃圾分类激励机制是实现高校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重要动力[10]。桂正杰等人实地考察了高校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对高校的分类垃圾桶使用效率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分类垃圾桶多区域投放不足和垃圾桶分类功能效率低下的问题[11]。

余宁通过研究宁波市垃圾收运体系监管系统,发现引进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可以帮助政府推进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而且通过系统对垃圾分类的全过程的在线监管,可以提高奖励和惩罚措施的透明化,市民垃圾分类的参与度进一步提高[12]。谢梦明等人则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了GIS技术在中国垃圾分类实践中发展的趋势,明确未来信息化技术在生活垃圾管理中的重要性[13]。

文献多以社区为对象,参与调查的主体多为社区里的居民,社区的居民可能会有文化背景、经济收入等差距,难以控制变量,调查得出的结果可能有一定的偶然性。而高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具有特定性,文化背景和经济收入的差距相较于社区居民也小得多,缩小样本的差异降低最终调查结果的误差,提高准确性。而且外部环境对高校学生实际垃圾分类情况的影响在国内研究是一片空白,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发放问卷和实地调研的方法,收集观察并分析外部环境对垃圾分类的影响,结合法律法规以及生活实况,提出切合实际并具有可行性的垃圾分类建议。

3 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

3.1 调查结果分析

影响大学生垃圾分类意识和垃圾分类实践的有很多因素,但考虑到大学生还未进入社会,一直处于学习的状态中,可能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结合相关研究论文,主要把影响因素集中在学校的制度建设、基础设施、科技力量和宣传教育4个方面,没有考虑微观层面的个体属性等差别。

问卷除了个人信息外,分为两个部分:学校实际的垃圾分类情况和学生自身的垃圾分类意识。学校的实际分类情况包括是否有垃圾分类的规章制度、基础设施的建设、垃圾分类的完成度等。学生的分类意识包括对上海垃圾分类的看法、是否愿意进行垃圾分类和垃圾分类的责任主体归属等。通过两部分内容的交叉分析,研究出大学生垃圾分类意识和垃圾分类实际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帮助高校更好地实施垃圾分类制度。

3.1.1 参与调查人员分析

问卷以网络的形式进行发放,发放调查问卷共92份,回收有效问卷92份。填写人员中男生34人(占比37%),女生58人(占比63%)。其中主要以大一、大二的学生为主,占比达88%。

3.1.2 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

在提及是否清楚了解进行垃圾分类的原因时,只有25%的学生认为自己非常了解其中的原因,66.3%的学生认为一般了解,8.7%则觉得自己不清楚,可见大部分学生对垃圾分类背后的实质意义缺乏了解。垃圾分类需要一个系统的知识构建,如果对其背后的原因缺乏认识,会对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制度产生消极影响。82.6%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相关的垃圾分类知识。但如果无法准确地将产生的垃圾投递进相应垃圾桶会失去了放置分类垃圾回收箱的现实意义,反而加大了后续的分拣工作难度。70.65%的学生每天都会投递一袋垃圾,说明对其分类并不会产生很大的负担,但如果投递错误会给后续的分拣造成很大压力。

当询问对上海垃圾分类的相关规定时,68.4%的学生认为垃圾分类是有必要的;55.43%的学生认为规定过于严苛,但对垃圾分类是有帮助的;而且有22.8%的学生认为杭州应该学习上海的相关规定(表1)。询问校园是否应该进行垃圾分类,63%的学生认为非常应该,37%的学生认为应该进行垃圾分类;没有学生认为不应该进行垃圾分类。超过85%的学生认为公民是进行垃圾分类的责任主体,还有10.9%的学生认为政府是进行垃圾分类的主体(表2)。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垃圾分类意识,主观上是愿意进行垃圾分类的。而在垃圾分类的选择模式上,82.6%的学生倾向于主流的垃圾分类方式,也就是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受到上海的垃圾分类方式的影响,有11.96%的学生选择了干垃圾和湿垃圾的分类方式(表3)。

表1 对上海进行垃圾分类的相关规定的看法(多选)

表2 进行垃圾分类的主体责任(单选)

表3 垃圾的分类模式选择(单选)

83.7%的学生认为将垃圾分类纳入日常卫生检查的范围有助于提高大家对垃圾科学分类回收的积极性,甚至有45.65%的学生认可通过强制性措施来提高积极性(表4)。在2018年2月,复旦团委实践部在校内随机进行的街头采访中,被采访的同学普遍认为:如果学校采取适当、合理的激励措施,大家都是愿意进行垃圾分类的。调查发现在对垃圾分类有一定了解、基础设施完善后,同学参与垃圾分类的意愿达到67.39%(表5)。所以如果学校有合理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设备设施,垃圾分类的实际情况一定会进步很多。

表4 有助于提高大家对垃圾科学分类回收的积极性的举措(多选)

表5 在对垃圾分类有一定了解、基础设施完善后,参与垃圾分类的意愿(单选)

3.1.3 垃圾分类的现状

经过调查,浙江省有5.43%的学校对垃圾分类有十分详细的明文规定,47.83%的学校有粗略的规定,而46.74%的学校则是没有相关的正式文件或规章制度(表6)。这说明绝大多数学校是以倡议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垃圾分类,而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强制要求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浙江农林大学和浙江财经大学已经有了相关的垃圾分类实施意见,尽管方案还没有出来,但也说明开始迈出了垃圾分类的脚步。文件包括工作目标、责任分工、分类标准、实施步骤等内容。

表6 学校拥有相关垃圾分类的正式文件或规章制度的相关情况(单选)

而相应进行细致的垃圾分类的学校只有4.35%。59.78%的学校进行了粗略的垃圾分类,35.87%的学校是不进行垃圾分类的(表7)。细致的垃圾分类一般是四类分类方法: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而粗略的分类则只有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粗略的分类基本是以后勤为主体,通过后勤人工将垃圾分类,而不是通过学生自主进行分类。所以有60.87%的学生认为自己学校目前的垃圾分类完成度低于20%。63.04%的学生表示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很少进行垃圾分类,只有10.86%的学生表示身边的朋友和家人有进行垃圾分类尽管政府大力支持垃圾分类,但真正将垃圾分类落实的高校少之又少。学校生活垃圾的处理是需要政府、学校和学生三方共同努力的,学校应该制定相应政策,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承担起该责任。

表7 学校进行垃圾分类的情况(单选)

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完善也是阻碍学校进行垃圾分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调查中,有67%的学生认为学校垃圾桶设置不合理,其中有44.5%的学生想分类处理,但无分类垃圾桶。在校园层面上,73.91%的学生认为垃圾分类设施不完善是进行垃圾分类的困难之一(表8)。如果想真正落实生活垃圾的分类,完善硬件设施是很重要的一步。基础性设施的完善对学生垃圾分类意识的提高会产生很大的帮助。

表8 校园中垃圾分类的困难(多选)

3.2 实地考察结果分析

走访了10所高校,根据观察发现,所有高校都拥有分类垃圾桶。中国计量大学、浙江大学及浙江理工大学在寝室附近的垃圾桶是4个分类垃圾桶,而其他大学住宿区的垃圾桶则以可回收垃圾桶为主。尽管拥有分类垃圾桶,学生在丢弃垃圾时都是随机选择,并没有根据标识来投递垃圾。有些大学连分类垃圾桶都没有配备。教学区的垃圾桶普遍以分类垃圾桶为主,有的是分成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有的是分成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各个高校在这上面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标准不同。但是寝室的情况相同,学生们并没有分类投递的习惯。很少根据垃圾桶上的标识来进行投递,而是贪图方便,随便将其投递到任一垃圾桶中。

而且尽管大部分高校都会进行垃圾分类,但学校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十分粗放,主要是以后勤集团单独安排工作人员来进行垃圾分类,且多是将可以变卖的垃圾挑选出来,如废弃纸板箱、喝完的饮料瓶、易拉罐等。几乎没有高校是在产生垃圾的源头便开始进行垃圾分类。但所有高校都会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开投放,食堂产生的垃圾会由专门的垃圾车拉到特定的处理机构。不过学生外卖产生的厨余垃圾是没有特别规定的。

3.3 问题归纳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校学生是有进行垃圾分类意愿的。大家基本认可上海进行严格垃圾分类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学生认为从自身出发进行垃圾分类才是进行分类的最好方式,责任主体应该是公民本身。说明学生拥有较高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但是结合实地调研发现,学生们真正践行垃圾分类的举动的几乎没有。现实中的情况比我们想象中的相差很多,分类的意愿明显高于分类行为,进一步说明较高的分类意愿并不一定导致较高的分类行为。这其中的差距值得我们反思。

从软件条件来看,学校缺乏一定的制度建设和系统的宣传教育;从硬件条件来看,学校忽略了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的重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垃圾分类的意识和现状产生偏差。学校应该对症下药,从自身的不足出发,帮助和督促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在实践中提高进行垃圾分类的比例。

4 高校垃圾分类的对策建议

4.1 建立体现学校特色的规章制度

国家推行垃圾分类首要做的是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写进法律,而高校要推广实施垃圾分类也要有完善的垃圾分类制度,明确参与垃圾分类的主体的责任。作为产生垃圾的源头,学生应该优先使用可循环利用的产品并将产生的垃圾准确投放到分类垃圾桶中。垃圾运输的人应该定时定点来回收垃圾,使用专用车辆来进行运输。学校应该建议学生使用环保材料,规定不同材质属性的物品有相应的回收利用方式,建立完善的责任体系。并且对学生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定期向学生反馈垃圾分类实际情况。

高校作为社会中的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垃圾分类的分类标准和规则,不能照搬社会上其他团体的分类标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等七部门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就有“针对学校特点,设立纸类专项回收容器”的规定。学校可以在快递站设立快递盒回收站,在寝室楼下专门设立属于快递盒回收的垃圾桶,引导和鼓励学生将垃圾投放到专门的区域。像外卖产生的垃圾,尽管商家使用不同的包装盒来盛放食物,但这些塑料盒或纸盒被食物的汤汁污染,已经不能单独回收,所以需要单独的回收处理。学校、学院、学生应该进行三方合作,学校不再大包大揽地进行垃圾分类,学院和学生也要更多地参与到垃圾分类过程中。

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硬件设施也十分重要。许多高校没有配备大容量的分类垃圾桶。将所有垃圾混合进垃圾车运输到垃圾站几乎是所有高校的共同措施。这样的方式不仅没有进行垃圾分类,而且打击了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由于高校的垃圾成分相对纯粹,所以通过合理设置垃圾桶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是比较有效的。可以根据学校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定点安置垃圾桶,划分区域来定时回收垃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浙江农林大学在校园中有安置专门的玻璃、塑料、废纸的回收站,经常看到学生前往回收站处理垃圾。说明当学校设置了有利于垃圾分类的设备时,学生是愿意且积极地利用该设备进行垃圾分类。只要学校在前期投入时考虑到基础设施的建设,给予学生垃圾分类的机会,发挥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垃圾分类工作是可以顺利进行的

4.3 注重科技力量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成为千千万万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校学生更是走在时代前面的人,对前沿技术的感知力和学习力是其他人不可想象的。在社区进行垃圾分类时,往往会通过垃圾袋上的二维码来追踪垃圾产生的源头,利用GIS技术来帮助实时监控。学校可以利用这个技术来监督管理学生的垃圾分类情况。大部分学生对垃圾分类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将产生的垃圾准确地放进对应的垃圾桶中对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辅助支付宝和微信里的垃圾分类智能小程序就是不错的选择,这些小程序可以成为高校学生学习垃圾分类政策的好地方。

复旦大学是和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利用“爱回收”,这一智能可回收垃圾收集装置来帮助学生进行垃圾分类。通过扫码的方式来投递可回收垃圾,重量可以返还积分,积分达到一定程度可以提取现金。既利用了高科技手段高效回收垃圾,又激励了学生自愿进行垃圾分类。高校可以好好利用起自己雄厚的科研力量,用科技的力量帮助学生进行垃圾分类。

4.4 激励与约束并举

对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给予激励和约束是十分必要的。将垃圾分类纳入日常卫生检查的范围可以半强制地要求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加强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减轻学校进行二次分拣的压力。学生会每周会对寝室的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可以将寝室垃圾分类的情况列入卫生评价指标之中,并将垃圾分类情况公示在公告板中。在环保政策上进行惩罚措施往往比进行奖励措施更为有效[14],所以也可以公开指出哪些寝室没有达到垃圾分类的要求,要求其整改。

但仅仅靠约束力来强迫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学生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激励措施也要同时进行。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可以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垃圾分类,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可以对积极开展垃圾分类的寝室进行物质或精神奖励。这样有助于提高大家对垃圾分类回收的积极性。也可以对正确投放垃圾的学生进行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兑换垃圾袋等生活必需品。一方面激励了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另一方面普及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4.5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长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在垃圾分类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可以有序地、常态化地、制度化地推动垃圾分类工作[15]。垃圾分类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发达国家也是通过不断地摸索才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制度。只要垃圾分类工作一直在进行,宣传教育的工作就应该一直开展下去。而且垃圾分类的分类制度不可能一直没有变化,学生应该经常更新前沿的垃圾分类知识。

因为有很多社团和学生会组织,高校在宣传教育上有非常大的优势。学生志愿者是非常积极主动的。高校应该利用好社团和学生会组织来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只有将垃圾分类这一观点深入学生,让学生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这样垃圾分类的成功率会提高很多。

猜你喜欢

垃圾桶分类垃圾
垃圾去哪了
垃圾桶等
飞进垃圾桶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垃圾桶的华丽“变身”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给塑料分分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