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高职自主招生的历程与建议

2020-11-19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30期
关键词:笔试试点考核

■李 敏 吉 雯/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什么是高职自主招生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是指高职院校在报有关部门批准后,可以不用经过普通高考招生,而是根据学校自身特色以及对人才的需求,自主制定招生章程、自主进行入学考试,自主实行招生与录取的一种招生方式。

二、我国高职自主招生的历程

2005年,上海市率先在高职院校中试点自主招生。当时,有3所民办高职院校参加了改革试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控制招生计划,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录取办法等均由学校自主决定。学校拥有充分的自主权。被录取的学生,不用再参加高考。

2006年,教育部又在北京进行高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有3所学校作为第一批试点院校。招生学校自主确定入学标准,自主进行招生录取,学校有充分的自主权,自主进行相关测试,比较注重考查学生的专业潜质以及自身特长。

继北京、上海之后,高职自主招生在其他各省份纷纷展开。

三、江苏高职自主招生历程

(一)时间历程

江苏省是2007年首先在国家示范院校开始进行高职自主招生的。当时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了试点工作。

2010年增加国家示范院校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参加试点工作。

2011年江苏省15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全部进行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当年15所院校总计划招收4186人,共有27908人报考,社会上影响很大。

2013年江苏省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改革试点院校范围。试点院校达到26所。招生计划也达到一万五千多人。

随着生源的减少,以及高职单独招生在社会上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对高职自主招生有了正确的认识。从2014年到2016年,江苏省逐步扩大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改革试点院校范围,到2017年,全省高职院校均可参加单独招生。招生计划也从2014年的22963人,增加到2017年的44012多人。同时,从2017年开始,江苏省高职单独招生,称为高职提前招生。

(二)考核方式

江苏高职自主招生目前的考核方式以全省语数学外文化联测为主。院校可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决定是否进行面试或技能测试。从试点之初到广而推之,江苏省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考核方式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笔试+“技能测试/面试/专业加试”的方式。

这一阶段,即2007年~2011年,三所国家示范院校参与试点。考核方式采取笔试+技能测试/面试的方式,考试的报名时间、命题、考试内容、阅卷和录取工作由院校在考试院监督下进行。院校有充分的自主权。

第二阶段:2012年~2016年,笔试+技能考核/面试的方式。

考生要参加笔试以及技能考核/面试,但是,这一阶段的笔试也称为联合测试,联合测试由各市招办统一组织,也可由院校自主进行文化测试。院校录取的时候首先看考生的文化测试等级是否达到本学校的要求,对达到本学校文化测试等级要求的考生,进行面试或技能考核。技能考核或面试的时间由考试院统一确定。

第三阶段:笔试/免试+技能考核/面试的方式。

本研究选取65名被试参加了自测步速阅读实验,共三组,其中包括40名中国英语学习者(组1:高中学生,年龄16~18岁;组2:英语专业大四或研一学生,年龄22~23岁)和25名英语母语者(组3:年龄18~22岁)。中国英语学习者均来自山东省某中学以及某大学在读学生;英语母语者均为英国大学的在读学生。

院校可以根据本学校的办学特色,对于有某些特长的学生,可以择优录取,可以不经过笔试,仅仅参加学校自行组织的面试就可以录取。而对于没有特长的学生,则必须参加笔试,笔试由考试院统一负责,对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进行联合测试。

第四阶段:笔试+技能考核/面试。

这一阶段也即目前江苏高职院校一直使用的考核方式,采用全省语文、数学、外语文化联测+技能考核/面试的方式,取消了免笔试考试的录取,所有考生都必须参加省考试院统一组织的语数外文化联测。

(三)高职自主招生计划数占本校当年总计划数的比例

江苏高考人数从2008年达到峰值,达到57万人,之后逐年下降,2018年达到谷底33.2万。高职自主招生作为高职根据自身办学特色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逐步得到社会和考生以及家中的认可,更多的高职院校加入到了高职自主招生的队伍,投放到自主招生的计划也越来越多。

2007年,启动试点之初,用于自主招生的计划总数不超过本校当年招生规模的10%。2008年,规模上限增加至不超过本校当年招生规模的15%。此后试点院校逐年增多,招生规模也逐年增大。

2012年,参与提前招生的院校达到15所,招生计划上限为当年本校招生规模的20%以内。2016年,要求高职单招的计划数控制在本校当年度招生总计划的30%以内。2019年,全省高职院校均可以参与自主招生,招生规模不超过本校年度招生总计划50%。

四、江苏高职自主招生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江苏高职自主招生存在的问题

1、考核方式趋于标准化

江苏高职自主招生目前的考核方式以全省语数学外联测为主。院校可以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决定是否进行面试或技能测试。但是高职自主招生的目的是探索高职招生教育的多样化。全省语数外联测+技能测试的模式,由于各校本身招生政策的影响,实际上录取时主要依据语数外联测成绩,而依据语数外联测成绩又不自觉的将高职自主招生变相为高考前的一次模拟,考的好的,不走单招,冲一下接下来的高考,考的不好的,则心不甘情不愿的走单招。这与高职单独招生的初衷并不相符,并没有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

2、院校培养方式趋于一致化

目前,进入大学的方式有多种,除了高职自主招生,还有通过中职对口招生、普高高考招生或者注册入学的学生。虽然入学方式不同,进校后,同一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却相同。而自主招生入学的考生特点和学习基础跟其他几种尤其不同。自主招生的考生大多是学习成绩一般或者是有些偏科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稍差,但是他们动手能力比较强,社交能力比较强,思维发散,甚至不少学生有自己的特长。这类学生,应该因材施教,制定专门的培养模式,把他们具备的特长转化为专业的职业素养。真正发挥高职单独招生招特的目的。

(二)高职自主招生的几点建议

1、给与高职院校充分的自主权

每个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同。因此,要给与有实力的高职院校充分的自主权。允许他们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自行确定考核方式,自主组织报名、自主进行录取工作。对于探索同类院校,联合起来共同制定考核方案的方式进行单独招生的报名、考核录取工作。

2、改革培养方式

自主招生的目的是实现高职教育的多样化,使有特长的学生进入适合自己的学校,使有办学特色的学校招到适合自己的学生。院校应该结合单独招生考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长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比如适当增加技能课程的时间,适当增加实践课程时间,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转化为从实践中学,从做中学,从学中总结,有效的激发他们的学校热情,发挥他们的特长,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3、加强社会舆论引导

虽然高职自主招生在江苏省已有十多年,但是还有很多家长对高职自主招生的本质并不了解,在他们眼中,进入高职的都是学习非常差的学生,进入高职是高考考不上心仪学校而不得已而为之的下下策。虽然每年各学校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单独招生的宣传,但是大部分的宣传仅仅在解读本学校条例的层面上,并没有把高职提前招生的本质目标宣传到位。所以学校在宣传本学校单独招生条例的时候,要加强国家对职业教育培养定位的宣传力度,使社会对职业教育有重新的认识。

总之,高职自主招生制度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中的重要部分,将在高职院校招生考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学校,我们要不断探索实践自主招生考试的方法、人才的培养模式,根据学生的自身潜能多元化的培养学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为社会输送人才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笔试试点考核
疫情下的笔试
PCT协作式检索和审查(CS&E)试点将于2019年3月1日重启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关于校招笔试的5个问题
2016年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考试招聘人员笔试工作完成
国资委力推国企改革“十项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