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信息技术 追求有效教学

2020-11-19蔡燕卿晋江市东石镇郭岑中心小学

长江丛刊 2020年33期
关键词:学习者笔者信息技术

■蔡燕卿/晋江市东石镇郭岑中心小学

一堂小学英语课40 分钟,执教者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向学生呈现新知,才能有效地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语言素养呢?这是一线小学英语教师思考最多的问题。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版)》中明确地给出了教学建议:“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身处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教师的教学理念也要与时俱进。百科文献如此定义“信息技术”:“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以新课标为指引,笔者认为:要追求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应当巧用信息技术。这是本文将探讨的重点。

一、整合导入,感性学习

一堂课导入的成败将影响着学习者掌握语言知识的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小学生的感性学习成效要远远优于理性学习,要有效地调动学习者的感性学习,必须合理整合信息技术,趣味导入。在此笔者带来两个正反实例进行验证:

(1)实例一:笔者进行三年段Module4 Unit1《It’s red.》教 学 时,在Lead in 环节中,用两张图片来分别呈现:“A black letter day.”和“ A red letter day.”笔者设计本意是想借助这两句英语谚语知识,让学习者初步感知“black、red”两个新单词。但课堂实践证明,图片配合谚语对比的整合,并不符合三年级刚起步的学生们,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多次引导、纠正两句谚语的意思和读音后,学生依然明显觉得吃力,受到学习新知的阻碍。而接下来的课堂环节中,无论笔者怎样调整教学步伐和方式,还是有部分学生们带着自我怀疑、害怕的心态进行学习,对新单词、新句型的掌握节奏慢,参与文本学习设置的任务时显得不积极,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效率低。

(2)实例二:笔者在2018 年听取了一堂《Funny Phonics——<Party Shark>》英语课。在进入绘本教学前的Lead in环节中,执教者借助希沃技术,结合了“ar”字母组合的学习,设计生动可爱的鲨鱼先生形象,配以动感十足chant 动画,瞬间把学习者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学生不由自主地开口跟着chant,内化了“ar”字母组合的发音,自然地引出绘本主人公Shark,轻松的氛围洋溢了整个课堂。学生更是根据“ar”字母组合的发音自主地学习了绘本中的“party、card、Mars、start”等生词。一堂课下来,学生们乐于模仿,争相表现,有效地进行了每一个课堂环节,培养了自身语言能力、思维品质。

借助信息资源和技术, 结合年龄特点、知识性、趣味性,合理、巧妙地导入能促进学生感性而有效的英语学习。

二、丰富感知,体验学习

小学生的记忆周期短,其思维活跃性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直观的体验感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适当、多样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如CD—ROM、动画、实物……能丰富学生的感知能力,让学生通过看、听、摸等感官刺激获取信息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体验学习,落实英语核心素养培养。

通过参加多种研讨活动,笔者发现很多英语老师能巧用信息技术,将真实的生活引进课堂,为学生提供英语交际的机会。有位阮老师的设计很巧妙,她在执教《She had eggs and sausages.》操练环节时,引进当今最热门的聊天软件——WeChant,让学生通过WeChant的Facing Time,与外国人Sally 现场聊天。学生在新式聊天方式中,迫不及待使用新句型“What did you have for breakfastlunchsupper?”来对话,很出色地将所学句型运用到实际对话中,实现语言的输出。有位陈老师执教时,巧妙结合信息技术与语言知识,有效地将语言知识呈现给学生,再加以引领体验和操练,他在教学“row a dragon boat”时,用大屏幕呈现民间端午赛龙舟的视频,犹如转换教学场所,让学习者体验中国特有的民俗,感受激烈的竞赛氛围,从而实现新知的感知、熟悉,紧接着将班级划分为四队龙舟赛手,配上敲锣打鼓音乐,体验一场“row a dragon boat”的赛事,课堂氛围热闹积极,自然事半功倍帮助学习者形成、掌握本节课的英语知识和思维。

信息技术使用的巧用,转变干巴巴的语言为生动的情境,贴近生活实际,学生得以身临其境,丰富语言的感知和运用,有效地实现语言输入和输出。

三、助力学法,自主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教育者做教育追求的目标。教会学习者学习英语的方法,更有利于其终身学习英语奠定良好基础,从而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一位参加市级英语学科评优赛的黄老师,在教学“the British Museum”时,现场利用互联网呈现在百度搜索所需资料方式,最终呈现出“the British Museum”的介绍、图片,学生通过直观的看,现场体验了百度搜索资料方法,习得自主学习策略,并通过听“the British Museum”的语音介绍和看相关图片,拉近了与英国的距离,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百度搜索与资料查阅的现场教学,极有利于学习者在课余时间的自主学习,帮助其解决自己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更好地实现英语教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标。

四、创新评价,激励学习

新课标指出“评价既要关注过程,又要关注结果,使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经常,小学英语教师们在上英语课时,对于回答好和表现好的同学,会赞扬 道:“GoodWell doneYou did a good jobExcellent.”诸如此类的回答确实对学生进行了表扬和肯定,但不足以持续把控、促进小学英语教学过程。笔者认为成功的评价机制应贯穿整堂课,并与文本内容有效结合,这就需要我们创新巧用文本内容和信息技术,进而引导学习者的英语积极思维。

笔者在执教《There are forty.》时,通过小视频“小脚印的故事”引出评价机制,结合新单词“twenty—ninety”制成小脚印贴纸,全班分成四组,每当小组表现优秀,就由组员贴上一个脚印,然后小组齐说:“Go , go ,thirtyfortyfiftysixty...”课堂结束前,脚印上数字最高的小组获胜。整堂课,学生快速掌握了新单词,表现得积极活跃,充满了语言、思维的碰撞火花,很好地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巧用了信息技术,结合文本内容进行评价创新,激励贯穿一整堂课,激起学习者学习持续性和自信心,实现有效英语教学。

追求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一直是英语教育者秉持的教育梦。面向小学教育,英语教师要以新课标为思想指引,巧妙整合文本教材,把握好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时机和方式,创新、丰富呈现和巧用,以追求小学英语的有效教学,提高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效率,全方位落实其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其终生学习英语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学习者笔者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