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中处理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探讨
2020-11-19张留梅
■张留梅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语言文字是承载着不同文化的一个主要载体,而翻译人士便承担着将某一文化语言,用另一种语言进行翻译表述的责任。在当代各个国家及民族间,进行密切的文化、商业等方面交流的环境下,翻译人员如何将文化交流的各个内容进行准确无误的转换,便是做好翻译工作的重要前提。文化差异是影响英汉翻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翻译人员在工作中,不仅要注意专业名词、特有名词的翻译,还要能带有对应的文化思维来开展翻译工作,明确文化差异会对英汉翻译带来的各方面影响,紧抓差异,了解差异,保障翻译的准确性。
一、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带来的直接影响
(一)不同民族不同心理为翻译工作带来的影响
不同民族的民族心理存在着直接不同,而民族心理的发展,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不断变化,并在民族文化逐步沉淀的模式下发展而来[1]。以我国和西方英语国家为例,两者间在历史发展中受到的人文、政治等方面影响都各不相同,因而造就了本民族和其他西方民族存在差异的民族心理。以国内象征着祥瑞以及权威的主要图腾“龙”为例,国内龙的形象是正义、神话的代表,因此常有“望子成龙”一说;但以西方国家内的“龙”形象来讲,西方龙不仅在形象上和东方龙存在较大差异,并且更成为了邪恶、暴力等的代名词,在该种文化心理影响下,西方国家更多用代表龙的单词dragon来形容一个人的邪恶和凶恶。而该类差异反映到翻译当中时,正因双方民族的文化和心理完全不同,因此与dragon有关的单词俗语等,在译文上都存在了和东方龙不同的各个含义。
(二)不同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为翻译带来的影响
语言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交流工具,后因人类的思维发展、文化发展又使其成为了文化载体[2]。作为和人类生活、工作关系密切的语言,东西两方在地域、各地人群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下,其语言发展和文化发展也逐步出现差异,为英汉翻译带来了文化差异问题。以中英两国为例,我国地处亚洲大陆,长期以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和土地的关系较为密切,而英国作为岛国,因地理位置的因素而导致其航海事业的发展较为繁荣。因此在该类文化差异之下,为了让国人更明确所翻译的语言和隐藏文化,便将spend money like water翻译为“挥金如土”。从该点可知,翻译人员在进行英汉翻译时,不仅要注重文字所表述的表层含义,更要利用对地域文化、生活方式的理解,以对应文化中同等重要的元素进行翻译,保障翻译内涵的准确性,让国人能准确理解英语文字所表述的内在思想。
二、对文化差异有效处理的英汉翻译策略
(一)英汉翻译原则
为促使源语以及目的语两者间可达到标准转换的程度,翻译人员便需将其差异性充分降低[3]。例如有翻译学家提出了一种涵盖语句、词汇以及文体对等等的“动态对等”这一翻译理论。同时有专业人士也指出,翻译的意义需要重要于形式。从本质分析来看,人们通过英汉翻译,所了解到的英汉文化内涵,比使其掌握过于形式、标准的语言类技能更加存在着更高价值。而对词语来将,其融入进对应的文化背景内,才能展示出自身价值,那么翻译人员在工作中,便要能在文化信息的传递上,利用更加贴合语境的形式来进行。英汉翻译不仅是对词汇的表层信息进行表述,更是对内在文化的准确展现。但在语言形式的影响下,作为源语,其文化意义往往以一种隐藏方式展示出来。因此翻译人员在工作中,无论利用何种策略进行文化差异的处理,都要保障翻译内容符合两类语言文化的内在特征,对各个语言所表述的内容进行有效、真实的转换。
此外,英汉语言都是对应文化元素的承载物,也是不同国家、地域内文化思想以及意识的展现。做好英汉翻译,便能促使对应国家进行深入层次的文化交流。翻译人员要能将“尊重文化”的原则坚持到底,进而再对英汉翻译当中,所表现而出的文化差异进行专业处理,落实英汉翻译的根本目标,使其可以满足当下不同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的各个需求。翻译人员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要从英语文字的实际状况出发来进行合理选择,以此克服中西方在文化交流层面存在的障碍,在保留本国的文化特色的同时,实现对他国文化的尊重,将代表文化的各个信息准确翻译和传递。
(二)英汉翻译策略
1、音译法
音译和直译、意译都存在直接差异,该类方式主要运用于对商标、专业名词或者某一种独特文化现象时进行使用,是处理文化差异的一类有效的翻译策略。从汉语文化分析来看,汉语的语言范畴属于表意文字,我国和西方国家人群在对文化、语句的理解上,都存在着直接的不同。以我国为例,多数国人在心理特征上都存在一种“望文生义”的状况,该点在目、日、火等字上便能浅显看出。国人更加倾向于利用存在我国特色的某一类汉语词语对目标词进行包装,因此翻译人员在采取音译方式来开展翻译工作时,便需从自身知识储备出发,并利用汉语当中表达的语言心理来开展翻译,以此增加翻译的内在价值。该类方式,是翻译人员在英汉翻译中,运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方式,例如
将sofa译为沙发,将cool译为酷等等,其运用范畴十分广泛。当在对某最新自然现象、材料专称或商标翻译中,翻译人员都会采用该类方式,但为使翻译更加贴合实际,展现文化,翻译人员可对音译形式进行持续创新,例如利用音义结合或者谐音译等方式来开展工作。
2、意译法
该类方式在于利用目的语当中对应的、熟悉的,或经常性使用的某一语言、形象来对原文语言中词句进行代替,以此表达出原文含义。在不同民族的风俗、文化以及习惯等方面影响下,其对语言的具体运用都会存在不同。当采取直译法开展翻译工作时,部分翻译内容会使得读者无法将其表述的具体含义明确理解,影响了人们的语言和文化交流。在该类状况下,意译的方式便被翻译人员利用了起来。以It rains cats and dogs.为例,因该句的诞生原因在于:早在17世纪时,每逢大雨天气中,英格兰中部分城市的街道内,便会出现水流成河的状况,并且在城市街道的污水中,还会有大量死去的猫狗尸体漂浮其中。因此翻译人员便将其译为“大雨倾盆”,采纳了西方文化中对形容雨势的内涵,并利用我国文化中大家熟知的“倾盆大雨”进行表述,满足了英汉翻译在内涵和意义上的翻译需求。
3、直译法
该类方式相对来讲较为简单,需要翻译人员在坚持引文语言原则的前提下,为降低错误联想的发生概率,利用译文当中的基层含义来直接翻译,以此将英文中蕴含的比喻、文化特色等内容保留在最大程度中,完成有效的英汉翻译。以Little fish does not eat big fish.该句的翻译为例,翻译人员便可采取直译方法将该句直接译为“小鱼不吃大鱼”。利用这种直译的方式,能对文化差异进行更为直白的表达,存在着较强的易懂和通俗性。该类方式能对读者带来较为深刻的印象,使其能对文化特色更为真实的感受。在利用该类方式进行翻译时,翻译人员也需从各个文化间的共性出发,并将文化个性差异展现出来。
三、结语
结合以上,在跨语言的交际活动中,翻译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影响着国家地区在文化、生活方式以及精神文明等方面的交流,影响着国家之间的合作以及发展。对英汉翻译策略的灵活和正确运用,翻译人员要从尊重文化、文化平等的角度出发,分析各语言所处的文化、地域等环境,保障在对本国文化尊重的同时,也实现对其他国家文化风貌的尊重,利用翻译工作,为各个人群将更为有效和真实的文化信息传递起来,促进文化和语言的交流,促使英汉翻译领域得到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