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学科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2020-11-19李剑锋

长江丛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背景教学活动教学方式

■李剑锋

/四川省雅安中学

在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并且过度的向高考看齐,向分数看齐,对于学生的实际政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政治思维的培育却并不关注。甚至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充分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切实让学生掌握政治学习的真正技巧。因此,我们针对现阶段高中政治学科教学的现状以及高考背景下政治学科教学的问题与困境开展正式的讨论。

一、新高考背景下政治学科面临的困境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一)对于高考体制改革的方向不明确内容不了解

对于高中政治教师而言,政治教学活动需要做到有的放矢,需要切实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具体状况进行及时的调整。但是,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往往以高考大纲作为相应的要求。高考不考的知识则不进行具体的讲述,高考可能考到的知识点则会进行重点突击。但是在新高考的背景下,这种情况将会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考试的内容和考试的方向,以及考试的知识点都会有很大的改变甚至是拓展,此时教师对此可能并不适应,学生对此也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导致教学方向难以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准备。对于所具体应该讲述的知识,教师可能并不了解。

(二)不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政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迪,才会有更好的收获。但是部分政治教师却并没有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循循善诱,帮助学生掌握政治知识和一定的政治思维。并且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对于一些政治课本上的知识点有不同的见解,此时并没有开展深入的讨论和引导。学生在各抒己见的过程中没有进行长时间的交流,教师为了节省所谓的教学时间,直接给出了标准答案。教师的权威意识相对较为强大,直接对学生的思维塑造产生了不利影响。学生只是跟着教师的脚步进行答案的学习,这和新高考的相关要求显得格格不入,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突出,又何谈教学效率的科学提高呢?

(三)对于正确答案过度关注

部分教师对于正确答案的关注,显然超出了对于政治知识本身的关注。一些教师为了满足于教学的实际需求,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盲目地进行下去,千方百计的规范学生的书写,要求学生的正确答案没有按照创造性创新性的相关要求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育,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学生的想象思维创新没有真正的进行下去。我们本来应当进行更多的改进,但是一些教师仍然是为了让学生在高考知识考出好成绩,而疲于奔命,对于相关要求并没有进行具体的落实,而是盲目地投机取巧。在追求正确答案的过程中,却丧失掉了很多东西。

(四)不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政治学习方法

在新高考的大背景下,我们对于考试的方法,考试的思路,甚至是考试的内容都可以进行大胆的揣测,一定要教给学生进行正确的思考和学习。但是部分教师却受到传统理念的束缚,对于学生正确政治学习的方法,没有进行积极的引导,导致了学生们在应对考试应对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正确方法的指引,甚至是离了教师的“标准答案”就寸步难行,导致学习的效率逐渐的降低。对于高考的相关要求也无法切身满足。

二、在新高考背景下对于政治学科面临问题的具体应对策略

(一)倡导全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

在新高考的新背景下,要求我们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有新的教学理念来作为教学活动的支撑,来为自己的政治教学提供相应的帮助。因此,创造全新的教学方式是解决现阶段政治学科面临问题的重要方式。新高考要求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探索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思考能力,甚至是语言表达能力都要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因此,在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随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的改变而逐渐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向,注重政治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渗透以及联系工作。注重开展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工作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别开生面的知识讲解和教学活动。正是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正是对于创新理念的实际践行。这会对政治学科教学问题的解决发挥积极的作用。例如,有的高中政治教师往往会带领同学们参观社会上的主题博物馆,积极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以及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去敬老院做义工,到大街上协助交警同志指挥交通,从而给予学生更多体验的机会,更多实践的环境,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兴趣,从而在兴趣的指引下,逐渐地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逐步的适应新高考的相关要求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

(二)切实与学生为中心,开展积极的备课活动

新高考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综合素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同时对于教师也提出了更大的考验,要求我们高中政治教师必须基于学科背景,进行积极的备课活动,从而解决相关的问题,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这是教师一定要摒弃那些只注重耕耘,或者只注重收获的教学方式和备课方式。要注重耕耘以及收获,开展启发式的教学问题设计,将这些问题融入备课活动的方方面面,从而切实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探索能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思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于社会现象的诸多看法,积极的鼓励学生开展同学间的互相讨论,甚至是同学和教师之间的相互辩论。因此,在备课过程中都要体现这方面的内容,积极地开展问题设置情景设置,填充相应的内容。在新高考的背景下,积极的拓展自己的教学维度,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要慎重的下结论,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积极的评价,从而对自己的备课活动增添更多的影响。

(三)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以解决学科教学的问题

针对新高考背景下,部分学生缺乏正确学习习惯和学习理念的现象,高中政治教师们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培养活动,从而解决相应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思维的普遍性。对于现阶段部分学生盲目地追求正确答案,甚至盲目地记忆正确答案的现象,教师要注重他们质疑习惯的培养,同时要身体力行,告诉学生哪里有问题,哪里是探索的方向。对于新旧知识点如何进行衔接和联系,以及对于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不解,应当怎样去抒发和解决?教师都需要进行积极的引导,从而让学生变换学习的角度,真正的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探索习惯,让学生生活在自由的空间里进行知识的不懈探索。与此同时,新高考要求学生要具备良好的合作,沟通以及探索能力。针对这方面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要注重给予学生协同协作的机会,可以适当的开展一些具体的探索活动,将学生分成相应的学习小组和探索小组在团队之内,进行交流互动,迸发出思维的火花,逐渐的产生团队精神和团队理念,以此就可以对于以往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切实解决。与此同时,教师也要逐渐的改变自己不良的教学习惯,对于教学方式相对单一驾驭教材能力相对较弱等现象,要开展积极的反思工作。从新高考的角度出发,进行更多的探索,避免传统教学的束缚,避免生搬硬套的约束。让高考这根新的指挥棒来带领自己和学生进行更多的创新和尝试,才能培养更好的教学习惯和学习习惯。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高考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中政治教师选择了对于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进行不断的改进,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相应的突出,切实保障学生的实际需求,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注重积累教学经验。因此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与此同时,对于高考的相应要求以及现阶段政治学科的教学困境,我们也应当进行更多的了解,对于高考新的走向,新兴教学新模式的运用也需要进行及时的探讨。对于政治教学新面貌我们也要给予更多的期待。相信在师生的努力之下,政治学科教学活动会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背景教学活动教学方式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