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索
2020-11-19李秋云
李秋云
河南省商水县直第二小学
小学语文课程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而且是小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阅读教学占有“半壁江山”。有语文教育者甚至说,语文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教学的质量。新编语文教材的最大特色就是以阅读为主线贯穿每个单元,有意识地建构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结构。[1]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从小学低段开始,就要高度关注阅读教学问题。
一、小学低段学生的阅读特征分析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探索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必须研究语文阅读教学的对象,即小学低年段学生的阅读特征。小学低年段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不久,还没有形成小学生应有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这就决定他们和中高段小学生有一些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而这些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又导致其具有独特的阅读特征。
1.形象思维占优势。根据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可以知道,小学低段学生心理发展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还没有很好发展起来,而且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小学低年段学生思维发展的这个特点,决定小学低年段学生喜欢以直观阅读为主,侧重形象思维,他们对直观的图像、丰富的色彩更感兴趣。他们喜欢借助于直观形状、声音、颜色、大小等来认知客观世界。[2]
2.喜欢模仿书中人物。小学低年段学生在阅读时看到书中的某个形象时,喜欢模仿书中的人物,甚至把自己当成书中的形象,或者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书中的形象进行模仿。比如教师、家长、同学、小伙伴都可能成为他们的模仿对象。[3]
3.善于展开想象。小学低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最具探索精神的年龄阶段,对未知世界,充满着好奇。他们的这些奇思妙想有时非常大胆,有时非常夸张,有时也不合逻辑,但这样的想象对低段学生的阅读及兴趣的培养都有很好的作用。[4]
4.集中注意时间短。由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可知,小学低段学生心理发展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集中注意时间比较短,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需要教师时刻提醒甚至“苦口婆心”的培养小学生注意力。
二、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根据小学低段学生的阅读特征,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坚持以人为本。无论怎样说,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阅读教学也不例外。为此,阅读教学就要回归到“人”本身,即以人为本,把学生当成阅读的“主人”。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从小学生真正的真实需要出发,以“同理心”考虑低段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感受和阅读体验,从有利于儿童阅读的视角和思维而不是从有利于教师教的视角和思维开展阅读教学,把阅读内容内化到小学生的心灵深处。
2.采用直观手段。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直观性原则是教学的“金科玉律”。他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明确提出:“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如上所述,低段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视觉、听觉或触觉等的体验会更感兴趣。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等直观手段,增加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兴趣。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图片动画和视频兼备的优势,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使学生积极投入阅读中。
3.阅读回归生活。阅读回归生活就是利用低段小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场景,或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或展示一些生活物品,或提问一些生活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与语文阅读内容的联系,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效果。例如:在进行《太空生活趣事多》的教学时,可以给学生设计“我说你做”的生活小游戏。游戏结束后,让学生想象这些动作在太空中怎么完成,激起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快投入阅读中。进而体验到,在日常生活中看似非常简单寻常的事,在太空中却不太容易完成。
当然,结合低段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水平,还可以增加更多的学生感兴趣的“阅读元素”,如把故事融入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将音乐作品融入阅读教学中,可以激发阅读的活力,让学生获得新奇的阅读体验,提升学生阅读热情等。例如:在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八课《枫树上的喜鹊》一文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角色扮演进行阅读。首先是默读,教师与学生讨论交流找出令我高兴的事是枫树上有个喜鹊的窝;喜鹊窝里有六只小喜鹊;喜鹊弟弟长得快;“我”听懂了喜鹊阿姨与喜鹊弟弟的对话。其次,学生感受到了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写喜鹊,分角色扮演朗读,读出对喜鹊的热爱之情。
低段小学生阅读教学策略要遵循其认知心理发展水平,充分考虑学生的真实需求,在尊重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增加学生感兴趣的“阅读元素”,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