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提高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研究

2020-11-19马慧丽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33期
关键词:大学时代英语

■马慧丽/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现在的社会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科技发达,信息流通,高科技的产品也越来越多,人们之间的交流和生活也越来越方便,大数据就是这个高科技时代的产物。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成:“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大数据时代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正在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教育界的发展。学好大学英语,能够写出优秀的英文以及能够流利地用英文对话,是很多大学生在大学里面的学习目标,毕竟学好大学英语对于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因此,大学英语教育就要好好利用大数据时代下优秀的产物,不仅要掌握海量资源,还能学会应用[1]。大数据时代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学习资料巨多,学生们也能够轻易获得大量学习资源,但是往往由于资料太多而不知道怎么学习,这个时候高校就应发挥其教育责任,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积极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一、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教育模式的变化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也必须紧跟社会的节奏,不能在保持原来传统的满堂灌输的教学观念,毕竟教学观念影响着教学目标的确立以及教学方式的实行。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英语教师就是权威,也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下,改教学观念必须向学生自主学习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师生互动,这个时候老师也更应该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以适应师生角色的转变[2]。另外传统观念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依据只有出勤、课堂表现、单元测试、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期末考试成绩,不过在大数据时代下,教学评价需要有多元化的要求,积极开展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自评和互评,积极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进步。

(二)大学英语课堂有了延伸

大数据时代给学生带来了更多资源进行英语听说读写的练习,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可以很轻松的获取海量资源,比如百词斩等手机软件,取代了以前厚厚的英语词典,而且里面还配有生动形象的图片供学生理解单词的意思,这种电子词典出来能快速查出单词的词性、词义等基本信息之外,还有多种练习方法对单词进行记忆。诸如此类的应用程序能够让老师了解到学生课堂外的学习情况,通过让学生参与学习打卡等功能,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外学习的效率。因此通过这类手机软件,学生每天的英语学习就不只是局限于课堂时间,还包括了课前和课后的时间,将课堂时间的学习延伸到了课外,大大提高学习的学习效率。

二、目前大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听说读写课程比重失衡,教学形式单一

虽然大学英语教育要听说读写全方面发展,但是大部分时间还是写的课程占主要部分,听说读所占的课程比重相对较小。由于大学英语课堂学时较少,若要听说读写课程面面俱到,时间安排上根本不够,就比如说安排说的课程的话,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用英语说一段话,那么多的学生,好几个课时都不一定能说的完,所以老师们有的时候就选择那些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来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且一堂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通常都是那几个,能真正提高口语水平的也就那几名同学[3]。另外为了完成大学英语四级的通过率,老师们会讲解大学四级通过技巧,有的时候还要放英语听力进行训练,这就更加压缩说和读的课程时间了。

在教学方式上,大部分老师还是使用教材和多媒体,整堂课基本上都是单一例句的讲解,先是讲解生词的词性、词义,然后再讲解单个句子的语法语序,这种讲解虽然比较常规,但是不免不少学生听着比较枯燥,提不起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单个句子的讲,很难让学生理解整段英文的逻辑关系。

(二)忽视学生差异,教学效率低

目前很多大学都进行了扩招,现在大学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参差不齐,有的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还可以跟别人用英语口语进行简单的交谈,然而有的同学连音标都还读不准,写英语阅读理解全靠猜[4]。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统一的要求和进度,以传统“讲一听”模式进行大班授课,忽视学生差异。近些年来,各大高校采用了任务教学法、分层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进行英语教学改革,但是,任务教学法以“任务”为中.心,不同的任务都设定了要求;分层教学法将学生区别对待,而不是进行提高;情景教学法虽然缓解了课堂压抑气氛,但没有改变对个体的管理方式[5]。这些改革仅仅改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形式,而没有改变个体学生对英语的认知和理解,仍无法避免将学生放在同一位置进行培养,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偏低,无法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目标。

三、大数据时代提高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措施

(一)丰富教学形式

教师应该充分平衡各个课程之间的比重,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度。首先,要利用好有限的课堂时间,在提前说好课堂要求的情况下,将学生们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口语训练,训练内容也可以多样化,比如安排一些英语话剧片段供学生们挑选,最后小组成员对该片段进行展示,再进行小组评比,选出优秀小组,这样能激发学生们的荣誉感以及学习的动力。还可以定期举办一场英语辩论赛,让学生们在真实场景下提高自己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另外在进行听说练习时,教师对学生即将听到的内容和表达先做明确的指导,可用PPT+闪卡+图片+音效的多模态方式将听力录音素材中与环境有关的词汇提前教授给学生,比如“oblige”的教学,可以在PPT 上展示一个人正在给别人切披萨饼的图片,再用闪卡停顿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并习得这个词汇表达[6]。在老师的指导下习得相关词汇后,学生对于自己所听内容和根据听力内容应答之题及应做之反馈都有了词汇、句子表达的框定,在听力内容的判断上对所听录音进行批评性框定,相當程度上缩小了所听及所理解的听力内容范围。同时,这些指导内容及批评性框定也同样适应于随后的口语词汇及句子表达。

(二)引导和督促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一门课程特别不感兴趣,就算老师讲的再生动,他也有可能一个字都没听进去。因此,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特征明显,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就要对症下药,进行针对性教学。所以,高校就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学生们查询资料时的检索记录科学把控,总结归纳他们的兴趣爱好,并将他们感兴趣的资料推送给学生,这样就会有更大的吸引力,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去图书馆搜索英文名著,这个时候就可以推荐一些优秀作品给他,有的可能喜欢诗歌,有的喜欢影视剧,这些都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计算,并给他们提供最感兴趣的作品,定能获得超出一般的效果。

针对学习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先安排简单的课程,比如一些基础性课程,比如小短句,小段落的练习,然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安排正常的课程,然后成立互帮互助小组,成绩好的同学辅导成绩差的同学,先把基础打牢,很多同学成绩差并不是不想好好学习英语,而是没有很好的学习方法,不敢找老师问,在同学面前也没自信,通过互帮互助小组,帮助成绩差的同学构建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先打好基础,然后自己协调好时间,利用课余时间赶上正常同学的课程进度也是很快的。

(三)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产物

大数据时代下有着大量的、高速增长的、多样化的数字信息,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使其发挥最大的价值,服务于英语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就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今一些应运而生移动端的交互型教学应用程序,使老师得以参与到学生在课堂外的学习过程中来,对学生的课堂外学习进行组织、指导和监督,使课堂外的学习更加有效。例如老师可以通过在手机端设置预习任务来督促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及课外资料的阅读和反馈,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在课后使用手机端提交作业。有了这些应用程序,那些比较费时间的听说练习都能以音频的方式保存。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并且受影视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外语知识的传授较为重视,但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教师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缺乏指导,课后自主学习随意性较大。大数据的到来给这一难题提供了解决之道:前面提到的课堂的延伸,把课前预习也纳入到了教师的控制范围之内,于是教师可以提前释放资料和信息供学生阅读和学习,要求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对设置的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如此一来,在真正的课堂上面对面授课时学生不再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去子找预习过程中的疑难点问题的答案,迅速提高学习效率[7]。此外,一些移 动端的交互型教学应用程序可以应用于课堂教学,运用一些小程序来调动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例如近两年出现的学习通手机应用,教师提前把多有教学资料和教学步骤上传到云端平台,不需要U 盘,只需带上手机就可以把PPT,视频,语音等资料投屏到教室的显示器。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交互型应用程序可以把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参与,作业等活动轨迹进行数据监测,汇总和比对,在后台生成每个学生的最终综合数据且进行排名,是对学生平时成绩综合考核的数据化依据,从而优化且量化了大学英语的考核方式。

(四)转变师生角色

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势必带来师生角色的变化。大数据时代的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可以在众多数据资源中选择感兴趣的内容,选择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学握着学习的主动权。这就需要学生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素养,要了解相关课程的要求,了解现实中相关课程教师的要求,明确学习的目的,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时间安排,避免沉沦于网络上其他无关的八卦信息、网络游戏等,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大数据时代,教师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就尤为重要。

刘润清教授指出,大数据时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占有者和提供者,而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学习的引导者。英语描写这一变化更有趣:教师从God 变 成Guide,从Sage one the stage变成Guide on the side, 从teacher 变成helper、councilor. facilitator 等。大数据时代教师要做一个好的引导者并不容易,教师首先必须要对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才能从海量数据中筛选出适合学生水准的资料来辅助课堂教学;同时还要分别考虑学生的性格、认知方式、学习目的、特殊经历等因素来实现个性化教学。这也意味着,大数据时代的英语教师不但要熟练学握传统纸质教材的把理中应江中具有更开阔的眼界和思维, 网络资源获取和筛查截图(Alt + A)新能力等。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制定严格的考核方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验收和监督。

(五)完善评价体系

课外作业应该有具体的要求,教师应明确作业检查的标准,作业形式可以多样但要有效,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的课程考查体系也应多元化,将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进行有效结合[8]。学生课外作业不应局限于课本或者四、六级听力选择类的练习,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好的听说APP,要求学生课前观看一些视频,课堂上进行讨论,也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朗诵、演讲等进行录音,或者把英语语音材料进行分享。同时,教师也要做好相应的检查记录工作,并把这些都纳入到课程考核中。评价体系多元化就防止了英语教学偏向于单一课程,也更能全面反映教学成果的好坏。也就是需要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在一起,积极开展老师和学生的互相评价,实现共同成长与进步。

四、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给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教育方面,大数据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了更便利的学习途径,更丰富的学习内容,无形中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这一趋势同时也迫使大学英语教学在传统的基础上,为适应时代发展进步的步伐,而做出改革创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教育行业是机遇也是挑战,首先大数据时代给大学英语课程注入了新鲜活力,在一定方面改变了教学模式,不光是教学观念有了改变,教学时间也有了延伸。不过我们仍要正视大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提高大学英语提说读写方面要采取措施:丰富教学形式;引导和督促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产物;转变师生角色;完善评价体系。在大数据时代下,学生严于律己,老师也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老师和学生们再积极配合,定能真正从大数据时代获益。

猜你喜欢

大学时代英语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HANDS OFF THE WHEEL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