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中的若干问题

2020-11-19■王

长江丛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实训院校职业

■王 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职业技术学院

一、前言

在2019年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对职业教育内容做出了新的规划,界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优化的方向,对于未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但是在实际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中依然存在问题,影响了职业院校教育效果,值得关注。

二、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蓬勃开展,从“十一五”时期至现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扩大,以某省为例,在2005年当地的普通高等院校数量为112所,其中高等职业院校数量为71所,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为52.63万人,占高等教育学生数量的一半以上;而到了2019年,当地高等职业院校数量达到83所,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数量近8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人才支持,满足了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需求,产生深远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若没有发达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支持,不仅会直接影响学龄人口的求学愿望,也会延缓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

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中的定位问题研究

(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任重而道远

从数据上来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有了充足发展,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办学时间段,我国最早的地方职业大学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且绝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是在2000年以后出现的,整体办学时间不足二十年,办学时间短,决定了学校在教学经验、师资力量、资金等方面存在不足[1]。(2)社会认同感弱。虽然高等职业教育的出现满足了大部分学生的求学需求,但是社会上依然有很多人对待高等职业教育存在异样目光,“向往本科,鄙视高职”的现象屡见不鲜。(3)一些地方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缺乏正确认识,没有发现高等职业教育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教育资金支持上主要向本科类院校倾斜。

(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发展不完善

社会在评价教育体系中,主要从规模、结构、效益以及质量四个维度进行评价。但是正如前文所言,高等职业教育本身处于处于阶段,存在资金、师资力量以及教学经验等方面不足。同时与本科类院校学生相比,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自身学习基础薄弱。在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长期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当前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知已经逐渐发生变化,但是毕业生的就业机制等不完善,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评价褒贬不一,相信在未来,这种情况可以得到改善。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问题,而并非临时过渡政策。从外部环境来看,当前社会就业率居高不下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每年应届毕业生的数量增多,职业教育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更多的挑战。以往解决人口就业问题的方法就是经济带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刺激创业,进而解决失业问题。但是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期间,稳步发展成为主要的经济发展战略,之前经济快速发展的现象消失,因此职业教育学生很有可能要面临“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本身存在困难,高职院校每年培养数百万的毕业生,都是以市场、就业需求为导向,在高职教育本身受到质疑的情况下,学生求职中没有优势,这也是相关人员应该关注的问题[2]。

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与策略

(一)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放眼未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依然以市场为导向,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基础上,与当前的就业形势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构建现代化、多元化的职业教育体系。所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等职业院校应该从自身的长远战略以及根本利益出发,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环境,强化市场调研,以本地区为核心,逐渐将调研范围扩展到全省、全国,与兄弟高校之间形成合力,争取能够营造出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新环境,构建纵向横向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实现学校、政府与企业三方面合作,在政府牵头下,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长效合作共赢机制,在现有职业教育基础上,完善教育路径,使合作企业成为学生实习、就业的场所;而学校则成为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只有在这种“权益分享机制”中,才能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作用,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从当前的教育形式来看,高等职业院校每年向社会输送的人才数量都在快速增长,所以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到新的阶段,在为社会提供人才的同时,也能提高人才数值,使毕业生在社会上更具有竞争力。所以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调整高等职业教育的布局,对现有各种教育资源进行重组、改进。(2)要进一步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在保证资金政策扶持的基础上,优化发展环境,探索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完善各种配套政策,使职业教育能稳步发展。(3)高职院校应该对现有的职业教育内容以及学制等进行改进,面向未来持续优化教学内容,让职业教育教学能够贴近生活,并符合市场需求,让学生和家长“想学”、“愿意学”,社会也能认可高等职业教育效果。(4)创新创学机制,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在高等职业教育期间,院校应该积极构建特色品牌专业,并以省级、国家级的教育体系之间达成合力,最终构建一个符合当地求职环境的专业群。

除此之外,高等职业教育应该积极探索高职实训教育教学,探索未来工作新路径。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不足,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资金与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探索构建各院校共享共用、共同承担的实训培训基地。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制定倾斜的优惠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凡是与高职院校合作开发实习实训基地的企业,在税收上给予减免,推动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3]。

(三)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系

为了更好的适应未来就业环境,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理念,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所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完善多元化办学格局,接受上级政府领导,实现分级管理与社会参与并行。因此本文提出的方案包括:(1)坚持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高职院校教育工作需要政府的支持,不仅要明确职业教育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责任,进一步明确政府与职业在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合理控制职业教育的投融资比例,为实现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奠定基础。(2)保证各方的经费投入。遵照持续发展观内容,认识到经费投入在提供职业教育水平中的作用,努力构建一体化的职业教育发展体系,通过持续的经费支持,使更多社会资源能够像职业教育领域倾斜,解决职业教育对资金、人员以及硬件设备的需求,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3)关注资源整合,实现统筹发展。高职院校应贴近市场办学,灵活设置不同专业,尤其是社会需求度高的工科类专业,包括化工、建筑、旅游等重要产业,这些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使学生在未来就职期间能够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五、结语

总体而言,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中一直存在定位问题,因为定位不全面会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教育效果。因此相关人员需要立足于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充分发挥政府、社会与学校三方面的作用,创设良好的高职院校教育环境,最终为全面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模式变革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实训院校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职业写作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我爱的职业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