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五大工程”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2020-11-19

党的生活·青海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共和村级法治

共和县全力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助推乡村振兴五大系统工程,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走出了一条符合共和实际、富有共和特色的新路子。

“三同工程”把牢思想政治总开关。实施“政治同心、价值同向、文化同频”工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开展党史国史、爱国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教育培训,不断筑牢党在农村牧区的执政根基。依托全县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1个乡镇实践所、35个村级实践站,打造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便民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宣教平台;充分发挥党报党刊、广播电视等舆论引导作用,积极弘扬正能量,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具体化、生活化、常态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结合传承藏族锅庄、民族射箭、藏族刺绣等民俗文化活动,培育弘扬正气、团结和谐、健康向上的乡村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切实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和媒介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民族运动会等活动,不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乡村文明蔚然成风。

“强基工程”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扎实推进“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和“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党组织生活规范化”工作,构筑起三级书记层层抓党建的责任链条体系。实行乡镇党委书记、委员包村,第一书記、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包社,村“两委”班子成员包片,党员包户的“四级包干”工作模式,以面对面、点对点的督导,全面提升党员干部履职能力。结合“岗位大练兵”,开展“村支书进讲堂”“发展党员情景模拟”等活动,切实提高村党组织书记“讲”“思”“谋”“践”能力。继续实施“十有”工程,推动村级综合服务中心“达标提质”。

“三强工程”构筑平安建设防火墙。结合抓党建促农村牧区社会治理工作,以强化自治法治德治为重点,推动农村牧区社会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乡镇村(社区)法治副主任的作用,提升群众运用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积极打造村级法治文化长廊,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实施“雪亮工程”,实现“视频建设”逐步向“联网应用”转变;强化乡镇综治维稳中心建设,推进警务进社区、进村庄、进寺院,发挥村“两委”、党员干部基层治理作用,形成联防联控治安格局,有效落实“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

“引领工程”筑牢乡村振兴新基石。以落实党建责任、强化党建引领和推动产业升级、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奏好共和乡村振兴之曲。通过“战区统揽、分区作战、专班合围、包点主攻”,压紧压实党建促脱贫工作责任。实施脱贫攻坚“补针点睛”专项行动,扎实做好脱贫专项评估检查、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等工作,全面落实后续巩固工作。积极培育发展乡村旅游型、特色种养型等造血式村级扶贫产业,择优遴选“牦牛、藏羊、青稞、油菜、冷水鱼”产业联盟建设,创建国家省州三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以“党旗红”引领“环保绿”,成立“党员生态环境保护义务队”,先后开展“环保行动党员冲在前”和“保护青海湖、我是志愿者”等主题志愿活动,让党旗飘扬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各个角落。

“新风工程”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突出党建引领,以打造“美丽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为目标,以党员带头、动员群众为重点,以完善村规民约、全域无垃圾创建、文明乡村创建等为载体,实施“党建引领移旧俗,2+3+N树新风”项目化党建工程,推行健全“一榜两组三约”。发挥党员、志愿者“两条主线”作用,用活党员活动室、村文明实践站、远程教育平台“三个阵地”,不断倡导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弘扬文明和谐新风,涵育乡村文明,构筑了“建设共和、奉献共和”的精神家园。

(共和县组织部供稿)

猜你喜欢

共和村级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镜管理法
村级财务报账的规范化管理对策研究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浅谈村级经济管理模式
东辽联社成功收回村级欠款近千万
破解村级集体经济“空壳化”的朝阳探索
走进“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