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2020-11-19邵祥东
邵祥东
中南民族大学科学研究发展院
一、协同创新理论
Haken(1971)首次提出了“协同效应”的概念。他指出,协同效应实际上是复杂系统中不同子系统的组合和协调所形成的条件。熊彼特在1912年指出,创新的实质实际上是公司内部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重组可以实现独特的生产和组织创新。创新的目标是获得更多的利润率。协作创新理论是通过具有共同利益的不同主题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将互补的概念添加到创新理论中实现互补利益并创造价值的过程。
实际上,协作创新理论存在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整个合作过程中,它扮演着公共部门的角色可以在理论上支持大学与公司之间的协作。
二、国外产学研创新模式
校企合作与政企合作在创新理论的框架内,他们可以进行具体的合作,合作,沟通,协调等。通过不同层次的共同开发和创新,最终实现信息共享,优化资源分配,不同组织优化机构运作,实现系统协调和匹配。国外产学研创新模式可以为我们提供经验。
1.美国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
美国大学之间的产学合作开始得很早,并且发展很快。自从大学与公司完全分离和独立开始以来,这两个系统就一直处于从零到大到的过程。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最终演变为大学与企业之间融合的状态。在硅谷,成立了学术创新孵化器和创新业务小组,形成自己的联合创新联盟。将美国“硅谷模式”模式作为商业、学术界和研究合作的国际范例。
2.德国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
德国理工学院寻求的共同创新出现得较晚,但它有自己的特点。双重教育以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为基础(基于理论知识,以应用为基础,在公司和大学之间进行交替的教育活动,并开发通用的应用能力)。这种模式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强大的立法保证,适当的国家干预使得跨境,跨地区和跨学科的学术研究机构之间的广泛而长期的合作。
3.英国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
在19世纪,剑桥大学实施了以“大学+商业”为中心的工业大学研究与大学研究创新的联合模型。英国大学在技术学院中具有三种主要的合作研究和创新模式:教育的经济模式,沃里克模式和剑桥科学园模式。英国高校产学研创新模式优势体现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完备的扶持政策的出台,以及大量的经费投入支持高校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通过以上对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联合生产、大学和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型的分析,得出创新人才的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事实证明,我们需要集中精力为学生开发实用和创新的能力。此外,为了通过产业界和学术界之间的合作为创新型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政治和财政支持。
三、民族高校产学创新模式发展存在的困境
1.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民族高校人才济济,科研成果丰富,每年以文章,著作,专利和研究报告等形式提供大量知识。知识的重要作用是将其转化为实践能力并促进社会发展。然而,当前少数民族大学实施科学研究管理结果的改变是不理想的。在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中,少数大学还没有做足够的工作来使这些知识商业化以获取附加值。另外,由于科研人员本身并不了解知识产权保护,因此对科研项目的研究结果采取安全和保密措施可能导致信息丢失。其次,大学采用的工作评估和晋升方法通常与学术水平和科学研究数量有关。大学教授关注科学发现的学术性质,但忽略了科学发现的应用。这直接影响了科学发现向大学转化的强度和效率,从而降低了科学发现的转化率并削弱了对科学发现转化的理解。
2.民族高校科研创新与地方经济发展脱节。
当前,民族高校认识到科学研究活动应该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尽管发达国家已经进行了一些高级学术科学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民族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在科学研究方面进行联合创新的情况并不理想。存在沟通不畅,科研信息不对称,科研资源共享不畅等问题。除少数高校例外,将科学研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能力仍然相对较弱,还需要加强大学在推动周边地区经济中的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数学术科学研究无法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3.民族高校科研项目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低。
当前,国家自科学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项目之类的高级国家项目主要是学术研究人员。大学开展和完成的高层次项目的数量与大学的发展紧密相关。因此,大学在进行高水平科研项目时,高度重视项目的参与和实现,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来鼓励和奖励科研人员。基本上,研究人员可以根据申请表的要求按时完成项目并顺利完成项目。但是,在专业化和专利申请的后期阶段,完成该项目的许多科学发现经常被忽略,但结果却很低。在申请纵向研究项目时,大学研究人员很少考虑成果转化的问题。在申请纵向科研项目时,他们通常独自工作,缺乏与公司的合作。由于与相关组织合作宣布某些项目,因此当地企业应充分了解该大学的一些宝贵科研成果,并充分利用该大学的科研成果。虽然技术转让或许可证可带来经济和收入收益,但不能完全实现其社会收益。
四、民族高校产学创新模式发展解决对策
1.建立有效的科研人员绩效考核机制。
当前,大学通常在评估科研人员的成就时评估教育和科研水平,但是对科研水平的评估主要集中在期刊等级,专业水平和学术水平上,评估已发表文章的引用。尽管这种评估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的科研水平,但它也具有某些弊端。为了提高大学在该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们将通过有效的评估机制指导科研人员,激发参与工业大学研究合作的联合创新的意愿。给参与协同创新需要对绩效评估给予更多关注。积极地奖励那些为科学研究、服务、发展等做出贡献的科学研究人员,并逐步完善科学研究人员的贡献,绩效和绩效分配制度,使得研究人员认识到科学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2.完善民族高校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管理。
在产学研联合创新的过程中,与企业的合作涉及到利润分配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民族高校在保护科学研究中的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方面做得很好,通过传播专利知识来建立大学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申请和维护专利。由于协同创新实体共同完成了一些科学研究成果,因此需要加强协调以保护知识产权,从而提高合作单位的保密意识,提高科研人员对专利保护的认识。通过协同联合创新促进有序基础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实现科研人员科研成果的真正价值,使得科研成果最大化。
3.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民族高校的科学研究活动应在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特别是应用科学研究必须通过生产,研究与研究的联合创新模式,积极参与、整合并服务于当地经济,提高民族大学的科学研究水平,并为合作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产学研联合创新。民族大学应制定与区域经济发展有关的扶持政策,并在申请科研项目时注意地方政府的实时政策。民族高校应该鼓励和鼓励它参与商业和市场导向,建立集生产、教育、研究和应用为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将为科学研究确定正确的方向,加快民族大学和学校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促进民族大学的成果转化速度和效率,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当地企业的需要,同时提高研究的经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