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舞蹈拓展性课程实践
2020-11-18李海莉
李海莉
舞蹈是一门将音乐与人体结合的艺术,可以带给人们很好的审美享受。近年来,笔者所在校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逐步提高了舞蹈教学在学校教学中的比重和地位。一个优秀的小学舞蹈拓展性课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舞蹈艺术特长,提高音乐感受及舞蹈鉴赏能力,从而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艺术素养,受益终生。
研究缘起
镜头聚焦:舞蹈拓展性课不等于舞蹈提高班 在学期初的拓展性课程选课中,曾有一位家长这样和我交流:“老师,你能不能帮我孩子换一个有用的社团?别让孩子去那些没什么用的社团。我家孩子以后想走舞蹈专业,我看去舞蹈拓展性课好了,能够参加区级舞蹈表演,多拿几张区级证书对日后升学会有帮助,这样也不用去课外上兴趣班啦,一举两得。”听到这样的反馈,我很惊讶,为什么家长将学习成绩与拓展性课程选择紧密相连?
镜头聚焦:舞蹈拓展性课兼顾全体学生 拓展性课程是通过全校招生进行混年级混班教学,学习时间是两个半天。笔者在一次教学时,听到高年级有舞蹈基础的学生小声嘀咕:“这么简单的舞蹈动作我早就会做了,真希望老师能教一些有难度的技术技巧动作。”而没有舞蹈基础的低年级学生尽管很认真地学但略显吃力。
为此,在小学舞蹈拓展性课程中,如何帮助学生找到舞蹈兴趣,培养良好的艺术素养志在必行。
追根求源
差异大,难提升 对于有舞蹈基础的学生强化舞蹈练习是关键,而对于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正确地启蒙可以为今后舞蹈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笔者根据这一现状如何创新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自我提高激发全体学生内驱力尤为关键。
不练习,难巩固 舞蹈是一门技艺性很强的表演艺术,学生仅仅依赖于两个半天的课堂训练无法提高技能水平。如何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既不影响基础性课程的学习还能兼顾强化舞蹈技能练习,从过程管理维持内驱力显得很重要。
缺评价,难激励 笔者在评价的主体上取向多维度,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制约和激励导向作用,使其成为激发学生认知内驱力的有效保障。
研究设计
操作定义 歆艺舞蹈拓展性课程是一门以义务教育阶段借助学科统整策略的兴趣特长类拓展性课程,涵盖一至六年级,具备综合性、体验性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方式。“歆”是喜爱、热爱的意思,“艺”是艺术的统称,课程以“音为有爱,全歆全艺”为总宗旨,通过挖掘学生欣赏舞蹈、创作舞蹈的潜能,培养学生多元化整合探究、个性化创造表达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通过曼妙的舞姿和创意的表演方式,喜爱舞蹈。
研究目标 从学生需求的角度,通过学科整合的方式设置课程内容,基于潜能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充分发挥学生、教师、学校、场地的优势,满足儿童的多元需求;从学生开发、教师开发、家长开发、社会力量开发等方面开展歆艺舞蹈拓展性课程的研究,探寻歆艺舞蹈拓展性课程开发的路径,促进儿童主动发展,促进学生潜能发展。在歆艺舞蹈拓展性课程的具体实施中,加强多种评价方式的研究,促进儿童的快乐体验。
实践探索
舞艺——基于舞蹈与音乐、美术学科整合的“艺术审美式” “艺术审美式”是指通过理解分析音乐、美术与舞蹈的色彩、形式和角色,运用舞蹈造型表现的能力,强调舞艺。本课程由“请为我上色、舞蹈频道、化装舞会和作曲和编舞”等相关课程组成,通过课程学习,了解编舞的基本概念、过程与构造,诠释音乐、美术与舞蹈的形式。
舞体——基于舞蹈与体育学科整合的“阳光健康式” “阳光健康式”是指通过体育与舞蹈的身体部位、专注力、动力和空间轨迹等要素,培养欣赏舞蹈和创作舞蹈的能力,强调舞体。本课程由“抖动与急冻、傻瓜舞蹈、镜子、动力学习、感官觉醒和直线、曲线、波浪线、小圆点”等相关课程组成。
舞思——基于舞蹈与数学学科整合的“思维拓展式” “思维拓展式”是指通过舞蹈与数学的平面图形、图形运动和可能性等要素,培养欣赏舞蹈和创作舞蹈的能力,强调舞思。本课程由“形状王国、绳子之舞、各种漂亮造型的一堂课、发射喽和机率之舞”等课程组成。
舞咏——基于舞蹈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表达理解式” “表达理解式”是指通过舞蹈与语文的识字、古诗词和写话等要素,培养欣赏舞蹈和创作舞蹈的能力,强调舞咏。本课程由“轰隆、嘶、嗝、滴滴答答和高、低、停、跑以及古风新韵——但愿人长久”等相关课程组成。
舞究——基于舞蹈与自然科学学科整合的“实践探究式” “实践探究式”是指通过舞蹈与自然科学的影子、动物、方向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等要素,培养欣赏舞蹈和创作舞蹈的能力,强调舞究。本课程由“影子、雪花舞、拯救雨林、气候风向标和森林狂想曲”等相关课程组成。
评价机制
采用過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过程评价重在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他们的个性和潜能得到持续发展。结果评价侧重于学生对于知识或技能是否取得进步,兴趣、爱好、特长是否得到培养,学习态度、意志品质、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是否得以养成。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