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农村脱贫的“后扶贫”思考
2020-11-19张绍玲
张绍玲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既定目标。当前,西宁市脱贫攻坚工作已取得了很大成效,如何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织密筑牢返贫和新生贫困防线,提升脱贫群众造血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笔者综合地理环境、经济情况、产业优势等因素虑,选取并实地走访了湟源县大华镇来积极探索脱贫群众的致富之路。
一、大华镇贫困状况和原因分析
大华镇地处县城以西6公里处,是川水、浅山、脑山并存的地区。2015年核定贫困户占全乡总户数8.3%,贫困人口占全乡总人口6.9%。从大华镇的现实来看,可以认为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表层因素,也有深层因素。表层因素:一是生产生活环境的制约。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落后,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落后,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经验不足、能力不强,没有长期稳定的发展集体经济的好项目。二是缺乏群众稳定增收产业。因受海拔高,自然灾害频繁等诸多因素制约,种植业品种单一且效益差,畜牧业养殖周期长,扶贫脱贫成本高,抗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无产业化龙头企业,现有的专业合作社多数靠国家的补贴艰难维持发展,带动能力弱。三是空心村增多,村庄面貌破烂不堪,一部分群众搬迁到县城居住,原有宅基地里房屋因长期无人居住,墙倒屋塌,村容村貌差,一些项目如高原美丽乡村等因受益群众太少无法实施。四是大多数村“能人”“致富带头人”少,村两委成员能力参差不齐,有能力的不愿当村干部,一些村干部只充当“维持会长”的角色带动村民发展的思路办法不多。深层因素是:由于一是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存在。贫困地区因为资源不足、能力有限、制度弊端等原因而失去了应该拥有的一些社会权利,导致乡村居民在资源占有、就业、社保、公共服务等方面不能与城市一样获得平等的机会和权利,从而失去维持基本生活的能力,最终落入贫困。
二、大华镇脱贫与防贫的成效
(一)围绕农民致贫主因,强化对症施治。根据贫困原因分析,大华镇村因病致贫占所有建档立卡户的61.6%,因残致贫占所有建档立卡户的13.8 %。鉴于此,加大贫困户大病救助、临时救助、生活困难家庭救助等方面的协调争取力度。
(二)利用产业扶贫项目,巩固“造血”功能。实施商贸物流园扶贫车间及商铺项目、争取饲草产业强镇项目、发展联合产业,实施牦牛育肥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引进露天蔬菜种植项目并协调联系海羌韵绣艺手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刺绣培训,实现增收愿望。
(三)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助力巩固提升。建设文化舞台、老年之家、老年活动室;补修硬化路、实施人饮巩固提升工程;实施污水管网工程,推进“厕所革命”以及美丽乡村项目,通过逐年实施项目,全面补齐基础设施历史欠账。
(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贫困户增收。通过土地流转,投资修建商贸物流园区,建成中药材加工厂、修建铺面以及完成光伏扶贫建设项目、壮大发展湟源厚吉牦牛育肥养殖基地。
(五)把握东西协作时机,用活帮扶资金。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南京六合区雄州街道办事处对口帮扶大华镇的有利时机,建设完成节地型日光节能温室、老年幸福之家以及大华村乡村旅游项目。
三、大华镇“后扶贫”对策思考
(一)提升脱贫能力是“后扶贫”工作的决定性因素
一是提高党组织工作能力,发挥“领头雁”作用。农村党组织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也是贯彻落实党和國家各项方针政策的主体,在带领群众奔向小康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要加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从机制、人才和保障等多方面建强农村党组织,培养一支有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强的组织,发挥堡垒作用,使其成为撬动整个农村发展的重要支点。
二是提高村民自身的能力,激发内在致富动力。首先要提高年轻的有劳动能力的建卡贫困人员致富意识和生产能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贫困群体要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以及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自强自立才能做到在精神上与贫困绝缘,消除其懒惰思想,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奔小康的观念。要提升对贫困群众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职业技术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增强致富本领,把简单的“需输血”变为“能造血”。其次要提高农村青少年受教育年限,坚决防止贫困的代际传递。根据有关统计显示,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与其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成正比,所以,要提倡农村青少年提高受教育年限,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并扶持其接受高等教育,提高知识文化水平,让新一代青年有能力、有信心摆脱贫困,拒绝成为贫二代、贫三代。
三是鼓励人才流动,注入新鲜血液。打好“乡情牌”,念好“引才经”,构建支持引导社会各方面人才参与乡村发展的政策体系,打通人才向农村、向基层一线流动的渠道。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企业家、党政干部、技术人才,通过担任志愿者、包村干部等多种形式参与到乡村发展中来。
(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后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
“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是振兴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随着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大多数农民选择进城务工,不再依靠土地带来的收入,在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况下,土地的利用率明显下降,很多原来开垦的土地再一次复荒与闲置,加大土地流转,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挥集体经济在“后扶贫”中的优势和作用。
(三)培育农村可持续发展产业是“后扶贫”工作的根本要求
产业发展是脱贫之本,富民之基,而可持续扶贫产业发展是保障农民收入的基础。通过产业发展让贫困群众获得实惠,增加收入,激发贫困群众的自身发展生产动力和能力,实现扶贫方式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根本转变。
一是打造属于自身发展的特色产业,不能盲目生搬硬套。如各大乡村争相制造“花海产业”,不顾地理位置的选择和周围配套设施的打造,盲目开发,反而加重了当地的经济负担。所以选择扶贫产业要以区域资源禀赋为条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居则居、宜工则工、宜游则游,推进贫困农村可持续扶贫产业发展。在产业发展中,要尽量延长产业链,加大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比如在藏牦牛养殖中,开发一系列牦牛产品,物尽其用,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品竞争模式,同时带动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促进收入增加。
二是统筹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产业发展不充分,势必导致农村就业岗位不足,有能力、有条件的劳动力为寻求就业机会都向城市流动,向产业发达的区域流动,以便增加就业收入。统筹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就是协调城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破地域限制,利用各村优势,联合发展,形成从生产到销售“一条龙”服务,让产业惠及更多农民和贫困群众,实现收入可持续增长。
三是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龙头企业。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把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作为选择龙头企业的标准。立足资源优势,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企业发展与农户增收相互促进,实现企业和农户收益双赢。
(四)建立防止返贫监测机制是“后扶贫”工作的有效保障
一是落实监测预警机制,关注因疫返贫风险,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的日常监测,在乡村“作战单元”逐村逐户脱贫攻坚质量核查工作中,重点关注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因户制宜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实现精准防贫工作全覆盖。
二是加大精神脱贫力度,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让贫困群众从人情枷锁捆绑中解脱出来,摒弃陈规陋习,减轻精神、经济等方面的负担,重点针对在青海农村婚嫁中的天价彩礼问题,有效制止因“彩礼”致贫,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发展经济上。
三是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推广“爱心励志超市”等自助帮扶方式,进一步激发建档立卡群众内生动力,依靠自身努力巩固脱贫成果。
(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后扶贫”的长效举措
习近平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继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
一是乡村振兴战略与可持续产业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是以乡村产业发展为基础、村居环境整治为重点、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其中,产业发展是关键、是基础、是保障。把产业兴旺放在第一位,说明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生活富裕放在最后,这是乡村振兴的目标和落脚点。要让贫困人口能够过上富裕的生活,就需要有收入,并且是可持续的收入。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才能够给农村农民带来可持续收入。寻求一项符合自身发展模式的可持续产业,走出自己的新路子,因地制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农产品综合交易中心,大力推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业创新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是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融合发展结合。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让城乡居民平等地享有公共服务资源和社会保障。尤其是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方面对贫困地区和因病致贫贫困户在保障享有平等权利的前提下,从政策上给予适当的倾斜。如就业方面,帮助贫困群体提高就业能力,提供精准的就业信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构建创业平台,对农村外出务工及大学生回乡创业人员给以政策支持,让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积极参与到家乡建设中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医疗方面,在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施医疗健康救助和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提高报销比例,防止因病返贫、因病致贫。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等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现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协调一致,对特殊贫困人口生老病死实行政府兜底政策,以解决其后顾之忧。
(作者单位:西宁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