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发式教学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2020-11-18张茂春

家长·下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创新应用启发式教学

张茂春

【摘 要】音乐教学是学前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教师要结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引入启发式教学方法,增强音乐旋律对幼儿的感染力,在教师带领下高效学习,为幼儿人格培育与智力开发打牢基础。本文将简述启发式教学的作用,并探讨启发式教学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幼儿音乐教育;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 2020) 30-0152-02

启发式教学主要结合教学目的、内容和幼儿知识水平与知识规律,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在启发诱导中给幼儿传授知识,达到培养幼儿学习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目标。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幼儿园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能陶冶幼儿的艺术情操。音乐旋律对幼儿有着较强的吸引力,能让幼儿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借助音乐传达情感,启发幼儿认知能力,帮助幼儿提升想象力与创造力。幼儿教师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幼儿的理解思维,通过舒缓温暖的音乐达到启发式教育的目的,在无形中帮助幼儿开拓智力,增强对声音的敏感度。

一、启发式教学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幼儿主动学习

在传统音乐教育模式下,教师仅仅是简单地将音乐知识灌输给幼儿,幼儿学习过程非常被动,只能跟着词曲练唱。音乐是一门声音艺术,注重艺术与现实的结合,教师需要利用鲜明生动的音乐感染幼儿,让幼儿在聆听中感受音乐之美,并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与认识。由于幼儿年龄很小,教师采取启发模式组织教育活动,能够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保证音乐学习目标顺利实现。

(二)有利于发展幼儿思维

在音乐教育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有利于让幼儿思维变得活跃,为幼儿音乐素养提升打牢基础,让幼儿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教学作为一个不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方法,鼓励幼儿主动探索未知,不能一味地自问自答,这样教学就成了“满堂灌”。因此在启发式教学模式下,避免让幼儿产生惰性,也能促进幼儿主动性与创造能力不断提升。

(三)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面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很强,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具有鲜明思想导向,在优美音乐旋律下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并跟着节奏与律动歌唱。但是幼儿对声乐传达的意义理解不到位,年龄成为他们思维发展的限制,音乐教学中也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德育效果。因此引入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在音乐中渗透对幼儿思想品德的培育,启发幼儿的情感,促进幼儿智力开发与个性全面发展,让每个幼儿都逐步形成创造性思维。

二、启发式教学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因材施教,活跃课堂

音乐艺术具备极强的感染力,教师结幼儿思维特征组织启发式教学活动,带领幼儿在音乐中发现美,为幼儿良好审美观念的养成打牢基础。音乐课程也有着灵活性与趣味性特点,为教师与幼儿的沟通交流搭建了桥梁,在音乐节奏与旋律感染下,有利于维持良好师幼关系。在启发式教学中需要教师考虑幼儿的个性特点,注重因材施教,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音乐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

例如:在歌曲《摘草莓》教学中,幼儿普遍认为草莓是一种鲜艳美味的水果,通过这首歌的学习,幼儿明白了比草莓更鲜艳的是心灵美。教师利用草莓增强对幼儿的吸引力,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并在课堂上为幼儿讲解歌曲的内涵,在情感思维上给予幼儿启发。如此一来幼儿在美味食物的诱惑下,可以克制住自身欲望,发扬尊老敬老的美德。

在音乐学习中幼儿能身心放松,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不仅知识面更加丰富,也能在情感上与音乐形成共鸣,逐步走进音乐世界中,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

(二)情境引入,启发思考

教师可以结合音乐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带领幼儿走进生动、有趣的音乐情境中,启发幼儿积极思考与想象。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上采取讲故事的方式,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中,并适时给予幼儿启示,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歌曲《小红帽》学习中,教师在教学前为幼儿讲述“小红帽与大灰狼”的故事,在其中精彩的地方启发幼儿大胆想象,预测接下来即将出现的故事情节,为幼儿发散性思维培养打牢基础。在讲完故事后,教师鼓励幼儿对其中的人物作出评价,幼儿都纷纷举手发言,他们的答案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幼儿认为大灰狼非常可恶,也有的幼儿认为大灰狼没有吃的,很可怜,对待小红帽的评价上幼儿都差不多,认为她善良与勇敢。当然也有个别幼儿还说出小红帽年龄很小,不应该独自外出,这样很不安全。在启发式教学模式下,幼儿逐步人情入境,在快乐的氛围中完成了音乐课程的学习。

(三)及时引导,疏导情感

幼儿年龄很小,面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渴望見识祖国各地的风景。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歌曲以祖国大地风景特色为主,有利于拓宽幼儿的视野。教师将启发式方法应用于教学中,能帮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并有利于在情感上为幼儿提供疏导,达到增长见识、发散思维的目的。

例如:在歌曲《小螺号》教学中,很多幼儿对“小螺号”并不了解,也不知道其具体作用,对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幼儿播放“小螺号”的应用场景。幼儿在观看视频以后,能清晰认识到吹响螺号代表着渔民开始向海边返航,并领略到大海的魅力与浩瀚无穷,逐步加深对渔民日常生活的感受。在接下来的歌曲演唱中,幼儿都对渔民面临的暴风雨威胁感同身受,流露出孩子期盼父母亲人安全返航的情感。教师完成音乐教学活动后,应该及时渗透对幼儿的情感疏导,让他们也说说自己对父母的情感,与歌曲中表达的期望团聚的心情一样。这样幼儿将理解父母工作养家的不易,也能认真学习。

(四)提问启发,拓宽思路

启发式教学需要教师提出清楚的问题,语言运用做到简洁、清晰和准确,不能出现模棱两可的问题。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关注幼儿的年龄特征,不能将答案包含在问题中,很多教师经常问幼儿:“这首歌曲听起来是欢快的吗?”其实就是告诉幼儿这首歌曲是欢快的。此时教师要换一种启发方式,问幼儿:“这首歌你听完后的感受怎样?”鼓励幼儿开口说话,表达自身独特的观点,从而为幼儿创造更多的思考机会。在这种开发性问题下,既有利于幼儿学好音乐,也让幼儿的思路得到了拓宽。

例如:在音乐游戏《母鸭带小鸭》中,教师先让幼儿欣赏哥哥姐姐玩游戏的影像资料,并问幼儿:“他们刚才是如何玩的?”这个问题有着很强的开发性特点,教师要求幼儿结合观看的内容表达。在游戏进行到一个难点突破的时候,即母鸭邀请转身动作,此时教师的提问应直奔主题,问幼儿:“邀请结束后母鸭做了哪些动作?是什么时候转身的?”在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下,将转身跳与音乐充分结合起来,保证了幼儿音乐教育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有了新的要求,音乐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启发式教学的作用,在课堂上的创新应用,有利于培养幼儿美好的心灵,渗透对幼儿的道德教育。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幼儿的特点,从实际音乐教学内容出发,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带领幼儿学会聆听,在情感上形成共鸣,在音乐学习中让幼儿逐步树立正确三观,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红竹.音乐教育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研究[J]音乐时空,2016(10).

[2]黄倩瑜.幼儿音乐教育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研究[J]北方音乐,2017(01).

[3]黄爱玲.启发式教学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1).

[4]王丹,韩少楠.浅析启发式教学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黄河之声,2019(20).

(责编 张欣)

猜你喜欢

创新应用启发式教学
传统编织工艺的时尚创新设计探究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启发式教学改革探讨
中国现代工业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应用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分析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
我国高校教师“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