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思古之幽思呈当下之忧患
——王国伟《雁门关赋》赏析
2020-11-19王恩荣
王恩荣
何为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赋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体方向发展,叫“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曹植的《洛神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庾信的《哀江南赋》等。
当代诗人王国伟创作的这个赋是文赋,此赋是2018 年“汾酒杯·山西赋”全国赋文学大赛斩获一等奖的作品。有组织者如是说:“对本次大赛的入选及获奖作品,大赛评委会专家认为,与最初的预期相比,参赛作品呈现出了极高的品位和内涵。赋文作品是一种传承悠久的文学体裁,它典雅唯美,高端大气,不仅能够记录当下生活,而且可以铭盛记史,流传久远。大赛的参赛作者们,有许多人都是在这一领域浸淫多年的文化高人,尤其是一些外省外地的作者,他们对山西文化诸元素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甚至有过于我们的本土作家。正是基于这样的参赛作品格局,所以用高手如云、盛况空前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
由此可见,“作者以深厚的古文功底,写出了横竖相通、时空相融的《雁门关赋》,充分展示了他的才气、灵气和大气。其怀古之赋也,有哲人之格局,史家之胸怀,大汉之气势,更须深谙汉语之神妙,真难得之作也。 ”(专家评语)
文章用第一人称的笔法来写。至始至终,作者通过一个游者的角度,从浅到深,从形而下到形而上,从平淡到奇崛,巧妙地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由点到面向我们铺展开关于雁门关在时空世界里的壮丽画卷。整个文章,亦诗亦赋,饱含历史霜尘,蕴含人文精神。
未登之时,“余虽雁门人,却未曾有缘登临此地,心向往之久矣”,可是,刚一接触雁门关:“吾心仪雁门久矣,今日一观,亦不过尔尔,无可称雄处。”但这只是诗人卖了个关子,虚晃一枪。认识浅是缘,认识深也是缘。看景不如说景,请看下面分解。
作者通过朋友讲解的形式,从雁门关的雄、险、奇、秀四种蕴藉入手,从多方面和不同角度,由小到大,由远及近,由有形到无形,形象地描绘了雁门关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价值。用详实的史实,精美精致的语言修辞,生动鲜明地写出了作者对雁门关的深层理解,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
君未觉充塞于天地之间万千年之英雄气乎?
君不见浸透于峦壑之下千百纪之妇儿泪乎?
君未闻飞翔于关山之上传唱百十世之诗人吟乎?
君不念沉郁于胸襟之中激荡多少年之壮志情乎?
接着,作者以敏锐的眼光发现:
雁门雄险奇秀之处,雄得乎征伐,险得乎地利,奇得乎形势,秀得乎文化,而此四者皆已融于历史之时空。
其一:雄得乎征伐,险得乎地利。雁门山属于北岳恒山山脉,西与宁武诸山相连,略呈东西走向横亘于晋北大同盆地与忻(州)定(襄)原(平)盆地、太原盆地之间,海拔1000多米,构成山西省南北间之巨防。而它又是断块山,峭拔险峻,难以攀越,这更增强了山北山南的隔离性,以致山北地区在历史上长期为汉族统治势力所不及,而为北方诸民族所占据。雁门关北通晋北重镇大同,远至蒙古高原,南通晋中重镇太原,可转达古代政治经济中心区中原和关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此其地利之险要处也。诚如赋中所说:
夫雁门雄踞于勾注山脊,东望紫荆、居庸,西顾宁武、偏头,南控中原,北扼漠原,巍巍乎与长城万里结为巨防,浩浩乎并青山千仞联成屏障。外壮幽云之藩卫,内固代并之锁钥,势首三关,咽喉全晋。重峦叠嶂,地势高绝,飞雁举翼尚难逾越。两山对峙,势若铁戈,而其形如展翼之雁。雁楼正当于此中,状若雁首,吾等所立此处,诚如雁之双睛。
正因为如此之险要,才成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作者例举了从古到今多少英雄血染此地:
蒙恬守雁拥重兵,刘邦出雁遭白登。
汉武治雁抗匈奴,隋炀巡雁竟被困。
李克用起兵延唐祚,李世民解围立奇功。
李牧英名万古传,李广飞将惊敌胆。
郭子仪雁门平叛,杨家将威镇三关。
霍去病挥师漠北,李自成试刀关前。
贺炳炎太和岭伏击日寇,陈锡联阳明堡火烧飞机。
每一个故事都用寥寥数语概括无遗,作者叙述的功底可谓精湛老道。一将功成万骨枯,千百年历史战事打造了一个精神地理雁门关,可谓“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祟第一关。 ”天生的地理优势,加上千百年的修葺巩固,雁门关素有“天下九塞之首”“中华第一关”之称,更有史家言“得雁门关者得天下”之谓,此其雄险之处也。至于到了明末,重要性为何被山海关取代,在此不多解说。
其二:奇得乎形势,秀得乎文化。在论述了“千年战事,万古狼烟,方成就多少英雄豪杰”之后,作者并没有叹为观止于雁门关之雄之险。文质彬彬然后知君子。作者接着论述了雁门关之文事,“千年清音,万古悲歌,正凝铸一脉雁门雄魂”,前后文武呼应,可见雁门之得天独厚。
作者表现的方式可谓纵横捭阖,先罗列文人墨客,再罗列风格内容,再“范仲淹望关兴叹,顾炎武临风放歌,李太白泉畔吟诗,王昭君塞上落雁。 ” 雁门关钟灵毓秀文韬武略。 “而欲得雁门形势之奇险者,必寻古道徒步登之方可仰见。 ”“而欲览雁门积蕴之雄秀者,须怀望今思古之心境或可偶求。 ”这就揭示了雁门关“及至数十次,方略悟其一二”的深层原因。没有亲历亲为,没有悲悯情怀,是找不到雁门关精神的钥匙的。
接着作者通过游伴子翔之口,把当下到雁门关的游客分成几类:一类是高士之游;一类是雅士之游;一类是学士之游;一类是慕名之游。进一步说明作者作为慕名之游的“汝既未入古时之情境,安能得涕下之幽情?汝亦未出今世之糜侈,岂可悟怆然之悲音? ”这样就照应开头。看起来作者是设计了一个旁观者,实质就是作者自己与自己的对白。也是对当下喧嚣世态浮躁心理的拷问和忧患意识。关山虽犹在,“一将功成万骨枯”;美名传千古,“可怜无定河边骨”。这才是雁门关的千古悲音。
最后,在前面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作者把雁门关之精神向度推向极致。其意不在山水,在乎“欲深得雁门至高绝美之情”!于是作者畅快淋漓地宣示了自己顿悟后对山水风景的美学思想——
若夫秋意萧杀,白草萋荒;
松涛啸唱,风铃当当;
鸿雁唳唳,沙石飞扬;
高云流逝,旌旗张张。
此时登临,顿可知
风剑霜血之雄厉,
鸟孤花落之奇悲,
危楼崎道之险绝,
情思浩渺之秀伟。
胸襟鼓荡,悲心激昂。
衣袂飞扬,其情可狂。
望天地之苍茫,念世事之无常;
思千年之杀伐,悲征夫之情殇;
歌万古之诗句,会古人之豪放;
把冰冻之酒爵,慰郁闷之热腔;
啸群山而激荡,抒鸿志任张扬。
唯一人当关上,岂万夫之可开?
揽雄魂于雁门,纵万劫无伤怀!
此雁门美之极致。
到这时,雁门关与作者本人已物我化一,物就是我,我就是物,物我相互升华,于是:
余击节曰:“绝妙之至!于天下第一雄关之上,饱览山河雄奇,纵论英雄肝胆,拥万千豪情于胸怀,放壮志雄心于四海,诚人生之极乐矣! ”遂击掌而握。
于是,起承转合,古今畅想,琳琅满目,娓娓到来。以精神升华转,以自然风景合:“时暮色合围,落日红烈,松风浩荡,青山如黛。 ”
文字戛然而止,却大有余音袅袅不绝耳之势。
此文,把写景、抒情、记事、议论熔为一炉,浑然天成。作者叙事简括有法,议论迂徐有致;章法巧妙架构,语句变化多端;情感由节制内敛到意气喷发;节奏由缓到紧,最后又至缓结束。语言波动起伏,乃由排比对仗富于韵律。文若看山不喜平,盖因情思激荡而致波澜。作者可谓驾驭才思和语言的高手,其格调高雅,风流倜傥,技艺娴熟,才华恣肆,笔底生风,自然人文要素在作者设计的“局”里“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文辞或雄奇劲厉,或温婉平实,无丝毫生硬粗陋、雕凿斧斫的痕迹,可见其匠心独运,挥洒自如。
展阅此文赋,我们仿佛跟着作者亲自到雄险奇秀的雁门关走了一遭,一方面欣赏自然历史风物和作者优美的文字所带给我们的艺术美感,另一方面又可细细品味作者如同雁门关一样的精神之形色,之容仪,之气度,之意象,体验自然和人生,体验岁月的年轮碾过历史的车辙,体验作者旷世的悲悯和辽阔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