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思想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2020-11-18章其江
章其江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思想告诉我们教学过程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技能出发,联系实际教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体验数学独特的魅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活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逐渐凸显出来。
“生活即教育”的来源
19世纪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陶行知先生年轻时在哥伦比亚大学,受到孟禄(美国教育家、心理起源论)和杜威(美国教育家、哲学家)思想的影响,在探究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理论中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理论。陶行知认为生活是变化的,是人们生产和寻求发展的社会生活,是大的生活系统(人、自然和社会)。“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先生的教育理论还包括“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
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贴近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领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做到“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让生活走进课堂,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增强学生学数学的亲切感,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例如,在“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展示生活中与正方体、长方体等图形相关的物体,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教师可启发学生仔细观察所呈现的物体,找出其共性及不同点,如正方体的六个面相等、这些立体图形的角的大小相等、正方体的十二条边相等、长方体长大于宽和高等较明显的特征,也为下一步深入教学奠定了基础。学生思考这些概念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拓展自己分析事物的角度及面对不同问题的解决方法,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
设计生活化的教学问题,促进数学素养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为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提高数学问题的生活化,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在思考数学问题的同时,将其与自身的生活联系起来,进而采取合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信心。
例如,在进行“分类”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提问:“超市工作人员在摆放东西的时候,都是按照什么要求对其进行摆放的?”当学生做出回答后,就可以让学生对牙膏、饼干、铅笔、饮料等不同种类的物品进行摆放,使学生能够联系自身的生活来解决问题。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可以结合自身的所学知识及相关的经验对其进行处理,使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得以有效提升。
重视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体验,提高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要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也可以从生活中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为实现这一目的,可以利用一些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来进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例如,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以不同的身份参与到“课堂市集”中,让学生以商人和买家的身份进行交易,且可以设置一些合理的学习任务,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晚餐材料的采购。同时,需要对不同商人、不同货物的价格进行合理设置,使其能够存在一定的差异,之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进行采购,从不同的商家选出最具性价比的货物。在完成采购活动后,可以让学生计算一下自身剩余的资金,比一比哪个学生用最少的钱买到了最多的东西。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础的生活经验,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设计生活化的作业,拓展数学素养 一直以来,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问题,这也是很多学生不愿意做作业,甚至对课后作业比较反感的原因之一。而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渗透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第一,生活化教育的实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态度完成作业;第二,生活化教育的实施,可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例如,在讲解“厘米,分米和米”这节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放学回家后从家中寻找5到10个不同的物品,分别测量出其长度、宽度或高度,如床的长度和宽度、房间的长度和宽度、书桌的长度和宽度等,并将具体的数据和单位记录下来。这样的课后作业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還能深化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直观、形象的记忆等。
结束语
将生活经验教学策略合理地整合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种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活动组织策略。因此,教师应充分注意这种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同时还要精通特定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这种教学策略的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