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融入汉字文化的途径
2020-11-19王苏婷
■王苏婷
/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
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融入汉字文化,不仅有助于激发小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同时还有助于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并且还有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在识字教学中融入汉字文化的重要价值,并加强对汉字文化的研究,以此更好融入到识字教学中,从而切实的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
一、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融入汉字文化的重要价值
(一)有助于小学生识字兴趣的激发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汉字的起源,将汉字背后的典故讲述给学生,这样便可以使得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更加的生动、有趣,很容易激发小学生的识字兴趣,并且有助于小学生理解和记忆汉字。如果小学语文教师依然按照传统的识字教学模式,将汉字的拼音教授给小学生,并带领小学生一遍遍的朗读和默写,那么小学生即便记忆了汉字,也是机械化记忆,一段时间不运用,小学生很容易忘记,并且小学生的识字学习效率也不是很理想。对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其抽象思维还尚未发展成熟,任课教师可以结合汉字的起源,将汉字进行拆分,并将丰富的汉字文化融入其中,这样不仅可以增长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有助于小学生明确的掌握汉字的字义,提高小学生的识字速度。
(二)有助于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识字教学中融入汉字文化,对识字教学效果的提高十分有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能够认识1600个汉字,能够写出800个汉字。这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我国汉字中存在很多相同读音和相似字形的汉字,这就对小学生的分辨力和记忆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目的性、有计划的融入汉字文化。利用图片、故事等方式将汉字本义传授给小学生,以此降低错别字出现的几率,从而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果。
(三)有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语文学科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实质上也是传递文化的过程,可以体现出文化生成与创造的动态过程。如果将语文教学比喻成一条大河,那么,文化就是奔涌于其中的激流和波涛[1]。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低年级阶段的识字教学时,需要承担起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以此促使小学生对识字产生情感,从而更加积极、自主的参与到识字教学中来,并自觉的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融入汉字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加强对识字教学中融入汉字文化方案的完善
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新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可以看出,教育工作者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汉字文化的融入十分的重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却没有准确的把握汉字文化这一教学资源,让小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更加深入的了解汉字文化,从而激发小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2]。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活动前,应该注重加强对识字教学中融入汉字文化方案的完善。首先,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对汉字文化的研究。其次,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识字教学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融入汉字文化的方案。最后,根据小学生对识字教学的个性化需求,对制定的方案做出进一步的完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任课教师在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时,一定要确保方案的趣味性,以此促使小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小学生“日”和“火”这两个汉字时,可以为小学生讲解这两个汉字的起源,通过对这两个文字的象形文字形式的呈现,以此促使小学生更好的了解这两个汉字的表意,这样小学生便可以更加扎实的记忆这两个汉字,大大提高小学生的识字速度。
(二)通过多样化的手段融入汉字文化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低年级识字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手段融入汉字文化[3]。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层出不穷,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不要将教学思路局限在传统识字教学模式上,打破以往教学思路的定式,加强对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与分析,以此更好的运用到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促使小学生更加深刻的感知汉字文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小学语文教师不管运用何种手段融入汉字文化,都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切不可一直使用同一种手段。这样很容易影响到小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水”这一汉字时,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一汉字的而结构比较复杂,在认识和记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的认识和记忆这一汉字,任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水”这一汉字从由来到逐渐转变为现阶段我们正在使用的“水”这一汉字。这样可以促使小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到“水”这一汉字的演变,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这一汉字,提高小学生的识字速度。
(三)将识字教学延伸到家庭教育中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小学低年级阶段小学生的识字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低年级识字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将其有效的延伸到家庭教育中[4]。小学生在家庭学习中,对识字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其父母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为整体学生家长,搭建微信交流群,以此将当天小学生在识字教学中学习的汉字通过交流群,告知各位小学生家长,并对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进行有效的引导。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为家长推荐一些有关汉字文化方面的书籍,并与小学生一起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小学生的识字量,同时还可以促使小学生对阅读产生足够的兴趣。
三、结语
综上所述,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融入汉字文化,可以充分发挥我国汉字文化的重要价值。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开展识字教学活动前,应该注重加强对小学生的全面了解,以此了解小学生的兴趣和喜好,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以及智力发展水平,通过多样化的方法在识字教学中融入汉字文化,并将其有效的延伸到家庭教育中,以此与学生家长形成合力,共同将汉字文化与识字教学融合在一起。在提高小学生识字能力的同时,促使小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汉字文化,从而对汉字的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