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剑堂主签赠本《艺林丛录》

2020-11-19夏双刃

名作欣赏 2020年11期
关键词:梁羽生大公报金庸

身在深圳,常听到“文化沙漠”的说法。其实,这个称号曾长期属于香港。早在1927年,鲁迅应《大公报》邀请来香港演讲,就被怯生生地提问:“香港是文化沙漠吗?”鲁迅答:“不可以这样说,这样说太颓唐了,就算它是沙漠也不是不能改变的。”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战事频仍,政局严酷,大量文化名人避难于香港,其中很多人客居终老。在他们的活跃带领下,香港成为一座文化森林。但所谓“文化沙漠”的称号,一直挥之不去,这种误会不外二因:一是香港过于商业化的城市气质;二是内地高高在上的自大感。文史学术大家饶宗颐先生还有金庸,足可堪称大师的。他们都是由香港本土孕育的大师,放眼内地,民国一代的老先生去后,可曾孕育过同此分量级的大师吗?

香港“文化森林”的盛况,以20世纪50至70年代为最,出现了《大人》《大成》《春秋》等绝世文史名刊,是内地和台湾所不可想象的。就拿《大公报》来说,其文化副刊《艺林》堪称是大陆、香港、台湾文史名家的群英会。在当时的环境下,内地和台湾均不具备条件。若想一睹当时盛况,搜集当时报刊诚非易事,好在这些专栏文章当时便已结集为《艺林丛录》,交商务印书馆香港馆排印出版。这套书自1961年至1973年内前后共出10编,前3编多为港澳作家,也有一些内地作家,尤以广东居多,特别是冼玉清,有20多篇。从第四编开始,内地作者才多了起来,渐成主力,如钱仲联、商衍鎏、王力、陈垣、沈尹默、谢稚柳、钱君匋、周汝昌、章士钊、叶恭绰、顾颉刚、夏承焘、张宗祥、沙孟海、启功、周绍良、王元化、潘伯鹰、唐圭璋、郭绍虞、俞剑华、李可染、高二适、黄苗子、郑逸梅、黄裳,都是鼎鼎大名。然而这套书的一大怪异之处,是内地作者皆老老实实署名,而港澳和台湾作家,除曹聚仁、朱省斋等寥寥数人外,皆用临时起的化名,基本不辨牛马。

而且这么精彩的丛书,翻遍十编十册,既未署主编之名,也没有序跋对编辑情况进行说明。后来读到罗琅的《香港文学记忆》,收有一篇《陈凡与〈艺林丛录〉》,才知这套书的主编,原来竟是与梁羽生、金庸合写《三剑楼随笔》的百剑堂主。据罗琅此文回忆,《艺林》副刊之所以能向内地征稿,是得到廖承志的援引。廖公一向负责统战工作,以当时内地文化环境之严肃,此举当为统战之牛刀小试无疑。《郑逸梅自订年表》1963年的记载可证实此判断:“经廖承志先生圈定,我向海外发稿。北京中国新闻社设宴国际饭店,兼邀诸老作家,我乃为香港《文汇报》《大公报》《新晚报》写稿,任统战工作。”于是当正式结集出版时,作者就有了政治站队的考虑。内地作者当然积极表现,而当时台湾反共浪潮正高,港澳和台湾的作者有所顾忌,所以隐去真名。曹聚仁一向以两岸和平使者自命,巴不得别人知道;朱省斋则脱胎于汪精卫阵营,不在乎台湾怎么看。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罗琅说:“至于许多当时不便用自己名字在香港发表文章的,除非再起陈凡先生,相信黄荫普先生(注:香港商务印书馆总编)也未必知道是谁。”

那些隐去真名的作者,都用些“达堂”“戎轩”“宇庭”“寅庵”“远斋”“矩园”“兰轩”“智龛”或“楚客”“一丁”“刚主”“直生”之类,有酸腐气。“第二编”收了主编陈凡的两篇文章《〈东园十咏〉前后》和《试谈任伯年》,前者谈史,后者论画,均署名“百剑堂主”,显得戛戛独造、鹤立鸡群。其实他早已用此名和梁羽生、金庸两个武侠晚辈合写过专栏《三剑楼随笔》,单独写过《百剑楼杂笔》,连载过武侠小说《风虎云龙传》,这几种文字都于1960年前结集出版,反响很大。这三种书我都有,其中《三剑楼随笔》1957年由香港文宗出版社出版,当时作者排序是百剑堂主、梁羽生、金庸。到了1997年学林出版社重版此书,则把排序颠倒过来,变成金庸、梁羽生、百剑堂主了。总之,百剑堂主的名气早已响彻香江,他在《艺林丛录》里署这个名字,与那些化名全然不同。

陈凡何许人也?他是个坚定的“左”派,在民国坚决倒蒋,后来坚决拥毛。早在1947年,他就因报道中山大学罢课事件而被逮捕。后来他以“陈少校”笔名写《金陵残照记》《黑网录》,持续黑蒋。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他虽身在香港,却狂热到身怀利刃,以毛主席“大刀卫士”自居。这样的人,怎么会在乎台湾当局的看法。自署“百剑堂主”,倒像是扬刀立威一般。所以,商务印书馆怎么好标明这套书是他主编的呢?

黄裳为陈凡《壮岁集》作跋,用龚自珍句“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称美之,确是精允之论。而陈凡亦以此自况,他1976年填的《临江仙》写道:“回首流光真似驶,匆匆换了姿容。几多往事渐朦胧。几多甘苦辣,都在梦魂中。狂侠温文兼慷慨,酒边花畔刀丛。死生荣瘁不横胸。慰情唯此最,得见九州红。”但更能体现他亦狂亦侠风格的,倒是他年轻时写的讽时刺世的诗,如《有感》:“湘漓呜咽接黄河,长袖斜眉自舞歌。后主风流传遍日,江南隙地已无多。”《甲申秋桂林危城听歌感赋》:“怜君流落在天涯,满目苍凉何处家。为了惊醒亡国梦,烦君多唱后庭花。”他存诗不多,只成薄薄一册《壮岁集》,但诗力可观,故作序跋者居然是钱锺书、饶宗颐和黄裳,且均极推重之。钱序云:

陈君百庸(注:陈凡字百庸)轶才豪气,擅诗书画之三长。余识君也晚,不及见田光壮盛时矣。尝谓之曰:“想子当年,意态雄杰,殆所谓兴酣落笔摇五岳而吟沧洲者耶。”别去数载,忽寄《壮岁集》一卷来索序,且曰欲知狂奴故态乎。展卷斯在,余披寻吟讽,君少日愤时救世,探幽寻胜,轻命犯难,诸事历历纸上。嬉笑怒骂,哀思激烈,亦庄亦谐,可泣可歌,因参证缔交以来君为国为民之壮志一如畴昔也。好山好水之壮游,不减旧时也。若夫诗书画之大笔淋漓,更无愧老当益壮也。余不及见田光壮盛之憾,于是乎涣然释矣。君之诗酣放可以惊四筵,精微可以适独坐,余尝为君《出峡诗画册》题七言短句品目之,曰:“笔端风虎云龙气,空外霜钟月笛音。”今亦无以易之焉。一九八三年五月钱锺书序。

因为统战工作之便,陈凡虽在香港办刊,却不仅能源源不断面向内地约稿,且常能赴内地各地与名家面谈。不要说近在广州的容庚、商承祚、梁宗岱、詹安泰等,京沪的钱锺书、黄裳等,就连海外久失音讯的一代大儒熊十力,他都与其扺掌而谈,谈的竟是最高深的唯识学。《大公报》财力雄厚,稿费对内地作者有一定吸引力。而对于大家的困难,陈凡亦尽力周济。如他长期帮傅抱石在香港买药,三年困难时期给很多作者邮寄食品。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记载:“香港陈某寄来食品包裹一,内装白糖、火腿及其他食物。先生将包裹单交给校党委全部退还。”即指陈凡。

陈凡美丰仪,有侠气,诗词比梁羽生、金庸写得好多了,但写武侠比梁羽生、金庸都晚。他们仨的《三剑楼随笔》是1957年5月结集出版的,此时梁羽生已是名家,金庸虽只写了《书剑恩仇录》,也已成为圈内热议的健笔。“百剑堂主”排在首座,名头虽响,却没有写过武侠。大概在金庸写《碧血剑》时,他也写了一部《风虎云龙传》,和金庸一样,连载完,也交由三育圖书文具公司出版,也由蒋云行配了插图。但他这小说,着实不好看,比梁羽生还无味。看来,武侠小说需要另一种天赋,与诗史之才恰成反比。

陈凡一直心向北京,1979年加入中国作协。他的立场和金庸不同。金庸1957年离开《大公报》,数年后在《明报》与《大公报》论战,陈凡以“张恨奴”的笔名应战,闹得很不愉快。但金庸对这位老前辈还是非常尊敬的,事实上陈凡也喜欢看金庸小说,晚年无事,专门致函金庸讨要其书,金庸便亲笔签了名,着人送去。1997年陈凡病逝,金庸参加了葬礼。二人的关系,反没有金、梁关系那么微妙和难堪。

陈凡其他作品不多,1978年出版的《尘梦集》,大多数文章见于《百剑堂杂笔》和《三剑楼杂笔》。他的精力主要放在编辑上,除主编《艺林》副刊和《艺林丛录》外,还编有《齐白石诗文篆刻集》《中国鉨印源流》等书。他对书画金石的兴趣很大,自己也出过一册《出峡诗画集》。不过,我手头的《尘梦集》,封底内贴有香港书话名家许定铭一篇文章的剪报——《静听〈海沙〉的倾诉》,指出陈凡1942年在桂林,以“周为”的笔名,由今日文艺社出过一本名为《海沙》的散文集。战时后方的出版物,存世应极稀少了。除此之外,本文提及的其他书,虽未刻意搜集,我架上却都有了,基本全是在香港书肆淘到的。唯独这册《艺林丛录》第三编初版本,是陈凡1962年4月签赠给北京的文史学者陈迩冬的,我很少在孔夫子网参与竞拍,此为其一。《艺林丛录》第一编有《曹操的诗文》一文,署名“迩东”,根据陈迩冬先生的研究领域,应该错不了。

作者:夏双刃,文史学者,专注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编著有《非常道II:1840—2004的中国话语》《激荡十七年:从袁世凯到张作霖(1912—1928)》等书。

猜你喜欢

梁羽生大公报金庸
“希望大家向张季直先生学习”
Ice Hockey Requires Teamwork
武侠小说宗师梁羽生的养生妙招
梁羽生与林萃如的爱情江湖(上)
Jin Yong’s ZJU Years: “Wisdom is the Goal”
金庸仙逝,全球华人追念全球华人追念
金庸:好为人徒
漫画无极
梁羽生:遇一人白首,择一人终老
媒介生态视角下的新记《大公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