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2020-11-18张荣贵

速读·中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产生原因学困生对策

张荣贵

◆摘  要: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书育人:传授知识、教会学生做人。我们在工作中培养优秀生的同时,帮扶“学困生”是当前教育急需解决的重要工作。本文主要针对本人在农村学校从教17年得出的一些经验,从家庭、学校、社会、个人自身四个方面分析农村小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各个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学困生;产生原因;对策

“学困生”从字面上看就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指那些学习没兴趣,基础比较差,失去学习信心,在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有明显缺陷,这些群体是智力正常,但由于非智力因素造成学习困难的学生。如果“学困生”没有及时引导好,就好变成后进生,所以要把“学困生”引到健康发展的道路上来,就必须找出症结所在,对症下药。

一、家庭原因及对策

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是最重要的心灵港湾,一旦这个港湾不是风平浪静,而是风起云涌甚至影响了船儿的停靠,那这船儿就会另寻方法以求平衡。就我接触的“学困生”而言,导致他们学习困难的家庭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

(一)留守儿童。由于经济原因很多农村学生的家长外出打工,只管学生的经济,在学习上任其发展,无暇管教;家里老人过于宠爱或是无心力管教,无拘无束造就各种问题行为的产生。

(二)单亲家庭。包括父母离异,父母再婚,父亲或母亲过世、出走。这类学生缺乏全面的关爱,心理一般比较脆弱,往往会通过过激行为来维护他们内心的自尊。

(三)孤儿。这类人群更想得到关爱和认可,当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破罐子破摔。

(四)家庭教育方式不合理。部分家长对孩子缺乏科学、全面、循序渐进的教育,对子女进行教育时往往表现得没耐心、急躁、粗暴,小孩一旦犯错经常用责罚代替。也有部分家长过于偏袒孩子,认为自己孩子无论如何都是对的,没能正确教育孩子,导致孩子自私自利。

对于以上四种家庭原因造成的“学困生”老师要用真挚的情感去疏通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平时在学校或者班上可以多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这就需要老师要有充分的耐心和爱心。至于因家庭教育不合理造就的“学困生”,需要家长的配合,更需要老师多与家长沟通交流,双方共同合作才能更好引导孩子。

二、学校原因及对策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交友的主要地域范围。就我遇到的“学困生”而言,导致他们学习困难的学校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一)学校的校风、学风、班风至关重要。

(二)个别老师缺少耐心和爱心。不能否认个别老师在教育“学困生”时会表现出耐心不足,甚至对一些学生态度冷漠,使得这些“学困生”改过信心不足甚至认为就算改过了也不会得到老师的认可,于是从心底抗拒改过。

(三)学校、老师不作为。农村的环境使得“学困生”普遍意志薄弱,容易受不良行为的诱惑力影响,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如迟到、逃课、不做作业、打架、顶撞老师等等,总是屡教不改,作为老师如果严管吧,现在的孩子说不得、打不得,一不小心就落下一个体罚学生的罪名,如果不了了之吧,长期下来,这些“学困生”会认为迟到、逃课、不做作业、打架、顶撞老师等等这些坏习惯也不会怎样,根本不会怕,那么这样便沦为后进生了。

对于这部分“学困生”,学校要加大整治力度,狠抓校风校纪,良好的校风校纪才能促使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老师要了解“学困生”知识上的不足,发现问题,耐心辅导,可以做到优先提问、优先答题、优先批改,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把学习赶上。另外针对个别负面影响特大,屡教不改的学生需严加处分,以儆效尤。

三、社会原因及对策

在农村社会风气对“学困生”的形成影响较大,就我接触的“学困生”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农村社会的总体价值取向。孩子长期生活在赌博与惰性成风,对教育不重视的社会环境里,要他们时刻上进是有困难的,而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达不到自控的层次,很容易受影响。

(二)农村社会风气的影响,我接触的“学困生”以男生居多,这与农村重男轻女思想有关。很多家庭对男孩百般疼爱,即使做错事也舍不得责骂,而对女孩却时有忽视她们的存在。长期下来男生娇惯,为心所欲,女生会因为被忽视而自暴自弃。

(三)社会上的消极文化影响。现在电子信息时代,相当多学生沉迷网络,小学生对网络上的东西没有辨别的能力,不分好坏一概接受,如小学生勒索同学的财物是在模仿网络或电视上的情节。

对于这部分“学困生”,需要良好的社会风气,不是短期内能形成的,这就决定了老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社会必须以长期的“言行一致”来支持。

四、自身原因及对策

农村小学的“学困生”自尊心强,知识上的“空白”越来越多,有时在老师和家长的提醒下想要重新认真读书,但因为基础知识脱节,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不想上课,害怕学习,讨厌学习,最终形成后进生。再者,现在的小学生,自小就开始玩手机、打游戏,过于沉迷电子产品,自控能力又差,宁愿玩手机、打游戏也就懒得学习了,长期下来學习就荒废了。

对于这部分“学困生”需要老师耐心细致的辅导,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如做好课内辅导,帮助他们摆脱学习困难,把学习赶上。同时也要多与家长沟通交流,提出需要家长配合,控制孩子玩电子产品的问题,引导孩子多学习,并经常告知读书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起点,学校教育是学生学习的场所,社会是学生成长的环境,自身是改变的决定性因素。要引导“学困生”走出来,就必须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自身努力紧密配合,步调一致真正让“学困生”摆脱困难,努力学习。“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辞劳苦、不畏艰辛,长期实践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产生原因学困生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企业劳资纠纷产生原因及化解对策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