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揭秘全球最大光伏企业李振国隆基的高光时刻

2020-11-19谢泽锋

英才 2020年11期
关键词:隆基振国单晶硅

谢泽锋

年初至今股价涨幅超过两倍,截至10月13日,全球最大的单晶硅光伏企业——隆基股份(601012.SH)市值突破3100亿元大关。

这样的市值规模,比第二大光伏企业市值高出1600亿元,是2-5名企业的市值总和。

无论从营收、利润、市场占有率来看,隆基都已是全球第一。曾经被人质疑的隆基,如今正迎来他风头正盛的时刻。

然而,令外界疑惑的是,为什么是隆基?一个自称没有外部资源支持,一群自嘲为“土包子”的团队,一家位于中国西北部的企业为何能异军突起?在曾经多晶硅为主的光伏江湖,另辟蹊径,巨资押注单晶硅,并不被业内看好的隆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英才》记者专访了隆基股份创始人李振国,作为理工科出身的执掌者,李振国喜欢探讨问题的本质。他认为隆基的成功并没有秘诀,“我们只不过是按常规套路经营企业”。

放眼全球,中国光伏企业已经遥遥领先,全球十大市值的光伏企业中,仅有一家非中国公司。

对比可见,中国已当之无愧的位列可再生动力市场首位。光伏装机从2004年的64MW,到2019年的204GW,增长了3187倍,继续位居世界最大太阳能装机量的国度。

巨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空间、完善的产业链条、先进的制造业体系以及补贴政策,造就了中国光伏创业的沃土。

2000年成立至今,隆基正好走过了20个年头。不过这20年来却并不平凡,辉煌与没落、成功与失败的故事频繁上演,见证了中国光伏行业的跌宕起伏。

大浪淘沙,胜出的隆基将如何走向下一个20年?在光伏平价时代,隆基将如何应战?

单晶崛起

2014年国内单晶硅市场占有率不足5%,2015年提升为15%,到2019年上升至65%。

从非主流到主流,隆基都是绕不开的参与者,更是单晶硅领域最为重要的“玩家”。可以说,成本降低和技术提升,成为单晶硅快速抢占市场的两大关键因素。

理工科出身的李振国非常推崇埃隆·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马斯克曾说道:“第一性原理的思想方式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也就是说一层层拨开事物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

“事物的本质是什么?本质的本质优势是什么?”李振国认为,成功的捷径在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多晶硅的成本低,但转换效率也低;而单晶硅的成本高,但转换效率高。在2006年,我们就假设多晶硅成本是零,单晶硅的价值仍然是超过它的,因为成本永远不可能做到0,当时我们就做过很深度的分析。”

从转换效率来看,单晶硅要优于多晶硅。单晶在整个晶片表面的尺度上,都没有晶界,缺陷也少,杂质陷阱也少,其寿命高,因而转换率高。

2000年初,夏普、京瓷、三菱电机等日本企业是当时太阳能发电市场的领先企业,彼时的主流组件是多晶硅型。当时,单晶硅型虽然高效率,但“多晶硅型”在价格竞争中显示出了优势。

但是之后,“单结晶型”逐渐扩大了市场份额,最终夺走了冠军宝座。2017年,“单晶硅型”太阳能电池板出货量首次超过“多晶硅”。美国太阳能发电市场调查咨询公司spv在2017年12月发布的太阳能发电市场报告中得出了这一结论。

经过多年的发展,单晶硅转换效率不断提升。隆基股份在单晶硅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公司电池量产效率一再刷新世界纪录。2019年,隆基股份15单晶双面PERC电池正面转换效率达到24.06%,突破24%效率瓶颈;组件转换效率达到22.38%,再度创造世界纪录。

在技术的推动下,成本也逐渐降低。数据显示,拉晶切片方面,2019年,隆基股份产品非硅成本进一步降低。其中,拉晶环节平均单位非硅成本同比下降25.46%,切片环节平均单位非硅成本同比下降26.5%。硅片单片成本降低至1.86元/片,成本优势明显。

李振国曾公开表示:“从2009-2019年的十年间,全球光伏度电成本下降了81%,光伏逐步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电力产品。”

单晶硅在2019年大幅逆转,成为市场主流。该年度,单晶产品市场占有率首次超过多晶,占比约为65%,而这个数字在2018年只有约45%。

迎战平价时代

每度电仅需0.09元。

8月25日,在葡萄牙的光伏拍賣中,韩国企业韩华中标,创造了1.316美分kWh(度)的世界最低价,折合人民币0.09元。

今年4月底, 法国电力EDF和晶科电力(JinkoPower)联合中标阿布扎比的2GW招标项目,提交了1.35美分/kWh的超低电价。

不断创新低的海外光伏市场,也许正是我国光伏行业的未来。2019年8月底,内蒙古达拉特旗的光伏中标价就出现了低于当地煤电价格的现象。

资料显示,中广核太阳能、三峡新能源与阳光电源、正泰新能源、国电投、华能分别中标达拉特旗100MW的项目,中标电价在0.26-0.28元/kWh之间。

由于达拉特旗的脱硫煤标杆电价为0.2829元/kWh,因此,5个项目的中拟报电价均低于当地的脱硫煤标杆电价。

值得一提的是,2020光伏指导价也突破“0.4”,逼近煤电价格。3月31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2020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公布了集中式光伏、工商业分布式、户用分布式以及光伏扶贫项目的上网电价政策。

《通知》提出,将纳入国家财政补贴范围的I-III类资源区新增集中式光伏电站指导价,分别确定为每千瓦时0.35元、0.4元、0.49元,比2019年的指导价进一步降低。

这已经是8年内第六次下调光伏行业指导价,光伏行业正迎来“低补贴”、“去补贴”的新阶段。行业共识是,单纯依靠补贴来实现发展的路子正越来越难走,未来光伏企业需要进一步降本增效,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2018年的“531”政策是整个行业经历的一次阵痛,这是过往高歌猛进的光伏装机量与日益增大的补贴缺口之间的必然矛盾。

2018年5月31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暂不下发普通电站指标、项目规模限制在10GW以内以及上网电价补贴每千瓦时降低0.05元。

李振国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出“光伏已经开启一毛钱一度电”的时代。“其实,中国许多地方的光伏电价成本已经低于一毛钱,但是由于土地、税费和银行利息等非技术太高,中国的光伏电价还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

资料显示,早在2012年,德国、意大利南部、荷兰与西班牙就已经开始实现平价上网。亚洲的印度则直接跳过政府补贴阶段,直接进入市场化竞争,当然这也与印度拥有良好的光照条件,低廉的土地成本以及中国光伏组件价格大幅下降有关。

在“531”新政实行后,竞价上网机制开始实施,但平价上网才是大势所趋。2020年是我国光伏发电实施“竞价机制”的第二年,也是光伏发电向全面平价上网过渡的最后时限。光伏产业即将迎来它真正的“成人礼”。

很长时间来,隆基股份也是“平价上网”的推动者和实践者。李振国对《英才》记者表示,为推动单晶硅市场,“我们必须要介入到下游,打通价值链通道,不仅拓宽业务成长空间。更是通过布局整个产业链尽快实现平价上网。”

不领先不扩张

回望中国光伏行业过去的20年,辉煌与落寞,成功与失败缠绕着闯入这个行业的民营企业家。无锡尚德、江苏赛维、英利,这些一度耀眼的明星都从无尽光荣到跌入深渊,他们既是先行者,但也是这个行业残酷竞争的注脚。

反思尚德等企业的失败,他们大多在行业顶峰期选择过度扩张,进而聚集了大量的负债,导致严重的财务问题,最终将企业拖入了破产的境地。

隆基显然是吸取了上述企业的教训,李振国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再次强调了隆基的两条“军规——不领先不扩产、不卡脖子不研发。”

“扩充的产能一定是现阶段行业领先的产能,只有这样的产能,扩充之后对行业才有推动作用。”隆基的打法是,扩充领先产能,推出具备确定优势的产能,一旦推出就是行业最大体量,以求快速占据领先地位。

半年报显示,隆基股份目前有15个在建重大工程项目,总投资高达334.77亿元,是投资规模最大的光伏企业。

打造领先产能离不开技术研发投入,据李振国介绍,“隆基的研发投入比例行业里十分高的水平。我们的扩产计划都是建立在技术绝对领先的基础上,每年保持5%-7%的研发投入强度。”

Wind金融显示,隆基股份过往三年研发投入支出分别为11.08亿元、12.31亿元和16.77亿元,累计研发支出超过40亿元。研发支出占应收比重在5.1%-6.8%之间,在整个光伏处于领先地位。

研发带来的效果首先是转换率的提升,2019年,隆基股份单晶双面PERC电池正面转换效率达到24.06%,突破24%效率瓶颈,创造世界纪录。

而这种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又从侧面降低了成本。“光伏是一个长寿命的产品,海外客户十分关注质量承诺,关心企业本身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综合下来,我们的成本更低,得到的认可度更高,综合经营结果更好。”

在業内颇为关注的大硅片研发方面,隆基已经联合晶科、晶澳、阿特斯等六家企业,倡议以182mm*182mm硅片标准(M10)作为研发下一代硅片、电池、组件产品的标准尺寸,推动整个行业建立基于统一标准的供应链体系,实现装备制造体系和客户应用体系的标准化。据公告显示,隆基已按计划完成了166大尺寸的产能切换,逐步推进182大尺寸的产能改造。

今年以来,光伏上游原材料上涨引发全产业链价格波动,为平抑价格波动,隆基选择和上游企业签订长期销售合同。

8月18日,隆基与亚洲硅业签订了关于多晶硅料的长期采购协议,合计采购多晶硅料12.48万吨,平均每年2.5万吨。该合同总金额高达约94.98亿元,占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营业成本的约40.61%。

在李振国看来,多晶硅料并不属于卡脖子的产品。“这个行业有很多有竞争力的企业,我们鼓励上游企业,希望他们能够扩充产能,增加有效供给,我们可以签署长期协议,甚至付一些预付款,把产能扩起来。”李振国期望,在未来光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上游硅料不会再成为限制因素。

在扩产投资过程中,隆基一直保持着稳健的财务指标。“作为民营企业,必须有能够直面最恶劣市场环境的可持续经营能力。”李振国对《英才》记者指出,“要保持负债率处在相对低的位置。”

“不要太高的负债,不要用太高的杠杆,账面现金要保持在比较充裕的水平,这些都是财务稳健的重要衡量指标。”李振国说道。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隆基的负债率水平维持在50%-60%之间,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今年半年报显示其资产负债率为53%。2019年底,隆基账面货币资金达到193.36亿元,同比增长150.86%。

高速增长底气

在单晶硅快速占领的市场背景下,作为领头羊企业,隆基股份营收净利快速增长,市值规模也水涨船高。

十年间,隆基股份营业收入从16.52亿元,增长至328.97亿元,增长了19倍;扣非净利润从4.03亿元增长至50.94亿元,提升了近12倍。

2012年上市至今,股价涨幅超过了35倍。

2020上半年,隆基继续快速增长,营业总收入达到201.41亿元,同比增长42.73%;实现扣非净利润38.94亿,同比增长95.06%。

在李振国看来,隆基快速增长是其发展到这一阶段的惯性使然。“此前布局的产能在成长过程当中,开始释放出经营的成果。疫情之前签订的一些订单,在这个阶段被执行。”

相比娱乐消费等行业,光伏遭受疫情的影响比预期要小。“国内疫情最紧张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复工,维持生产,这个产业本身春节就不放假,不放假工人集中在一起反倒是安全的,很多工厂并没有停产。”李振国表示,“我们还采取了共享员工的方法,外派自己的员工帮助行业其他企业快速复产。”

“光伏未来的前景具有很强的确定性,也十分容易成为本地化能源。”李振国坚定看好光伏的未来前景,“在后疫情时代,人们对人类可持续发展、能源本地化、能源安全会有更多的思考。”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2.16亿千瓦(216GW),其中集中式光伏1.49亿千瓦,分布式光伏6707万千瓦。

2020-2025中国光伏将启动加速部署,2025-2035中国光伏规模化部署的关键时期。到2050年中国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将达到5000GW,占全社会总用量电的40%。

BP集团发布的《bp世界能源展望(2020年版)》提出了到2050年能源转型的三种情景:快速转型情景、净零情景和一切如常情景。在所有情景下,可再生能源都是未来30年增长最为迅速的能源。

随着社会发展和能源转型的迫切需求,化石燃料消费占比持续降低,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电气化将扮演更重要角色。

光伏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具备领先优势的企业受益将更加明显。“先进的产品和先进的产能是供不应求的,各个行业都是如此。要保持自身的领先程度。”李振国向《英才》记者说道,“如果你持续领先,那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会一直持续下去。”

出海不惧被围剿

中国占有全球超七成的产能,却只有全球不到三成的市场。

2019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115GW,我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为30.22GW,占比不到30%。

中国大陆依然是全球组件最大生产区域,产量达到98.6GW,而这其中,将近七成销往海外。2019年中国本土组件累计出口66.8GW,相较于2018年累积出口41.3GW,同比大增60%。因此,中国光伏企业出海对其发展尤为重要。

收购是隆基进行海外布局的重要方式。公告显示,6月底,隆基完成了对宁波江北宜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购,并收购完成后,新增电池产能约3GW,组件产能约7GW。

截至今年6月底,隆基单晶硅片年产能约55GW,单晶组件年产能约25GW。加上上述收购项目,隆基此前“再造1.5个新隆基”——具备20GW电池、30GW组件产能的目标将提前实现。

除此之外,隆基也在东南亚部分国家布局了光伏产业园区的投资。去年6月5日,隆基股份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提升海外高效电池产能,公司拟在马来西亚砂捞越州古晋市投资建设年产1.25GW单晶电池项目,总投资额约9.57亿元。

最新公告显示,该项目已实现部分投产,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均营业收入约12亿元,年均净利润约1.27亿元。

基于海外产业链及销售网络布局的逐步完善,隆基股份在海外的市场份额也在迅速提升。2019年,单晶组件海外出货占比达67%,出货4.99GW,较去年同期增长154.59%。要知道2016年以前,隆基几乎100%的产品在国内销售。

值得一提的是,隆基股份还获得了PVTech全球唯一AAA级组件供应商资质,保持全球唯一可融资性AAA级组件供应商地位,这也有利于隆基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更快速的开拓全球市场。

疫情黑天以及国际局势的变动对许多产业造成了重大影响,但在李振国看来,相比芯片、通信等高科技企业遭遇的围剿态势,光伏行业受到的影响要小很多。

“目前来讲,中国光伏企业的技术已经是绝对全球领先了,我们基本上没有需要通过海外并购来获取的技术。国内光伏产业配套的制造装备、供应链体系已经完备,对外没有什么依存度。”李振国对《英才》记者说道。

更宏大的层面来讲,光伏是帮助各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产品,也是帮助海外国家进行绿色能源转型的重要产业。所以李振国认为,太阳能产业受到的影响会很小,“即便受到影响,光伏也是比较晚受到影响的业务。”

不惧怕被颠覆

《英才》:为什么隆基会在大浪淘沙的光伏行业越做越大?很多光伏企业退出历史舞台,为什么隆基能胜出?

李振国:这个问题我被多次问到。隆基就是坚持常规套路,总结下来,大概是四个层面。第一层面,我们坚定看好光伏产业的市场前景,这个产业对人类社会的能源转型,可持续发展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意义,我们认定这个方向,义无反顾,把所有资源投放在这个领域。

第二层面,在做这个事情之前,对技术路线、战略方向要进行选择和判断,甚至会碰到一些疑难问题,要探究这个问题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我们遵循的是两个原则来进行判断,第一个就是埃隆·马斯克讲的“第一性原则”,多追问几个核心问题,到底它的本质是什么,本质的本质又是什么,找到这个问题的实质。

第二个就是立足未来,不要看今天,或者说不能仅仅看今天,还要看三五年以后,甚至十年八年以后,面对的这个问题会有什么变化,把这两个原则加进去之后,就很容易找到正确的方向。

第三层面,找到方向的时候,不要吝啬研发投入,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快速导入到生产线,形成技术领先、产品领先、成本领先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要保持稳健的财务状况,重视风险控制,量力而行。这些原则,说起来乍一聽很老套,但一个企业真正按照这个思路去做事情,我相信一定会成功。

《英才》:单晶硅替代多晶硅成为主流,但有没有可能出现新的颠覆性技术,颠覆现有的单晶硅?

李振国: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很多事情有可能会超出你的认知范围,虽然我们对这类事情极度的敏感,并且投入很大的精力去关注研究,但人的认知是有边界的,出现新的技术颠覆原来的产业,这是有可能的。

其次,目前来看,颠覆现有的光伏行业不那么容易,现在的新能源或者光伏取代传统能源的路径是清晰的。光伏本身已经在全球绝大多数国家是最便宜的电力能源了。随着光伏成本的降低,再加上储能技术的发展,我认为十年之内,光伏加一定比例的储能,会在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成为当地最便宜的能源,它对传统能源的替代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英才》:你为什么这么确定?

李振国:还有什么能颠覆光伏的逻辑?我目前没有看到。一个光伏电站,投资规模大概是三块多钱一瓦,成本构成里,最核心的电池片只是7毛多,占20%左右,剩下80%的成本构成做了三件事。

第一是为了保护电池片的材料,封装玻璃、胶膜、铝边框等。电池片要在室外工作25-30 年,要经过风吹雨淋,甚至大风冰雹,需要这些东西来保护电池片。

第二是为了支撑电池组件面向太阳,首先要有土地,在土地上建工程,工程里有水泥墩、钢支架等。

第三是为了收集电流,发出来的电,要把电流收集起来,电缆、汇流箱、逆变器、变压器等。

如果有新技术,能替代什么,能颠覆什么?它颠覆的是七毛钱的电池片,其他的什么也替代不了。随着上游材料价格的回归,技术的进步,两三年后,这个七毛钱的成本能够降低到五毛钱,十年之后,可能降到三四毛。

而且如果转化效率不够高,那别的成本都会被加持,效率更高需要更多的保护措施,需要更大的地块,更多的工程,收集电流的代价会更高。

从原理上来说,不排除被颠覆,但是这种可能性比较小,而且越来越小。

投资原则

《英才》:过去20年间,很多光伏企业因为过度投资而破产。隆基的投资原则是什么?

李振国:隆基有两个原则,不领先不过产,不卡脖子不介入。

我们首先要考虑这件事情会不会卡我们的脖子。前些年,我们布局石英钢锅,石英钢锅是拉伸单晶的一个容器,我们需要投入资源,保障单晶的品质,如果我们不投入,有可能成为卡脖子的一件事情。

今年以来,多晶硅料价格涨幅比较大,但我们认为不是卡脖子的环节,多晶硅料的从业人员,从业企业都有足够的实力,都有很强的研发能力,他们能够把这个事情做好。

我们鼓励上游企业,我们判断这个市场会变得很大,希望你们能够扩充产能,增加有效供给,可以签署长期的单子,甚至付一些预付款,把这个产能扩起来。

这是我们对多晶硅料的态度,希望将来光伏发展到上千万GW的时候,多晶硅料不要成为瓶颈来限制行业的成长。

《英才》:隆基在产业链布局的逻辑是怎样的?

李振国:这是一个变化的过程,2014年之前,我们只做硅片,但是2013年的时候,我们发现单晶技术的成本虽然在降低,但全球的市场份额却在下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我们如果只做硅片,单晶硅对产业的价值无法有效传递到终端电站市场。下游大型企业有单晶产品,也有多晶产品,但是单晶产品比较少,这些企业认为单晶是高端产品,就卖的贵,挣更多的钱,这种情况其实把价值阻隔了,价值传递不到终端。

2012年的日本市场,多晶组件60日元一瓦,单晶组件90日元一瓦,其实成本差不多,把单晶卖的很贵。

我们当时认为必须要介入到下游,打通价值链通道,不仅拓宽我们的业务成长空间,还要通过布局产业链尽快实现平价上网,所以那时候,我们开始往下游介入。

最開始的想法是,隆基尽量通过电池代工,后来发现这么做是不行的,我们要在更广泛的环节建立自己的产能。所以投资布局是一种变化的动态策略。今年想这么做,而一年后的实践验证可能是不对的,那你就要做出调整。

猜你喜欢

隆基振国单晶硅
光伏产业隆基股份1年9破世界纪录
爱在拉萨
我和继父13年
Enhanced spin-dependent thermopower in a double-quantum-dot sandwiched between two-dimensional electron gases∗
单晶硅各向异性湿法刻蚀的形貌控制
添加剂对单晶硅太阳电池表面织构化的影响
碳酸钠制备单晶硅绒面的研究
抚顺隆基荣获 “中国驰名商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