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手翻书形式的土家族文化在幼儿阶段的传承研究

2020-11-20彭卓琳吴晞沐郭德强吴修圆西南民族大学

长江丛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土家土家族民族

■易 倩 彭卓琳 吴晞沐 郭德强 吴修圆/西南民族大学

一、土家族文化

土家族位于湘鄂渝黔交界处的武陵山区,是一个勤劳勇敢、热爱生活的民族。其民族文化是在独特的山区环境和悠久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神秘、野性的山地文化。土家族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无不体现出土家族文化的魅力与特色。

以“西兰卡普”为代表的土家族服饰通过一些特殊的图案、饰物等,来表达土家族神秘的传统[1],如土家族儿童的虎头帽仿照虎头的形态。土家族服饰虽俭朴实用,但领、襟、袖等地方会有细节处理,颇有民族美感和特色。土家族菜肴以酸辣闻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土家人不仅“喜酸辣”还“好豪饮”。特别是在节日或待客时,酒就是土家人民爱生活、好客的映照。还有一个就是吃腊味。在土家人的菜单里万物皆可腌、万物皆可熏,过年的腊肉、腊肠、豆腐都是熏制的,再配以自家腌制的酸菜,可谓是人间美味。

土家族所居地区的气候和地势造就了土家吊脚楼的名声。吊脚楼作为土家族地区最为常见的民居建筑形式,其价值是人居环境、风土民俗和民族审美观念有机结合的综合体。[2]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土家族传统的活动已逐渐转化为具有健身审美意味的娱乐活动。如梯玛上刀梯、茅古斯、摆手舞等。它们中的许多动作是直接模仿土家人生活中的场景,例如打糍粑、种田。这些活动无一不展示出了土家人的智慧。

二、手翻书

(一)市场及应用现状

手翻书,指有多张连续动作漫画图片的小册子,因人类视觉暂留而感觉图像动了起来,不限主题,不受篇幅的限制,内容可长可短。[3]其实质就是最原始的动画。起初在绘制动画时,人们会借由类似的方式将动画纸上下翻动,来检查每张动画的流畅度。而今在市面上也有贩售类似的手翻书玩具,或是动画绘制学习者在绘制过程中为记录各动作间的差异而形成的画稿。但其在教育上尤其是在幼儿教育上的应用十分稀少,研究和开发的空间还很大。

(二)与土家族文化结合对幼儿的意义

将土家族文化进行挖掘、提取,与手翻书相结合,投入到幼儿教育中,可以寓教于乐,使幼儿在“玩”手翻书中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到土家族文化的魅力,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里了解到少数民族文化。

而以手翻书的形式与民族文化结合也增加了“书本”的可读性和吸引力,提高了幼儿的翻阅兴趣。使得幼儿在翻阅中,动作和视觉达到真实的体验,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发展、小肌肉以及精细动作的发展,不仅能达到“学习”和娱乐的效果,而且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情感认知上幼儿也能获得满足。

三、手翻书形式的土家族文化传承的价值分析

(一)文化传承的现实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各民族地区的自然人文资源、生态环境、传统文化构成了强大的冲击,给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近年来,土家族人民在改变现状和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民族的东西很容易被当作绊脚石给抛弃掉,这就造成了消除贫困与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之间的矛盾。[4]尽管后来领导部门为土家族文化传承提出了一系列的保护理念,为土家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保驾护航”。但更重要的是将这个民族的精神传承下去。怎样传承呢?教育是进行知识教育的重要途径,文化传承显然要从娃娃抓起,这个时期更容易塑造幼儿的价值观和认同感。

(二)对于幼儿自身

1、促进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不同环境、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下,人们会形成不一样道德品质。通过土家族文化课程让幼儿了解到土家族背后所隐含的品质特点,在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下让幼儿体验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土家族儿童常常会玩的游戏有“土地持拐棍”、“耍石砣”、“骑竹马”等。在这些游戏中,幼儿可以身临其境去感受勤劳、互助、合作、等优秀的民族品质。

2、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

生活是艺术之源,独特的民族语言;优美的民间舞蹈;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等[5]各民族的文化多姿多彩、在艺术上也各有千秋。这是民族的资源,也是幼儿园开展艺术课程的一座资源丰富的库存。就土家族的艺术资源而言,可以开展的幼儿园课程有:舞蹈欣赏与教学“土家摆手舞”、“土家宝宝体验秀”的土家服饰时装秀、“咚咚喹”吹奏欣赏(颇具特色的土家族单簧竖吹乐器,能吹出欢快清脆的旋律。)等一系列颇具土家族风味的活动。[6]幼儿在这些活动中既能了解民族文化,又能让幼儿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和体现美。

四、将以手翻书形式的土家族文化传承应用于幼儿园

(一)应用情况

从我们的项目《基于手翻书形式的土家族文化传承研究(儿童向)》研究的进展以及效果检验考虑,我们需要此项研究在幼儿园进行实施、检验与改进,因此我们团队与四川省成都市某幼儿园进行了项目合作。

经过与园长的协商,将大班(月亮班)作为我们项目的落地班级,我们根据该班级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了一份“以手翻书形式的土家族文化传承”幼儿活动方案,并与实践班级老师进行交流,不断修改课程方案。最后课程活动方案确立为七个课时,涉及的课程内容为:(1)让幼儿认识手翻书;(2)幼儿制作手翻书;(3)幼儿自由发挥绘制一本属于自己的手翻书;(4)教师介绍土家族文化,引导幼儿将土家族文化与手翻书制作结合起来;(5)将幼儿制作的手翻书进行一个分享与展览;(6)家长开放日,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手翻书绘画。

在经过7周的课程活动后,可以明显感受到幼儿的进步。幼儿从以前对手翻书一无所知到能够自己制作手翻书;从只能画4-5页画面到如今可以独立画完16页的手翻书;从对土家族文化知之甚少到能够认识到一些土家族的风土人情,且能通过手翻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土家族文化的印象。

本次在幼儿园实施的课程基本达到了我们的预期,即通过手翻书这种有趣的方式让幼儿认识土家族。在最后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我们诚邀了班级中幼儿的家长与幼儿参与亲子活动,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一本山茶花盛开的手翻书,活动结束后,我们请家长填写了活动问卷。在问卷中大部分家长们反映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可以让孩子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也锻炼了孩子的绘画能力,专注力品质等,提议以后可以多多开展此类活动。这些反馈表明,我们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家长们的肯定。

(二)存在的问题

首先,因为我们初入班级,对班级幼儿的各种发展水平缺少了解,导致我们在写活动教案时,活动目标设定较高,使活动的效果减半。其次,在活动开展的时间上,有时候花费时间较长,使得幼儿的兴趣注意力分散。最后,如何更好地将民族元素融入手翻书制作活动中,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点。我们需要花心思去选择适合幼儿绘画能力和水平的民族元素,并将其适当的融入到手翻书中。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我们会在课后与班级教师的相互交流,每次活动的方案都会提前交与老师阅览检查,如有问题可以提前进行修改。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我们总结经验,进行改正并在以后的活动中尽力做到最好。

五、结语

民族文化的熏陶与传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相信在多民族文化的背景下,在民族文化传承实践中,传承的起点会着步于幼儿。以手翻书的形式承载土家族文化内容,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土家族文化特色。同时还可以利用土家小游戏、文化活动等引导幼儿更为深入的感受民族文化。

猜你喜欢

土家土家族民族
传播与传承:全媒体视域下的土家“啰儿调”
Dancing for theDead
土家族情歌
MINORITY REPORT
小学课间操跳“土家花灯戏”
明清两朝地方文献辑录的土家语词汇分析
土家风情惹人醉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