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 情
2020-11-19白宸宇
白宸宇
北京一零一中初二(9)班
沿钱塘江溯流而上,一座山清水秀的小城豁然眼前。山水在城中,城也在山水中。郁郁青山赋予其沉稳的风度,涛涛江水雕琢出灵修的身骨。这里,是桐庐--我的外婆家,这里,风光旖旎,有我许许多多童年的快乐时光。
“钱塘江尽桐庐县,水碧山青画不如”,是唐代诗人韦庄对桐庐的赞美。北宋名臣范仲淹知睦州时,有感于桐庐的山水秀丽和人文厚重,写下《潇洒桐庐郡十咏》,并有子孙世居于此。秀美的富春江穿城而过,将小城一分为二,清清的分水江又拦腰将小城环抱。清清的江水倒映着青山绿树,江上渔船点点。外婆家就在江畔。江水是青白色的,水流有些湍急,细细聆听,能听见水流冷冷地发出清越的声响。江风大时,迎着风还能闻到江水特有的味道。江边垂钓的渔翁悠然而坐。一切都清新透明,唯有远山雾雨缭绕,看不真切,恍恍惚惚倒映在江面。
江对面是青葱秀美的桐君山。桐君山不高,形状像一颗青螺,相传曾住着桐君药祖。山上怪石嶙峋,古木森森。走在山间,美丽的山雀互相和鸣,嘤嘤成韵。登上山顶远眺,富春江和分水江在此汇合,江面开阔,笼罩着或浓或淡的雾气,飘飘袅袅,天水一色,宛若仙境。待太阳升起,烟雾消散尽净,碧空万里,江面波光粼粼,仿佛镶嵌了无数亮晶晶的宝石。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登临桐君山,被如此江景山色深深打动,从而创作出名垂千古的《富春山居图》。
桐庐不仅有人文和美景,还有诱人的美食。就地取材的江鲜品种众多,“长江三鲜”之称的富春江鲥鱼、鳊鱼、白条、鲫鱼等不一而足。印象中,外婆常牵着幼时的我,到江畔的渔船上买活蹦乱跳的鱼鲜,然后,清蒸、红烧、香煎、炖汤,几乎餐餐有鱼,而顿顿不重样。江鲜味道鲜美绝伦,但有个缺点,就是刺多,很多北方人无福消受。我从小在外婆的鼓励下进行“练习”,每次吃完一条鱼,就会被表扬一番,奖励再吃一条,所以吃鱼的本领很是了得,很细小的刺也能给剔出来。此外,桐庐的小吃也很有特点,比如油沸果,稀面的中间放了笋丁、火腿肉、豆腐干和雪里红,放进沸腾的油锅里炸,待颜色变成金黄,就可以捞起,乘热吃,外壳脆香,内里松软咸鲜,油而不腻。
秀美的山林间藏着无限的惊喜和乐趣。有一次,我们去爬山,半山腰处一棵粗壮结实的树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它枝繁叶茂,椭圆形的叶片比柳树叶厚一些、深一些,树干上有一个个圆鼓鼓的凸起,枝头挂满了圆圆的带着小毛刺的果实。“好大一棵野杨梅树啊!”大人们惊叹道。表兄弟们和我早已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三下五去二爬上树,摘起了野果。野杨梅青青的,还没熟,拿在手里毛茸茸的,我激动地一口咬下去,顿时脸被酸得变了形,那一个星期里,连吃豆腐都牙疼,现在想起来还想流口水。还有一次,雨后初晴,表兄弟们带我去爬山。我们来到一片竹林,发现了一大片刚刚冒出芽尖的竹笋,我们一边欢呼,一边冲上去拗野笋。战利品多得我们不知道往哪里放,最后,表哥把外套脱了,裹了一大包,雄赳赳、气昂昂地扛回了家。外婆一边数落我们简直成了泥猴子,一边炒一大盘热气腾腾的酱爆野笋,香气四溢,真是人间美味。
外婆家有浓浓的烟火气。庭院里有青青的草坪和各种果树花树,外婆还在向阳处辟出一块菜地,种了各种蔬菜,有红灯笼般的小西红柿,绿油油的生菜,小茄子形状的秋葵。心灵手巧的外婆还用木板搭了一个鸡舍,养了三只大母鸡。母鸡有红色的鸡冠,金黄相间的羽毛,黑溜溜的眼睛可精神了。我常常拍拍它们的脑袋,摸摸它们的羽毛,它们一点也不怕我。午睡醒来,如果听见母鸡在喔喔地叫个不停,我就知道它们在喊我。我跑到鸡舍,果然有两个热乎乎的鸡蛋躺着等我。我一边取出鸡蛋,一边打开鸡舍的门,让母鸡们在院子里撒欢,它们在草地上悠闲地踱着步子,时而一下一下低头啄虫子,直到天色暗了,我才把它们赶进鸡舍。
外婆家的碧江畔、绿树下、草坪上,留下了我许许多多个童年美好的回忆;外婆家的江鲜美食,质朴醇厚。浓浓的乡情印在我的心中,让我留恋,让我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