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路径分析
2020-11-19刘正安王小龙
■刘正安 王小龙
/西安翻译学院
许多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尚未成型,价值取向多元化。据相关数据调查发现,现如今在大学当中信奉理想,追求金钱和物质,忽视雷锋精神和报效祖国的人,大有人在。基于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偏差和淡漠问题,而且大部分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了怀疑,甚至对我国社会主义信念也产生了动摇,这无疑使得我国在建设过程当中会逐渐失去信心。所以,对大学生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能够使学生在复杂多元的价值体系当中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
一、高校之思政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意义
(一)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鲜活性
要想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融入高校的思政课堂,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扮演着指导和提供方法的角色,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1],所以高校在思政课教育当中融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无疑是证明了强调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鲜活性,进而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以及法治观。这样能够让大学生在正确的指引下,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从而达到认识世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的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开展思政课,要求教师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放在首位,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学生的行动指南[2]。
(二)明确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政课堂的融合帮助教师找准了教学的方向,让教师明确了必须要以理想教育和学生价值观教育为基础,让学生在思政课堂上能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理想,理想是学生奋力向前的向导,也是我国当代对大学生的期许。所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政课,可以让大学生充分的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从而让学生在感情上,从更高的高度,理性的去接受中国的价值目标,从而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有效的统一起来。
(三)确立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重点
思政课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政课堂当中能够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高校思政课堂的教学重点,民族精神是我国在实践基础之上形成和发展的,是一个民族人格的体现,也是我国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而时代精神是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上,经过实践活动形成的符合历史发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内在需要。高校政治课应该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思政课的重点,而把个人的发展与民族的复兴有效的结合起来,在和谐的实践当中实现大学生人生价值的提升[3]。
二、高校思政课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分析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作为师德师风建设内容
教师既是教育工作的执行者,也是学生的引领者,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一个学校能不能培养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人才,关键是在于有怎样的老师。所以教师应该要首先具备丰厚的扎实功底,建立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框架,必须要对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外延要有深刻的理解,必须要深入研究国内外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思想,符合目前的道德追求和市场需求。第二,教师要加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就目前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来看,大部分学生的认同感较为薄弱,所以教师应该增强认同教育。第三,教师要想正确的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应该要拥有开放的教育理念,要海纳百川的心态,做到正确对待一元和多元的关系,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之上海纳百川,在基于社会认同的基础之上,促进学校学生思维达到共识。最后,教师应该要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教师要做好率先示范的表率,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和魅力,与教师的教学魅力以及人格统一起来,严格规范自身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这样才能够做到以身作则,散发出教师自身的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
(二)坚持做好课堂思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合
高校思政课堂如果能够有效的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充分的搭建课堂媒介,让学生获得了解我国核心价值观理念的渠道,可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由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运用多种手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课堂教学的结合,例如,教师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围绕着核心价值观选择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举办一些讨论课,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开展一些讲座和报告,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
(三)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在学生的管理当中
要想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政课的融合,教师可以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来实现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在核心价值体系的熏陶下成长、发展。首先,教师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当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准,开展学生的日常工作管理,让学生在管理活动当中,日常生活当中受到熏陶。其次,教师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活动,通过专家调研、讨论、交流等方式不断的增强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精神力量和价值追求。其三,教师还应该要做好日常的宣传工作,这样才能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媒介得到真正的传播。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和有效途径,同样也是引导学生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途径。
(四)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的实践活动之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起点和归宿,更是思政课堂教学的铃声。在思政课堂当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有助于教师开展立德树人的过程,这样不仅能够鼓励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能够让学生在实践当中更好的理解其要义,并凭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达到自己的目标和要求。首先,教师应该要广泛的开展一些思政课教学活动,通过高效的组织思政教学讨论和交流会,让师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念发展规律有个全面的了解,为践行其做准备。其次,高校应该要完善思政课教学体系,要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个人以及思政教育合理的融合,并形成不同层次的实践目标,在实践过程当中要根据实际的目标选择不同的场所和形式,这样才能够开展多层次、多目标、多形式的实践教育体系。最后,高校可以充分的利用社区资源,让学生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开展大学生的思政教育。
三、结语
简而言之,高校思政课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势所趋,也是时代的需求,更是高校思政课堂革新的途径,也是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和为学生提供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正确方式,使学生能够在思政课堂当中体会到我国的共同理想和共同价值观,从而让学生做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有机统一,进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