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前三天五例优生考试焦虑心理疏导心得体会

2020-11-19杭州沁爱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长江丛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咨询师注意力情绪

■冯 姣/杭州沁爱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一、前言

考试焦虑是一种普遍现象,按照阿尔伯特和哈伯的“双推理论”[1],考试焦虑对考试成绩有促进和抑制作用。促进的焦虑(适宜水平的考试焦虑)反映了学生对考试的关注以及对学习的积极认真态度和精力投入,是一种相当宝贵的动力,如同战士要进入临战状态,必须有一种积极的备战心理一样,它可以促使学生抓紧时间复习,在考试中集中精力,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争取取得好成绩。然而抑制、焦虑(过高或过低的焦虑)的情绪则会起到反作用,过度的考试焦虑者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备考上,而是把注意力分散在各种各样的担忧或多余动作上,注意力被干扰和分散,影响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形成思维僵滞,身体紧张的反应使得考试中注意过程几乎趋于阻断状态,这样势必扰乱应试的过程,最后会干扰学生在考试期间发挥及成绩。高考前三天,五名优生承受着抑制焦虑的情绪,使自己神经系统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他们开始不自信,惶恐不安,急切期盼学习上进,但又缺乏动力和信心,心理承受能力显得脆弱,压力增加。其中三名学生出现耳鸣、头晕、手心出汗、尿频、胃肠不适、失眠等症状,这让家长和学生感到无力和不知所措。在亲朋好友的推荐下,家长带着孩子走进心理咨询室,寻求心理援助。

二、考试焦虑含义、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考试焦虑含义

考试焦虑是指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认识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二)考试焦虑表现

考试焦虑有明确的焦虑对象,如对考试情景、考试过程或考试结果的焦虑。在表现上,它在认知、情绪、身体方面均会产生特点改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认识方面。五名优生都存在一些消极的自我评价,担心考试成绩不理想;担忧考试过程有突发状况等;(2)生理方面。其中三名优生出现心率加快、呼吸加剧、胃肠不适、多汗、尿频等症状;(3)行为表现。五名优生中,有的控制不住来回走;有的容易被激惹;有的不停地搓手;优生们已经无法静下心来正常复习和休息。

(三)优生考试焦虑原因

高考前几次大考不顺之后,优生自信心受挫,压力增加,担心能否承载老师、家长的殷切期盼,能否继续获得荣耀,对自我成就感丧失感到恐慌;家庭给予优生较高的关注程度,加上优生自我强化压力,双重压力加重了优生的心理负担,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优生担心知识储备不充分,却无法静心复习;担忧考试过程中出现无法掌控的突发情况(如考点过偏等);担心注意力难以集中(脑海中总是不由自主地浮现前几次考试失利情景等),导致焦虑感加重;距离高考只有三天时间,如何在短时间内帮助自我稳定情绪,调整好备考状态,时间紧迫让优生倍感焦虑;优生感受着焦躁不安、失眠等抑制焦虑状态,老师、家长的开导和安慰无法消除焦虑感,为此优生感到无助和持续叠加的焦虑感。

三、心理疏导主要过程

(一)接纳倾听,先“情”后“理”

咨询师带着同理心,真诚耐心带着爱倾听优生们倾诉,忧愁、愤怒、紧张、焦急、痛苦、恐慌、厌恶、不安等消极情绪也伴随着陈述情节呈现。优生在表达时常含泪水或眼泪夺目而出(若在家里,孩子向父母倾诉时,请允许他们哭泣,而不是急着给孩子递纸巾,阻断他们释放内在压力过程)。咨询师理解优生们的各种各样的感受,接纳他们各种各样的表现,在运用具体化、重复、开放式提问、面质等心理技术来评估优生焦虑程度、寻找问题根源及帮助他们释放消极情绪。

“自我开放”技术(咨询师分享本人当年高考经历)有助于拉近彼此心理距离,增加优生对咨询师的信任。或者分享前来咨询的其它学生的相似经历,则让优生们更容易感到被理解,被接纳,更容易放松。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若在家里,家长可参照《非暴力沟通》,运用书中沟通技巧,有效倾听和回应,先帮孩子处理好情绪,再解决问题)。先“情”后“理”(先处理情绪后处理问题)的处理方式,效果总是立竿见影。[2]

(二)压力可视,方法自知

第一个方法是“背靠枕法”。在咨询前,其中一位优生已有三次大考不顺的经历,考试排名一落再落,内心十分焦急,优生也因此寻找学校里的咨询老师帮忙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得到老师疏导和鼓励后,再一次考砸,这位优生的心理接近崩溃,短时间内从极为自信滑向自卑边缘,这让优生倍感痛苦和无助,家长也因此焦虑不安。在完成倾听接纳这位优生处境后,咨询师让优生把时间停留在最后一次考试情境中,咨询师让优生弯腰,随手拿出一个小靠枕(在咨询室里,在优生沙发座位后面有一排小靠枕)放在优生背上,再一个一个加放上去,在放靠枕的同时让优生想象每个靠枕代表每一次不顺的大考,四个靠枕都叠放在优生背上时,让优生感受近期其考试状态。背负压力参加长跑,结果可想而知,再运用启发式的提问,让优生作进一步思考。

第二个方法“撕纸法”。咨询室里,咨询师从纸巾盒里取出两张纸,告诉优生其中一整张纸代表你的全部能量,然后取出另一张纸,从纸上每撕下一条,告诉优生,撕下的纸条意味着你因为各种各样的担忧而失去的能量,撕下纸条的多少可根据优生之前倾诉的内容而定。随着统计各种担忧,纸条一条条撕下,能量一点点减少,剩下的纸块,再和原先一起取出的完整纸巾进行比较,通过提问帮助优生意识到,此时各种担忧和逃避正在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和精力,虽然大家都在同一天参加高考,但背着如此多包袱和失去如此多能量的他们显然没有和其他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结果也就可以预知。

在结束这两个压力可视化的演示后,可通过“观影法”(让优生想象此时正在观看一部电影,电影内容就是播放一个非常焦虑的考生,描述电影情节内容的词汇、语句来自优生早先的陈述,最后让优生从观影者角度给予影片中考生建议),此处,优生们开始从旁观者角度进行积极思考,对影片中主角的建议也是他自身需要的。

(三)转换思维,化危为机

优生们在直面问题时,会思考如何克服前行中的障碍,在距离高考剩下三天的特殊时间段,高焦虑状态下的优生对之前大考失利带给他们的阴影印象深刻,他们认为几次大考不顺完全超出预计,让他们有失控感,难以承受,也因此失去信心。他们感到愤怒、担忧、不安、无助和痛苦。在咨询室里,咨询师运用“自我对话”技术,将“危”转化为“机”。先通过提问,“这几次大考不顺带来诸多不好的感受,除此以外,是否也带来一些收获?具体有哪些收获呢?”逆向思维的提问,帮助优生跳出习惯性的思维角度,从反向思考同一个问题,这是他们之前未尝试过的。此时优生开始罗列具体的收获:将在高考中更加仔细阅题,减少马虎造成的失误;帮助他们减少平时过于自信带来的浮躁和大意,将更加平和和谨慎;帮助他们查漏补缺,及时补充和强化知识点等,在咨询师的引导下,优生们积极思考和整理,随着思维扩展,对问题的看法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如负向思维时刻左右优生情绪和行为一样,正向思维也需要被输入大脑,由此才能通过思维转换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咨询师先让优生试着深呼吸,待稍平和后闭上眼睛,接着让其想象内在的“我”呈现在自己面前,通过询问画面中“我”的站姿、表情等来判断他们是否已进入状态。接下来让优生跟随咨询师,用语言带着诚意地表达:“小明(优生姓名),我知道现在你很难受,很痛苦,这几次大考没考好,你和我一样,都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我愤怒、着急、不安、痛苦、无助,让你担心了,对不起!谢谢你不离不弃,一直陪伴我,真的很感谢你。今天我收到了这几次大考送给我的礼物,它们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我痛苦,也让我收获很多,我会吸取教训,积累经验,我不再害怕,我相信这些礼物会帮助我在高考中更好地发挥,我相信我可以的,我们一起努力,好吗?加油!”再次通过询问优生画面中的“我”如何回应,来评估这个过程的效果。这五名优生都尝试了和自己重新链接,当表达结束,他们都感到轻松很多,神情平和许多,脸上也露出久违的笑容。

值得关注的是,前期建立的良好咨访关系是前提,这一过程,是帮助优生直面问题和接纳情绪中的自我,之前优生们对困扰地隐藏和回避,并不能消除负面影响,反之,在“恰当”时间,负性情绪会再次暗中发力,产生干扰。接纳种种和重新选择帮助优生们转换思维角度,将“负”转“正”。

(四)呼吸疗法助睡眠

五名优生都出现了入睡困难的现象,咨询师让优生体验呼吸疗法以助睡眠。操作分三步:第一步让优生选择舒适的姿势躺着;第二步搓热双手,抚摸脸部及耳部,直至微微发热;第三步停止抚摸,开始数呼吸中“吸”的次数,专注于“吸”,慢慢地将“吸”调慢。体验中,五名优生出现昏昏欲睡之感。在后期回访中,五名优生表示呼吸疗法对睡眠有帮助。

(五)应试心得分享

面对高考,除了相应的考试技能培训,如时间控制、审题答题技巧、做题顺序等,在这里,将从五名优生咨询反馈中补充几点:(1)大事前须有静气。咨询师建议五名优生从考前三天到考试结束,争取“少语”或“不语”,适当减少与周围人的互动交流,努力使自己置身于一个平和、冷静、专注的状态中,使注意力和精神气集中而不分散。(2)放松有方。有学生考前会选择大量运动或其他消耗大量体能的方式帮助自己放松,咨询师建议五名优生,选择如呼吸疗法、静坐冥想等方式来放松,养精蓄锐保证体能,充分休息。(3)不对答案,考过一门放下一门。同学间核对答案易引起情绪起伏,过于兴奋和过于低落的情绪都不利于大考。全力以赴对待每一门考试科目,每过一门就放下一门,出了考场,成绩已定,同时不会再有试卷分析,唯有放下,才能更好地专注于下一门。

(六)注意事项

家庭主观心理环境对优生考试焦虑形成有较大的影响,家庭亲密度低、组织秩序差而冲突高的家庭中学生易于出现焦虑。家庭亲密度较高的家庭能给学生家庭的温暖和情感交流和支撑,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既使学生乐观、合群、自信,也使其感受到较少的压力,产生安全感,从而减少焦虑情绪的产生[3]。所以,如何形成促进的焦虑,也需要家长的配合,家长的信任、鼓励和祝福对优生来说,更能产生力量。

四、结语

顺利应考,增加促进的焦虑需要多方面努力,学生增强信心,集中注意力,不过分担忧考试结果,对存在的困难不要顾及过分,学校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加强考前心理辅导,家庭应给与考生更多的关心、理解和照顾,若能这样,诸事顺利,心想事成也就离我们不远了。

猜你喜欢

咨询师注意力情绪
让注意力“飞”回来
浅谈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心理求助指南你了解多少?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情绪认同
同感的技术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