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叙事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0-11-19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城关小学饶学娥
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城关小学 饶学娥
在小学语文各种版本的教材中,叙事性文本占了较大的比重。在小学语文测试中,叙事类文本阅读也是必考题型,而且占的分值比较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教好叙事性文本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第三学段阅读目标明确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从这些目标要求中,我们解读出叙事性文本的训练要点是:在梳理文意的基础上,首先明确文章的主旨,然后抓住文本的核心问题展开深入探究,最后通过换位思考来领悟作者是如何表达内心感情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特征,努力提高学生叙事类文本的阅读能力,从而较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利用教材,训练阅读速度
语文部编版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在一次北大举行的写作大赛启动仪式上甩下一句“耸人听闻”的话: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这句话在提醒我们,如果从小没有养成阅读习惯,没有大量的阅读,根本应付不了考试,连卷子都做不完。小学检测卷一般是6 面卷或8 面卷,80 到110分钟完成。如果学生的阅读速度比较快,那么能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测试,取得较好的成绩。但部分学生在平时的阅读活动中有许多不良习惯,有的喜欢小声朗读或用手指、笔、尺子等指字认读,有的则习惯咬文嚼字,一个字一个字逐词逐句慢慢读。不良的阅读习惯导致学生答题时间不够,为了按时完成检测卷,遇到篇幅较长的叙事性文本阅读就胡乱读,甚至不读,在没有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乱答题,导致检测结果惨不忍睹。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笔者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了阅读速度的训练,训练时要求他们做到“三快”:首先要求他们眼睛看得快,尽可能地扩大视觉范围,也就是由原来一字一词地看书,变为一句一行地看书,最后达到一目十行;其次,要求他们由眼入脑想得快,脑子要跟着眼睛进行思考,弄清楚眼睛看到的文字说的是什么;最后,文章看完后,要求学生不要看书,快速回想一下,刚才看过的内容是什么、主要讲什么、是怎么讲的。一般的课文笔者给学生3 分钟时间,长一点的文本4—5 分钟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不仅要阅读完文本,还要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捕捉课文中的一些关键信息。
当然,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到的。我们要帮助学生逐渐改掉阅读上的“坏”习惯,逐步掌握阅读的正确方法。所谓“熟能生巧”,只要多练习,阅读速度一定会得到提高。
二、运用思维导图,启发阅读思维
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最关键的就是阅读思维。学生进入中年级以后,右脑的空间感、整体感和想象力有所提高,教学以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叙事性文本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启发学生的思维,让思维导图与学生的阅读活动有机整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教学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一课前,笔者先布置学生从作者、课题、字、词、句、内容、表达方法等方面利用思维导图预习,让他们在精读课文之前,能够通过浏览、初读,勾勒一个大致的轮廓,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课堂教学中,笔者巧妙地将思维导图与课文结合在一起。根据课后习题一“如果给课文配画,你觉得可以画几幅?试着给每幅画取个名字。”,首先让学生细读课文,归纳出六个画面:屋前瓜架图、门前鲜花图、屋后竹笋图、鸡鸭成群图、门前晚餐图、月夜虫鸣图。然后把学生分成6 个小组,并由学生选出组长和绘图员。每个小组选一幅图,精读课文,从内容、感受、质疑等方面分析课文,并用图形、色彩、线条等元素绘制成一张思维导图。这一环节可参考预习时的思维导图,把有用的信息、不重复的信息通过一级、二级、三级分支的形式绘制思维导图,最后小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在此过程中,小组人员互相解疑,将无法解答的问题写在图上。最后,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在班上汇报展示,笔者边梳理边在黑板上绘制完整的思维导图。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阅读思维得到启发。再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跳水》一课,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推测船长的思维过程,感受船长的思维火花。细读课文4 到6 自然段,教师抛出问题:船长救孩子有哪些方法?在那个危急时刻,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学生对课文进行讨论后得出救孩子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原路返回,还有一种是跳入水中。教师继续引导,并绘制思维导图如下。
“在危急时刻,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这一课后问题无疑是落实语文要素的关键,但作者惜墨如金。我们可根据课文特点,剖析船长的思维过程,采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思考,从而展现船长熠熠闪光的思维火花,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依托教材,渗透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但阅读方法不能生搬硬套给学生。我们可以依托教材,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各种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教材是最好的训练材料。例如《匆匆》一课,文中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教学时笔者抓住运用修辞的句子让学生辨别,并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各种修辞手法对表达情感的作用,体会这句话用这种修辞好在哪里。依托教材让学生感悟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便很好地渗透了阅读方法。再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这篇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叙述的,笔者便给学生渗透了抓关键词给文章和段落加小标题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告诉学生“为下文某些情节做铺垫,为上文某句话做展开解释”就叫前后照应,前后照应一般有因果照应和相同内容的照应,教会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如何找前后照应的句子。《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回忆录,在记叙顺序上属于倒叙,还可以抓住这一特点渗透顺序、插叙、倒叙的知识点,并联系《灯光》《凡卡》等课文让学生明白记叙顺序的作用。
例子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每堂语文课上都能渗透一点、抓实一点,不仅让学生“学过了”,更让学生“学会了”,开展真正、有效的阅读训练,再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有效结合,学生的收获自然就会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四、巧借习题,掌握阅读技巧
纵观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很多教师十分注重文本内容的钻研,而忽略了课后习题的分析与研究;重视课外教辅资料的搜集,忽略了课后习题的开发和利用。部编版教材的最大亮点,就是将语文要素渗透在每一课的课后习题中,并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梯度地螺旋上升。相比以往的教材,统编本教材课后习题更接近儿童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可以成为教师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因此,用好课后习题这个重要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是每位语文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
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景阳冈》一文,课文篇幅较长,课后习题是按照扫除障碍、把握内容、感受重点、评价人物来设置的。课后第一题:默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如“梢棒、筛酒”,可以猜一猜意思。怎么有理有据地猜呢?比如“梢棒”可以根据构字规律,两个字都有木字旁,猜测跟木头有关,还可以根据课文插图猜测;再如“筛酒”,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测是倒酒的意思。课文中还有一些这样的词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联系影视剧猜测,最后总结出猜测词语意思的方法。课后第二题: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下面的内容[(喝酒)→( )→( )→( )]补充完整,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这道习题可以训练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技巧。学生默读课文后,根据文本引导概括出武松做了哪些事,删去次要内容,再提炼关键词,梳理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提炼关键词和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都是梳理课文内容的好方法。第三大题: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这一题可以引导学生读课文,圈出武松打虎的动词,让学生说说哪个动词最有智慧,学生会说出“闪”“踢”“按”等,一个力大无穷、充满智慧的武松就跃然纸上,再让学生观看武松打虎的视频,学生大概就掌握了复述的方法。第四题:对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引导学生课内联系课外,走进名著去说说武松的优点和缺点,人物评价就水到渠成了。
课后习题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课文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整体,是重要的教学资源。通过研读课后习题,我们不难发现语文教学的方向已从平面的字词句段篇学习转向立体的阅读策略学习。教师在使用课后习题的过程中,须聚焦语文要素,厘清要素间的关系,明确训练目标,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巧借习题,掌握阅读技巧,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只要我们方法正确,持之以恒,不断训练,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在阅读理解训练中,我们只有教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启发学生的思维,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和放松,才能真正做到事半而功倍,收到阅读教学的良好效果,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