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音形义中发现美
2020-11-18葛菊艳
葛菊艳
摘要:汉字,其“视之可识,察而见意”,教师从汉字的音、形、义进行启发式教学,采用各种生动有趣儿童化的语言与方法,抓住典型的汉字进行适当追根溯源,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字理,让学生体会汉字的文化内涵。本文从汉字的音韵美、形体美、义韵美三个方面品析汉字的美,打开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之门。
关键词:汉字;音形义;小学生
汉字具有独具特色的四声,阴阳上去、不同声调的音节交错搭配,形成了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特点,使整个语音富有节奏感,让汉语具有了天然音乐的美感,和谐悦耳,形成汉字的音韵美。
汉字音韵美的体现
音乐中由两个或是三个相近的音同时弹奏出来和弦是最动听的声音,同样,我们的语言也是一样,可以通过叠音、叠韵,形成类似于音乐上的和弦叠音的重复。例如,李清照的名作《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诗经》中“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等大量古诗词中叠音的大量运用,叠音的重复,体现古典诗歌的音韵美及意境的创设。
古诗词平仄的起伏及韵脚的押韵,也是汉字音韵美的体现。运用平仄相对的高低变化来构成诗句抑扬顿挫的旋律美,诵读时更好地表达出诗句情感的起伏跌宕,音律的错落有致。每一首古诗词都讲究平仄的规律要求,从中可以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并进行古诗词的创作,对教师的文学功底和学生的要求都比较高。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古诗词的吟诵讲究入短韵长,依字行腔。还可以根据平仄来唱、吟诵古诗词,唱出声调所賦予的情感。不同的吟诵,会给人以不一样的感受和理解。例如,《江雪》这首诗,古往今来,众多的学者研究者都认为这是一首具有悲凉意境的古诗词,当时柳宗元被贬,心情是独孤寂寥的,如果你通过吟诵,就会发现,古诗词的最后一个字用诵的方式,最后结尾的都是仄音,一种豁达、无人干扰的自在唯有吟诵的方式方能体现,而这些都是由汉字的平仄所带来的。
再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教学时,让孩子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找出诗词的韵脚:i。然后带着孩子们去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左边是一个足,右边也读“奚”,像小奚那样弯弯曲曲,只能用脚走不能通车的小路,就叫蹊。去赏花:低,这花多的树枝都压弯了腰。满,这花多的到处都是,树上有,地上也有。花把蝴蝶、黄莺都引来了,能不多吗?寻花、赏花、赞花、闻花、咏花,最后一起来吟诵我们的小诗,在音乐声中体会我们的押韵美。
汉字的形体美
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如“秋”字,禾谷成熟呈现如“火”的颜色。秋天到了,树叶渐渐变红了,田里的麦子也呈现一片金黄色的荣景,此番黄与红,不正是“火”的颜色吗?如“瞿”字,上部是两个“目”,下面是隹,也就是鸟的意思,描写雀鸟一边啄食一边警觉的环顾四周向左右观望的样子,“瞿然”也就是“惊视”的意思。再如“哭”字,一个哀伤的人如“狗”一般“连连嚎叫”。狗的哀嚎声可以传到数里之外,在冬夜听来格外凄厉,古人便借此来描写人的哭号声。让汉字的学习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将汉字与生活画面有机结合,汉字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而变得像图画一样生动有趣。
认识了汉字,教师在指导学生书写时,可以让学生把汉字当成一个个调皮可爱的孩子,寓书写要领于游戏玩乐中,这样更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更能激发他们写字的兴趣。
在写字教学时,充分挖掘汉字本身所包含的内在趣味,引领学生走近汉字,用孩子的话语系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沟通、交流,用孩子的眼光去学习汉字,用童真、童趣去品味汉字的音、形、义,从而激发对汉字的学习兴趣。
汉字的义韵美
汉字是一种文化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字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汉字背后的故事,感悟汉字的独特魅力,享受其中的意境美。
通过字形的分析来理解、记忆汉字的意思。例如,“然”字,字理来源是火烤狗肉,在现代社会里,吃狗肉被视为野蛮行为,然而古代名人如朱亥、高渐离、樊哙等都是杀狗出身的,可见古代烹煮狗肉是一种谋生的技能,“然”字,犬为狗,四点底为火,左上的部件为肉,本意为烹煮狗肉。
再如“囚”,人在方框中,表示被拘禁。“困”,木在框中,难以伸展。在字义教学中,根据会意字的构字规律,运用分析字形、图画演示等方式,运用汉字“近取诸于身,远取诸于物”的生态文化特点,根据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特点,建立文字与事物的联系,完成由具象到抽象的转变,对字形和字义进行识记,进而加深对字的音、形、义的理解。
结束语
一个个汉字不仅是由点、横、撇、捺等笔画或是各种部件简单构成的,更是由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构成的。通过小学生的读、写、想,更好的学习汉字。在学习汉字中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美,让美浸润课堂,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娜.多管齐下“巧”识字[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3(5).
[2]张俊列,徐福学.汉字教学的文化本体论[J].教育学术月刊,2009(9).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棠城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