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不破产的巨人郭鹤年

2020-11-19毕亚军

世纪人物 2020年11期
关键词:金龙鱼

毕亚军

10月15日,被誉为“国民第一油”的金龙鱼,在A股创业板正式上市。最高62.65元的股价,使其市值一举冲上3396亿的高点。

这家粮油业龙头企业,国内食用油市占率近40%,仅2019年就实现营收1707.43亿,是贵州茅台的两倍之多。它背后屹立着的,正是97岁的马来西亚华人首富郭鹤年。

东南亚商王,闽商系泰斗

郭鹤年1923年生于马来西亚,祖籍福建福州。

他24岁踏入商海,后集“亚洲糖王”“酒店大王”“粮油大王”“传媒大亨”众多功名于一身,是华人商界最低调、最成功、也最受尊敬的殿堂级企业家之一。

至今以“小商人”自居的郭鹤年,不称王称霸,也不高谈阔论。但他以不辜负每个机会、不亏待每个人、不虚度每寸光阴的态度,97岁高龄依然谦虚谦虚再谦虚、努力努力再努力,成就了跨时代、跨行业、跨国界的成功,也树起一面卓越企业家的光辉旗帜。

30来岁掌握全球超过5%的食糖生意;40来岁创立香格里拉将其发展成亚太区最大豪华酒店集团……

踏足航运、种植、金融、地产等众多行业;扩张粮油食品业将丰益国际缔造成全球最大粮油及农产品企业;入主香港无线电视台、《南华早报》;嘉里建设、嘉里物流、嘉里饮料也都在市场上大名鼎鼎……

这些都是郭鹤年的成绩,但也只是他成绩的一部分。

作为海外华商投资中国的先驱,他持续30年投资北京国贸中心将其打造成世界性地标,写下北京最持久璀璨的篇章;他大举发展酒店业,让中国几乎每座著名城市都拥有一座香格里拉酒店;他旗下以“金龙鱼”著称的益海嘉里,每年在中国的营收超过千亿之巨。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郭鹤年的名字就一直高居各大富豪榜前列,为马来西亚和东南亚之首。而据了解其实力的人透露,这些榜单还至少低估了他30%的财力。70年的基业畅旺,也让他被评价为:

永远不会破产的巨人。

放眼长远,只争朝夕

郭鹤年喜欢做长远、持久的生意,是用时间换空间的大赢家。“保持对时势和未来趋势的敏感与警觉”,是他寻觅长远发展方向的成功秘籍。

郭鹤年还特别注重情报的收集和经营创新,从中形成自己的方法,建立自己的优势。而一旦方向确定,方法明确,他则始终强调四个字:速战速决。

“一旦看清楚,马要跑得快,你能看到的,别人也能看得到,要抢在他前面。”90多岁高龄依然奋战在商业战线的他,一生都在只争朝夕。

在伦敦运筹食糖贸易期间,能讲一口流利英文的郭鹤年,白天拜访多家客户,晚上则请出其中一家和自己吃饭,“把他脑袋里面的信息和情报拿出来”。

回到酒店,他则综合当天的情况写电报给新加坡同事,告诉接下来要怎么做。

“我相信比我聪明的对手有好多,但有的人聪明,却比较散漫。我做16个小时,而且很快很快,他做8小时,还悠哉游哉,他怎么和我竞争。”

他说,聪明人和聪明人竞争,最重要的就是勤快:

既要勤奋,还要速度快。

要用胆量对生意,不要用胆量对人

郭鹤年亦是伟大的冒险家。

看准的事情,他义无反顾,甚至孤注一掷。

他说,生意人要有胆量,敢于冒险。“一个生意你看好了,即使有风险,也要大胆去干。每一种生意都有危险,如果总是有危险就走开,就什么都做不成。”

做看准的生意,郭鹤年胆子大;推动认准的工作,他更是脾气大。身兼多王的他,還是位“脾气大王”。

他的小儿子郭孔华,在被问到父亲的脾气到底有多大时,曾这样回答:恐怕你没见过比他脾气还大的人。

有人感叹:“无法想象您这么和蔼慈祥,也会是脾气大的人。”

郭鹤年则笑咪咪地回应:

“所以,总能外表很平和的人,你要小心一点。”

但郭鹤年的胆子只限于生意,脾气只限于工作。

干事业,他雄心壮志,雷厉风行;做工作,他追求完美,六亲不认;事业之外,工作之余,他总是小心慎微,从不与人争强好胜,斗气讲狠。

他说:要用胆量对生意,不要用胆量对人。

即使富可敌国,他依然是努力再努力,低调再低调,谦虚再谦虚。他知道自己被称为糖王、酒店大王。他说,我喜欢食糖生意,喜欢酒店生意,喜欢一切好生意,但不喜欢“大王”这个词——

“这是虚名,我们就是一介小商人。”

“要照顾别人的利益”是郭鹤年的口头禅。他的管理哲学,是使员工成为公司的伙伴,每年都给员工相当好的花红,事情大家一起干,赚到钱大家都有分。

他富有主见,敢于主张,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如果别人的意见更好,即使自己已经有了主见,他也愿意马上改变,而不是固执己见或维护自己的颜面。

第一家酒店开业前夕,一位法国朋友问他,你做酒店,想好叫什么名字了吗?郭鹤年说自己已经想好,并且把想好的名字告诉了对方。

“他毫不客气地回了一句,idiot(笨蛋)。我吞了一口气,问他,假如你是我的话,你会取什么名字。他想想说,香格里拉吧。我想了一想,说,很好。”

于是,有了香格里拉。

既是大丈夫,又是谦谦君子

“华商韬略丨华商名人堂”荣誉总编辑黄鸿年,曾特别分享他与郭鹤年交往的三个故事,并称赞郭鹤年:既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又是绅士风度的谦谦君子。

有数据显示,1973年,中国的外汇储备是:-8100万美元。郭鹤年一战为中国赢来的500万美金,一下超过举国的外汇储备,绝对是雪中送炭。

但作为国际大糖商的郭鹤年,却没从这么大的行情中赚到一分钱,相反还丢掉两个月的生意。

“如果我的公司也加入其中,肯定可以挣钱。”郭鹤年说:“但我不能那么做。因为这样就是对中国的不忠。这样说,可能太隆重。我的原则是,即使一个普通的生意,你答应了人家,也不应该跑两匹马。”

不要让外面看不起我们中国人

郭鹤年一直以中国人身份自豪。“父母从小也是这么教育,我们始终是中国人,不要忘本。”

他在北京投资国贸中心,前后持续超过30年,而这项目则是从为中国人争气开始的。

1984年,一个伙伴找到郭鹤年,要他竞争一个项目。“他讲北京建国门外有个大项目,要做成面向世界的窗口和标志。”郭鹤年说,这样的项目一定有人竞争,如果是自己人我们就不要参与了。

但伙伴告诉他,是美国财团和日本政府的一家银行在主导。“听到这个消息,我想,今天的中国还必须靠外国人吗?”于是,他立即做出决定:

“我们要争志气,不要给外面人看不起我们中国人。刚好我有一亿多美元现金在香港盘古银行,这个事情,应该我们中國人自己来做。”

80年代末,很多外商撤资而去,郭鹤年依然逆势加码对中国的投资,成为引领海外华商乃至外商看好中国的标杆旗帜。1990年,邓公还专门花40分钟接见他,并评价道:你和我一样,都是引路人的角色。那也是邓公代表中国政府的最后一次正式对外会见。

如今,郭鹤年依然看好中国,为中国自豪。

“只有国家发财,国家发展,我们才能跟着发展。假如没有中国的发展,国贸也就是第一期,就不会再发展了。这是中国人今天的伟大,中国人的福气。几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没有像今天这么好的日子,我们感到自豪,也要珍惜,要努力,让将来更美好。”

打大算盘,不打小算盘

郭鹤年说自己不是个有本事的商人,很多生意如果换成手段更厉害的,都不会像他这么做。比如那么早就到中国投资,从投资回报来说,就不是精明的决定。

比如,投资国贸中心时,国内的投资环境很不完善,市场也没起来。如果他将这笔钱放到海外,回报一定更大。后来在中国做酒店,做食用油,也都是“要像种树那样,一棵树种下去要好多年才能摘果”。在他不断把海外赚到的钱往中国输送的时候,在海外赚得盆满钵满的人,甚至笑话他,做了看不到头的生意。

多年后,谈及这本账,郭鹤年说:“大算盘我会打,但小算盘,我不打,也打不到那么精。”

打大算盘,不打小算盘,也是他20来岁时就坚持的生意经。当时,他做大米、食糖生意,一些同行用恶劣的手段和他竞争。比如,把海水掺到糖里找保险公司赔偿,然后想办法把糖处理出来,低价和他竞争。

眼睁睁看到不少人赚大钱,但郭鹤年宁愿慢一点、亏一点,也只用正面来发展。“我那时就有个信念,要看大利益,看长远,做得正,才能做得久。”

看长远,打大算盘,最终让郭鹤年得到大回报。金龙鱼A股上市,就是一个打大算盘,最后成为赢家的典型例子。

上世纪80年代末,郭鹤年派侄子郭孔丰来到中国,大力开拓粮油市场。当年,国人还在排队打品质差、杂质多的散装油时,金龙鱼便推出了小包装,使中国食用油的卫生品质升上了一个新台阶。

这期间的发展也曾屡屡遭遇挫折,但郭鹤年始终从长计议,坚定看好中国消费市场的前景,也坚定长期投入。

至2019年,金龙鱼在小包装食用油、包装面粉、包装米领域的市占率,分别达38.4%、29.1%、18.4%,全部位居中国第一。郭孔丰也因此被誉为“改变中国人餐桌的人”。

但金龙鱼越是强大,其外资身份越令人质疑:一个产业链遍布油、米、面、调味品的行业巨头,会不会成为中国粮食安全的威胁?

伴随金龙鱼在A股上市,这个答案变得越发清晰。

从金龙鱼招股意向书可知,新加坡上市公司丰益国际,为金龙鱼实控企业,其董事长正是郭孔丰。而在2018年,郭孔丰不但荣获齐齐哈尔“荣誉市民”称号,更拿下了全球最难的“中国绿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

对此,郭孔丰充满自豪地表示:“我现在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了!”

从投资中国到投身中国、从海外上市到A股上市,率先投资中国,而且持续做多中国的郭鹤年及其家族,可以说是海外华商中分享到最大“中国机遇”的赢家。(来源:正和岛)

猜你喜欢

金龙鱼
金龙鱼:利润连年下降 逆势扩产为哪般?
如何增加金龙鱼的金质
金龙鱼上市与监管的缺失
金龙鱼携手十年品质监督员再度开启全国80家备战奥运的金龙鱼透明工厂
我国首次发现保存完美的金龙鱼化石
金龙鱼or红龙鱼你养哪一个?
转基因背景下“金龙鱼”食用油市场战略的调整
水科院珠江所繁育金龙鱼再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