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阳明的德育方法及其现代启示

2020-11-19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30期
关键词:王阳明良知道德教育

■石 茜/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王守仁,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作为心学的集大成者,他吸收了孔孟、程朱、陆等的思想,开辟了成圣之路,极大影响了后来的思想潮流,也启迪了后世人的人生价值。对于王阳明德育方法的研究,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其思想体系和补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另一方面有利于我国社会风气的改善、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和个人道德品质的养成,有利于培养时代新人,建设和谐社会。

一、理论发端——阳明哲学

对于王阳明哲学的研究目前已经非常深入,学术界普遍认为王阳明哲学体系有三大命题,即“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一)“心即理”

“心者,身之主宰。”①“心”是人的一切活动的主导,具有主观性和目的性,人的行为都是由“心”来控制的。“理”就是心的自然状态,是一种应然状态。人在待人接物时要遵循本心,即“心即理”。因此,“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只有充分发挥人们独特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人们自身的潜力,并以主观意愿行事,做事就不可能不成功。

(二)“知行合一”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②“知”是人的内在的思想和意识,“行”是人的思想和意识的外在体现,“知”和“行”具有同一性,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理论知识是必备的基础,外在的实践是理论知识的应用。离开了知识,实践就会失去大方向;离开了实践,只有知识就像“悬空思索”,在道德教育中的体现就是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必须由道德知识和人的主观性参与才可以成功发挥作用。

(三)“致良知”

“良知”是主客体的统一,是应然状态中人人都具有的,是一切真理、规律的统一,是判断真假、是非、善恶的标准。跟着“良知”的指示,就能达到一切伦理道德的要求。“致良知”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人内心的私欲,使“良知”复明,达到“至善”,使人的行为思想有一个规范,并且合乎伦理道德的标准。

二、王阳明的德育方法

王阳明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一文中,把德育的过程明确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开其知觉”“调理性情”“发其志意”和“导之习礼”。

(一)“开其直觉”

第一,“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③立志就好比种下了种子,日后的行为都是在培植这个种子。立志必须要从幼年开始,以“成圣”为目标,即将古圣先哲视为榜样,为日后的实践打下基础。④第二,“致良知”。“良知”是人们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致良知”的过程就是启蒙受教育者,培养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唤醒其内心的良知,再主动将良知付诸于道德实践的过程。第三,“省察克治”。“省察”就是受教育者反思自己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并与道德规范进行比较,发现自己的恶行恶念,“克治”就是要将恶行恶念进行矫正,改变错误的观念和行为。

(二)“调理性情”

第一,关注情感体验。王阳明认为学习就是要带着自己的理想去学习知识,其人生目标也会越来越明晰,精神世界也得到丰富,学生也就愿意去学习,也更加容易接受。第二,关注环境影响。在稽山书院讲学时,他经常在室外为学生讲学,引导学生在自然中陶冶性情,体会万物一体的思想。有次有一个狱吏向王阳明请教,说他公事繁忙“不得为学”,王阳明说“我何尝教尔离了薄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薄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著空。”⑤他告诉狱吏从自己身边的事做起,在自己的环境中体会良知,这体现了王阳明寓德育与环境中的方法。第三,“反己责善”。“反己”就是自我批评,身为高级官员的他,外出时常常举着“愿闻己过”的牌子。他认为“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只有自己进行反思才能意识到不足。并且他认为“责善,朋友之道。“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⑥老师和学生都会犯错,要勇于指出他们的错误。

(三)“发其志意”

第一,“自家化解”。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王阳明认为“凡人之学,不日进者必日退。譬诸草木,生意日滋,则日益畅茂;苟生意日息,则亦日就衰落矣。”⑦发现问题在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学生没有疑惑,那就是还不够用功。只有独立思考,达到自己解决疑惑的水平,才算是学有所成。第二,以德育为先。他认为“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固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⑧学校中虽有礼乐、政教和农业之分,但这些都必须首先建立在学生“德育”的基础上,“德育”是前提和基础,“德育”与“智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第三,注重渐次推进。他认为,“圣贤论学,多是随时就事”,“离开事物为学,都是着空”。⑨空讲理论知识学生是无法真正领会的,只有与身边的具体例子进行结合,学生才可以真正领会知识。并且学习不应贪多,“后世学者,博学多识,留滞胸中,皆伤食之病也。”⑩吃饭和学习一样要进行消化,学习中贪多,知识就无法消化。

(四)“导之习礼”

第一,提倡因材施教。王阳明非常支持《论语》中的论述“圣人教人,不是束缚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捐者便从捐处成就他。人之才气如何同得”。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王阳明不压制学生的个性,而是从他们各自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第二,学习儒家经典。王阳明认为,当时的学校“如入百戏之场,戏谑跳踉,聘奇斗巧,献笑争妍者,四面而竞出,前瞻后盼,应接不遑,而耳目眩瞀,精神恍惑,日夜遨游淹息其间,如病狂丧心之人,莫自知其家业之所归。”在他看来,学习道德有一个核心,那就是“良知之学”。古代的圣人之所以是圣人,就在于他们坚持了人固有的“良知”,保持内心不被各种私欲诱惑,因此“学之大端”在于恢复圣贤之学,应当抛弃繁文缛节,使用经典作为教材,返朴还淳,治世正心。第三,注重交叉学习。他在《教约》中规定了每天的学习流程:“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通过交叉学习,动静结合,体脑结合,学习就不会单调,学生就会“乐习而不倦”。他经常组织学生郊游,与学生们一起“歌声撤昏旦”,师生一起进行文体娱乐活动,非常和谐。“诸生每听讲出门,未尝不跳跃称快”,由此可见这种寓教于乐的活动的魅力。

三、王阳明的德育方法对于现代的启示

王阳明的德育方法对于现代有非常多的启示,下面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方面展开论述。

(一)社会层面

在社会层面上,王阳明德育思想的宣传,有利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的弘扬。王阳明在赣南、闽浙地区主持政务时,通过制定“乡约”约束民众,实现道德自律。今天加强加强社会公德建设也是通过宣传核心价值观,树立道德模范,完善监督体系,但需要注意尽量用感化而非强制的力量来完成公德教育。在新时代的职业道德建设中,要注重道德考察、人格完整、克制私欲,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王阳明作为官员、教师,注重德行和修养,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在家庭美德方面,他倡导“孝悌之道”,教导学生知孝悌,尊邻里,亲持家,宽待人,这与当今树立家庭美德的要求是完全符合的。个人品德方面,阳明心学提倡个人承担社会责任,做到“知行合一”,新时代个人品德的建设要从中吸取营养,把慎独自律作为自己的准则,把人生目标和社会建设目标统一起来。

(二)学校层面

学校道德教育要遵循平等化、主体化、个性化的原则,使道德教育的途径多样化,并将道德教育与学生的自我领会联结起来。道德教育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学习道德知识,另一个是进行道德实践活动,在王阳明的观点中表现为“知”和“行”两个方面,首先,人人均等地享有受教育权利,道德目标是人人都可以实现的;其次,道德教育要从学生身边的事出发,让学生有切身体会,有做出自己道德判断的权利;最后,每一个人的特性、思想、趣味等是有差异的,道德教育也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开展。同时改进教育环境。王阳明倡导环境育人,良好的环境可以对人产生吸引作用和号召作用,可以协助人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良好的环境也具有一种潜在的约束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更愿意自我反省去规范自己的行为,遵循行为规范;良好的环境还有助于发散思维,生长个人特性。

(三)个人层面

目前我国的道德教育宣扬知识多,关注身心少,因此我们可以从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中得到启发:如果一个人的内心充满自私,再多的知识都是无用的。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应该是人的内心,激发人主动去学习,道德教育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人的道德行为原则上是由人的道德主体自己来判断的,只有个体自觉用“良知”规范自己的行为,社会上才不会出现道德失衡。

现在盲目从众、偶像崇拜、封建迷信等依然存在,有自己的判断是非的标准是很关键的。王阳明曾说过:就算是孔子的观点,自己思考后觉得是错误的,这种观点就不是唯一的真理;自己思考后觉得正确的观点,即使别人说是错误的,自己也不能立刻被同化。这个观点拿到现在来看,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反对所谓的权威,坚持知识的公有性,每个人都可以研究知识,不必被权威垄断,成为自己心中的那个圣人。

注释:

①③⑤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

④荀丽芳.德育与经世致用——论王阳明的教育学习理念[J].贵州社会科学,2017(03):99~103.

猜你喜欢

王阳明良知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龙场悟道
良知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良知”的义务
良知说话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