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为学而教”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2020-11-19

长江丛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效度英语课程背景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前言

“为学而教”是针对“为教而学”而言的,其更加的遵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学生兴趣,立足于课程教育知识,为学生开展适合、有效、生动的课堂教学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快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且在此过程中收获知识、能力、素养、情感。在信息化背景下,为“为学而教”融入到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提供契机,借助网络教育手段,融会贯通高职英语课前、课中、课后教学形式,使各个教学环节都彰显“为学而教”思想理念,进而推进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因此,研究信息化背景下“为学而教”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实践十分重要,不仅是高职英语课程教学革新的需要,也是学生学好英语语言类课程的需要。

二、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实践问题

(一)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缺乏针对性

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缺乏针对性,缺少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过于强调学生技能操作能力,忽略了对学生未来发展综合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材并不与时俱进,往往以考证为教材重点内容,忽视了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的管理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培育。此外,也没有针对当前企业发展中人才需求能力进行英语课程内容规划,使得在培养学生能力上英语内容界定有所偏差,造成了很多高职院校强调培养学生技能操作能力,而忽略了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局面。

(二)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结构不合理

我国多数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材方面,多数应用普通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教学,这种本科教材压缩式课程体系与职业人才培养存在一定差别。高职院校在开展英语课程时,没有根据学生未来就业发展形式来设置英语课程内容,这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与职业能力提升十分不利。部分高职英语课程比例严重失调,实际教学课程与理论课程,以及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并没有起到共同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效果。

(三)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不灵活

高职院校英语课程体系过于单一,并没有摆脱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影子,缺乏职业人才培养的适用性,且课程内容方面与学生未来就业有关的专业知识较少。不仅如此,课程也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缺乏职业性知识、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教学理念过于陈旧,与“为学而教”思想教育有所不符。教师负责教授学生知识内容与应用范围,但由于教师自身缺乏企业上岗经验,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并未明确课程方向,与现代行业发展严重脱节,从而导致教学内容缺乏先进性和应用型。

三、信息化背景下“为学而教”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优势

(一)教育主体明确

在传统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为教学主体,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育。而在信息化背景下,将“为学而教”思想理念融入到高职课程教学中,提倡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英语教学引领者,进一步明确“为学而教”英语教学主体者的身份,使教师与学生在各自领域中发挥能力,推进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以此培育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

(二)教育资源的丰富性

信息化背景下,将“为学而教”融入到高职课程教学中,互联网教育平台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诸如微课、云班课、精品课等平台中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并且教育针对性较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借助网络英语教育资源,丰富英语课程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构建英语语言知识体系。互联网教育资源,具有开放性特征,学生随时随地能够登录进行信息资源的获取、学习,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提供平台。

(三)革新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化环境下,借助多媒体、网络教育课件、微课等形式,使英语知识以多元化、生动化形式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革新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形式。与此同时,以“为学而教”为导向开展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形式,借助先进技术,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融合,融会贯通课前、课后、课中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课前获取英语知识,在课中运用英语知识,创设英语环境,使学生运用英语知识,在课后巩固英语课程知识,掌握英语语言知识,进而突显信息技术在高职英语“为学而教”教育中的运用价值。

(四)为学生提供合作、创造平台

信息化背景下,以“为学而教”为导向开展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创造、合作的平台,符合学生英语语言学习效度,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与此同时,更符合当代人才培育需要,实现高职英语课程育人效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同学之间,可以在互联网教育平台、线下课堂教学中,开展交流活动,教师发挥引领效度,立足于学生发展,以议题为导向,引领学生合作、创造知识。

四、信息化背景下“为学而教”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实践路径

在信息化背景下,为“为学而教”融入到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提供契机,改变以往“为教而学”的机械式教学模式,更多的是提倡学生自主性学习模式,以英语课程教学有效的设计模式,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前、课后、课中教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此达到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开展的有效性。因此,需要重视高职英语“为学而教”课前、课后、课中教学设计模式。

(一)英语“为学而教”课前教学设计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为学而教”课前教学设计是整个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的开端,在整体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效度。因此,高职英语应重视“为学而教”课前教学设计模式。首先,以“为学而教”思想理念为导向,整合高职英语课程知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为学而教”教学目标。其次,以“为学而教”为导向,依托于互联网平台,设置网络教育形式。

(二)英语“为学而教”课中教学设计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为学而教”课中教学设计是整个高职英语教育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在课前、课后中起到承上启下的效度,是高校英语课程“为学而教”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基于学生在英语课前教学中,掌握所学知识,在英语“为学而教”课前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引领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教学中,推进英语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相融合。

(三)英语“为学而教”课后教学设计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为学而教”课后教学设计效度,起到英语教学收尾工作,对于学生而言,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巩固、吸收,提升英语知识学习能力。因此,应做好英语“为学而教”课后教学设计工作,提升高职英语课后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在英语“为学而教”课后教学中,引领学生开展评价活动,总结课中、课前“为学而教”学习情况,采取互评、自评评价方法,让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中进行自主性评价,通过评价引领学生反思英语课程知识,增强学生英语学习效度。其次,在英语“为学而教”课后教学中,不足课后学习任务,诸如讨论、实践等学习任务,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彰显“为学而教”课后教学的开展效度。

五、信息化背景下“为学而教”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为学而教”课程教学模式的开展,对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十分重要。因此,在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中,运用“为学而教”思想理念,推进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凸显高职英语教育育人效度。

六、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践行“为学而教”思想理念,尊重学生,立足于学生发展需要,为学生创设适合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环境,培育学生英语学科素养,促进学生未来更好的就业、创业,彰显高职英语课程教育育人效度。因此,高职英语“为学而教”的开展形式,从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重视英美文化教育、构建互联网精品课教育平台、培养“双师型”教师五个维度进行,提升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效度英语课程背景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谈高效课堂下效度的提升策略
巧用模型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效度
大学生积极自我量表初步编制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计算机辅助英语测试研究
基于Modelica的高炉顶压控制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