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1+X”证书制度的思考与研究
2020-11-19黄光美
■黄光美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市场和人才竞争比较激烈,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和全日制本科院校相比有一定的不足,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对此,职业教育要办好特色教育,必须要深化改革,“1+X”证书制度就是一种有效的尝试。
一、“1+X”证书制度概述
现代职业教育本身发展是实现教育和培训的完美融合,在“1+X”证书制度中,其中的“1”主要代表教育功能,其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X”代表职业功能,其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1”和“X”二者之间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育训融合,互相渗透,基于这一证书制度下的人才培养,关注的是人才的双项技能,将学生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并建立相关的学分制度,构建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将学生的学分和学历对接起来,让学生的证书和文凭对应融合,做到相关的职业技能和国家资格对接,这样的“1+X”证书制度相对于以往的双证书制度是有很大不同的。学生进入学校,就等于一只脚已经踏入企业,他们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也是他们在企业的实习需要,通过真正将企业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和学生的专业课程对接起来,让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更具有指向性,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直接进入到企业岗位中工作,他们需要的适应时间很短,能够快速接手企业岗位工作,岗位适应性较好,专业性较强。
二、“1+X”证书制度在职业院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行业标准设置,缺乏和教材的有效结合
就目前“1+X”证书制度在职业院校的教学实践应用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首先就是“1+X”证书制度在职业院校的具体实践中,没有相应的行业标准作为参考,“1+X”证书制度在职业院校只是进行部分的试点工作开展,没有形成系统的工作模式,也没有制定相关专业“1+X”证书制度的具体执行规范和标准,导致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这一证书制度并不能确保执行效果,相关的证书考核和学生的专业课程衔接度也不高,具体的证书考核安排和专业课程的时间节点不一致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1+X”证书制度在职业院校教学育人中的应用效果。
(二)缺乏有效的培训考核机制建立
在职业院校中开展“1+X”证书制度,这里的证书考核是关键。相对于社会人员进行相关执业证书的考核来说,职业教育课程中,针对学生开展证书考核应该是有所不同的,这里的不同很重要表现在具体的考核时间和认证制度上。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来说,具体的职业证书考核应该是在他们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束后,能够基本达到相应技术资格的情况下进行考核,相应的考核标准和要求可以严格按照行业标准来执行。对此,需要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证书考核制定相应的培训考核机制,除了开展专业的课程学习之外,还需要对于学生开展相关的证书考核前培训工作,以便学生将职业考试和专业考试结合起来,体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而目前职业院校在相关专业证书培训考核方面的制度还没有建立完善。
(三)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理论和实践衔接效果不理想
在职业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教学,需要两方面的专业师资,一方面是学校专业课程教师,他们掌握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有系统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另一方面是专业技能实践教师,他们在具体的专业技术规范和实践上掌握比较牢靠,而这两方面师资,目前一方面来源于职业院校,一方面来源于企业,职业院校目前师资队伍建设中,具备两方面能力的师资还是比较少的。这种情况下,开展“1+X”证书制度在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教学实践,就缺乏后备力量,基础不足,影响整体的教学成效。
三、“1+X”证书制度在职业院校有效落实的对策
(一)做好行业标准和专业教材的融合对接工作
“1+X”证书制度强调人才的专业技能学习和企业的岗位需要相对应,对此,在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中,相关职业院校要做好“1+X”证书制度下的相关基础性工作。职业院校要进一步做好结合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大家深入认识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试点工作引入新型评价,将最新的企业行业标准融入课程和教材,从而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教法的改革创新。例如结合具有的企业岗位需要的行业标准,如建筑类企业需要的专业消防器材安装人员,结合新时期建筑业消防安装技术规范和消防施工人员职业技术标准和要求,做好和专业课程的融合工作,将相关专业教材和行业标准结合起来,确保人才培养是在专业标准下开展的,保证专业育人效果。
(二)做好培训考核,构建完善的考核制度
在职业教育中实施1+X证书制度下育人模式,需要职业院校在学生就读期间,落实好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因此,针对专业人才的专业资格认证,需要做好科学合理的安排,和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机构建立长期的考核合作关系,完善资格认证体系,促进考核工作切实有效,提升整体学生考核的有效性。此外,职业院校还要进一步做好学习成果的认定,将通过社会化机制择优遴选的“X证书”在学校网站上公布,供学习者自主选择;其次,做好学习成果的积累。要把学员所获证书的个数与等级进行登记与积累,把获取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登陆入“学分银行”相关信息系统,以便于用人单位识别和受训者就业。对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社会成员,支持其根据证书等级和类别免修部分课程,在完成规定内容学习后,依法依规取得学历证书
(三)培养专业师资,提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
在“1+X”证书制度的落实中,要确保制度实施质量和效果,必须要有一支专业的职业教师队伍,对此,要贯彻落实《关于做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36号)的有关要求,做好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提高职业院校教师参与职业技能等级培训、评价的能力,同时为促进职业院相关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提升教师综合职业素养,拓展教师视野,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学习提升,职业院校要积极组织相关课程教师开展专业教学能力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构建专兼结构的培训团队,保证证书的含金量,取得社会的认可。此外,职业院校要发挥试点服务作用,辐射中职市场和企业市场,带动中职院校的发展,加强顶层设计,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梳理制度和职责;要充分认识到证书制度试点院校需要完成的职责,并为证书的考试工作做好充分安排。要动员职业院校各部门高度重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统筹协调、落实推进、定期汇报,积极稳妥、加快推进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四、结语
1+X证书制度是基于目前职业教育育人现状制定的一项教育改革措施,这项制度的实施对于提升职业教育育人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就目前1+X证书制度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来看,职业院校要针对这一制度下的相关课程融合、资格认证考核以及师资配备等工作制定有效对策,确保1+X证书制度在职业院校的有效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