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恒河印象

2020-11-19王晓满

世界文化 2020年11期
关键词:恒河印度

王晓满

2019年岁尾,我开始了北印度之旅。

一直想去看看印度的恒河,若干年前读余秋雨散文《不能说你美丽》就萌发要去的想法,这许多年总是被黑印度的种种言论干扰着,2019年底终于决定随旅游团前往,这真是应了那句“人总是被他人的想法左右但又无法被左右”。

看恒河,就要去印度的“圣城”瓦拉纳西。行程安排上在瓦拉纳西要停留两天,这足以说明瓦拉纳西的分量。

瓦拉纳西位于印度北方邦东南部,坐落在恒河中游新月形曲流段左岸,现有人口约100万。瓦拉纳西有诸多的名胜古迹,释迦牟尼初转法轮的鹿野苑、印度金庙、杜尔迦庙、印度之母庙等各式庙宇约1500座,河岸边的街头巷尾到处可见印度教徒所顶礼膜拜的象征湿婆的神柱,瓦拉纳西之所以负有盛名最重要的是享誉世界的“恒河夜祭”即普伽(puja)仪式,已经持续三千年有余的一种祭祀仪式,每天黄昏都要在瓦拉纳西的达萨斯瓦梅朵河坛(码头)隆重举行。

我们从加尔各答到瓦拉纳西是乘火车前往的。这是因为恒河平原在冬季时常有大雾天气,飞机航班常被取消,所以乘火车是最佳选择,导游提示:乘坐火车是印度旅游必不可少的经历和亮点。

乘火车的经历和亮点还真是让人兴奋又一言难尽,火车先是晚点7小时,后是在恒河平原上走走停停,老态龙钟的铁皮火车让坐惯了高铁的游友们苦不堪言又无能为力,大家互相鼓励:坚持、坚持。文物古董一般的火车从夜里两点开车到转天下午4点多,用了14个多小时才到达瓦拉纳西的火车站。

下火车后大家匆匆忙忙出站,上了提前停在火车站旁接应我们的一辆中巴车。长时间乘火车疲累的大家都是一脸倦容,应该在上午参观的景点也被漏掉了,但遗憾与疲倦此刻都已经被忽略不计了,大家心急火燎地追赶着时间,是为了去观赏“恒河夜祭”。

按照行程安排要乘人力脚踏车沿途观光再去夜祭码头,车绕桥过去肯定会耽误时间,机智灵活的导游临时决定乘船穿越恒河直接去夜祭码头,他联络好游船又退掉早已安排好的人力脚踏车,下车前还一直提醒大家要抓紧时间,动作要迅速。

下了车大家快速朝着码头匆匆地走着,看着眼前宽阔平静的恒河,我心跳加快,情绪有些兴奋,这就是恒河啊,灰蒙蒙的宽阔水面,平静得没有波澜,如果不是水面上有船只,多像一片宽阔无垠的平原啊。

上了一条木船,先是被恒河的落日吸引了,圆圆的红里透黄闪光的一枚,它挂在天上,正缓缓地下落着,把附近的云都映红了。此刻船上没有了声音,大家屏住了呼吸,注意力都集中在拍摄录像之中,约有十多分钟夕阳终于落下去了,大家似乎才缓过劲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赞叹着、感慨着。船继续前行,彼岸的灯光和夜祭码头越来越近了,不时有缓缓的诵经音乐传来。

上岸后发现夜祭的祭台高高的,它面朝恒河,后面是栉比鳞次的岸边台阶,这就是有名的达萨斯瓦梅朵河坛,瓦拉纳西在恒河边有60多个码头(河坛),每个河坛都有自己的名字和功用,最著名的就是这个达萨斯瓦梅朵河坛,因每晚都举办恒河夜祭,通常被游客叫做“夜祭码头”,它比我们的体育场看台还要高出许多,祭台的正面对着宽阔的恒河,河面上停泊着许多坐满了人的船只。就这样前呼后应,红毯、铜铃、灯光、闪亮的祭器、特有的佛教音乐等等,这一切一切把夜祭的庄重烘托出来了。

有些人山人海了,想找个合适的位置还真不容易,上上下下几个回合,才在一个卖鲜花的摊位前找到了位置,融入了印度信徒们中间,我回头看看后面坐在台阶上的人,怕挡住他们视线,这才发现那么多的人坐在一层层的高台上,都是虔诚肃穆的表情,全然不顾站与坐的区分,再看看身旁的印度女人:绿色的纱丽裹着肥胖丰腴的身体,眉心有枚鲜红的迪勒格圆点(即吉祥痣,用朱砂、糯米和玫瑰花瓣捣成糊状涂上的)。只见她双手合十,眯着眼睛——

“恒河祭祀”开始了,临近神坛木杆灯架上的铜铃被拉起,清脆的祭祀铃声响起,只见祭司们面对恒河站成一排,用最庄重的神情,举起千年不灭的圣火,唱起古印度文的祭歌。

祭祀时间大约一个小时,在这个过程里,有一套完整的仪式,撒花、点火、焚香、拂尘、摇铃等等,燃着圣火的烛塔、冒着烟雾的铜壶有一种神秘感,祭司们先后拿着各种法器,做出不同的动作。随着古老的音乐声,祭坛上空全都是吟诵声,将现场所有人的情绪萦绕其中,谁都不可能不被感染,不管你是不是印度教信徒,不管你听懂还是听不懂古老的音乐在诉说着什么,你都会被这人山人海的虔诚、被祭司一丝不苟的祈祷所感染,被这壮观所感动,这是印度教徒感恩于湿婆神和恒河所给予的全部恩惠的回馈,每天都要进行的,风雨無阻竟然坚持了三千多年。这是印度教徒对恒河的祈祷,也是人与神沟通的仪式,于是在最后高潮全场人和祭司互动喝彩时,我也由衷地加入了他们,发出了“哈呵” “哈呵”的欢呼,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理解应该是美好祝福之语,类似我们的“万岁!万岁!!”这是真正发自肺腑之声,庄重、亲切、洪亮,祭坛下面流淌的恒河一定会听得真真切切吧。

“恒河夜祭”结束后回到酒店,压住兴奋匆匆收拾整理,调好闹钟时间抓紧休息,转天还要早起去看“恒河日出”。

从酒店到达萨斯瓦梅朵河坛都需要坐人力三轮车或是电动蹦蹦车,沿途的一切,瓦拉纳西都如打开的盒子让你看,没有丝毫的保留:街道弯曲坑坑洼洼的垃圾随处可见,两边林立的店铺都不是很大,有的摊位很简陋,更有一些露天的临时摊位,小推车、地摊比比皆是。穿着民族服装的男女老少来来往往,我发现他们中间有些人衣服陈旧甚至脏兮兮的,有的人还穿着人字拖鞋,腿和脚都是黑乎乎的。

第二天早晨,大家4点30分起床,5点就跟随着导游出发了,车到河坛之前要下车步行10到15分钟,这又给我们一次和瓦拉纳西更近乃至零距离的接触,走路要小心别踩上一摊摊新鲜的软软的牛粪,还要小心躲着悠然漫步的老牛,得给它让路让它先行,印度教奉牛为神崇拜,所以印度人多数是不吃牛肉的;让牛先行的同时,还得小心躲闪,不时有狗狗从迎面或侧面跑过来,它们估计不是宠物狗,应该是看家护院的那种,或是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看“恒河日出”的早晨,走在薄雾中的行人不是太多,和看“恒河夜祭”的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场面形成了鲜明对比,昏黄的路灯下依稀可见早起的印度人,有的在店铺门前打扫,有的在整理货物,还有的人在道旁洗漱,用橄榄枝刷牙,我发现路边墙下不时有成卷的被褥,最初以为是被人废弃掉的,没想到竟然在被褥下露出了人的双脚,这才知道里面还睡着人呢。这时我联想到余秋雨散文描述过的,有些生病的信徒从遥远的地方来到瓦拉纳西,为了能葬入恒河就在此等死,莫非说的就是这些人啊?

印度的社会制度造成了生活贫富悬殊,在瓦拉纳西你可以看到穿皮鞋、开汽车、用手机的印度富人,也可以看到大冬天赤足穿拖鞋、衣衫单薄褴褛的乞丐,生活很艰难,但我从他们一双双虔诚的眼睛里看出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他们善良淳朴,生活在圣城,离崇拜的恒河母亲河最近,每天能和恒河母亲一起欢迎接纳来自各方的佛教信徒和游客,这足以令他们骄傲和自豪。

我们在薄雾笼罩中朝着恒河河坛走着,不时有兜售河灯的小孩子们加在我们中间,都是些八九岁的孩童,穿着脏兮兮的衣服,女孩子污浊的头发贴着脏兮兮的小脸,其实都是些懂事的孩子啊,他们是在帮父母减轻生活负担而早起,小孩子们紧紧地尾随着我们,那眼神充满期盼盯着你,嘟噜嘟噜地让你买他的河灯,你不买他们就固执地跟着你,直到最后你买了为止。

到恒河河坛了,空荡宁静,和昨晚的熙熙攘攘形成鲜明对比,薄雾里的恒河应该还是在睡眠之中,河面上的船都还被拴着簇拥在一起呢。等了几分钟后一条船向我们驶来,大家手里托着点亮的河灯,一个个小心翼翼地上了船。

船向恒河的中间划着,此刻的恒河没有波浪,极其平静,是经历了疲惫后的片刻喘息?还是在回味和沟通着昨日夜祭的信息?或许恒河是在平和、温柔、友好地打量着这一船从远方而来的中国人吧?船在前行,河面平稳得我们在船上可以走来走去,有的人在船头拍照录像,有的人在船侧放河灯,一群鸥鸟飞来集中了大家的注意力,它们在不停地追着游船觅食,有人买了船家准备好的鸟食撒向它们,于是引来更多的鸥鸟,人们兴奋地笑着、喊着,它们也在尖叫着,估计恒河被这欢快的场面喊醒了,朦胧薄雾隐隐褪去后,岸边的景致渐渐清晰起来,只是太阳依旧藏在云中不肯露面,无奈著名的“恒河日出”与我们失之交臂。

游船陆续地多了,我们的船也靠岸了,上岸后发现新的一天复苏了,人比我们来时多了起来。没有太多的游客,基本都是印度人,三五成群,有的单独一人站在恒河岸边沐浴,他们全然不顾初冬的寒冷,岸上坐着或站着一些兜售鲜花、纪念品的小商贩,还有的人托着色盘用画笔为他人的额头画着提拉卡图案,有的人找个安静的地方打坐,虔诚地诵读经文。

我在恒河岸边漫步,产生了穿越时空之感,更觉得自己像是在某个印度电影画面的情节之中。瓦拉纳西的脏乱差、贫困程度和余秋雨笔下描述的差不多。也许是时间短的缘故,我没有看到恒河泛尸和抛尸的场面,但熊熊燃烧的焚尸炉的画面却刻在了心里。许多信徒抱病前来瓦拉纳西等死都不是传说,而是真的,按说恒河已经是被污染了,可是恒河的水,政府还在装瓶出售。为此我曾查过资料:科学家对恒河曾进行了研究,一位英国医生曾发现,从加尔各达开往英国的船舶所载的恒河淡水,虽行程万里仍保持新鲜而不腐,而其他地方的河水则不行。一位法国医生也曾对恒河中漂浮的痢疾和霍乱病尸进行过检验,结果惊奇地发现,在尸体之下本应被污染的水中,这类病菌竟消踪匿迹。这位医生还发现,当取痢疾菌和霍乱菌进行培养,然后加入恒河水,几天之后,细菌竟全部死光。是什么原因使恒河之水如此之“神”呢?原来是恒河河床中存在放射性矿物质铋214微量元素,它是铀238的放射蜕变产物之一。这极小剂量的放射性物质,能杀死恒河水中99%的细菌。同时,恒河水中还存在噬菌体,它附在菌细胞壁上并把细菌吞吃掉。此外,在河床上还存在具有杀菌性能的重金属化合物。这几方面的原因,都使恒河水具有自洁的功能。

恒河的自净能力在世界主要河流中首屈一指,这自净能力我更愿意理解成“包容”与“大爱”,是母性所具备的优秀品格,印度人把恒河视为“母亲河” “圣河”来敬仰,足以说明一切。

回到大中国,脑子里依然放电印度。这是我最疲累、最有感触、最有收获的一次旅行。印度用她的魅力还在迷惑我。走过了印度北线,印度南线依旧诱惑着我,孟买、阿勒皮、根尼亚古马里又是什么样子呢?“让身体下地狱,让灵魂进天堂。”印度南线,已列入我的出行名单……

恒河,印度之行所有景点唯有它被安排了两次,这两次亲近恒河,我虽不是佛教信徒,也是怀揣朝圣一般的虔诚而来,恒河,你是有太多承载的一条河流,让我心动不已,字儿词儿纷至沓来,如恒河空中的飞鸟左右着手指在键盘上舞蹈,打败遣词造句、直抒胸臆的一首“恒河母亲”,就这样奔流而出。

猜你喜欢

恒河印度
恒河沙
关於《恒河之流》的另一种版本
今日印度
恒河边上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恒河风情录
恒河静默尘世喧嚣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恒河
印度式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