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的通病及解决策略

2020-11-18唐帮亮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摘要】市政公用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工程,不仅仅是城市的“名片”,同时也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改善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是提升城市美誉度的重要方式。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管理依然存在一些较为常见的问题。基于此,针对该类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提升市政公用工程项目质量,提升居民幸福感与获得感。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措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部门在市政公用工程项目建设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大,相关项目的数量以及规模也随之得到了显著提升,这种情况虽然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但是也导致了非常多的问题出现,对项目施工的顺利展开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在这种背景下,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跳出传统管理观念的束缚,综合考虑工程实际需要进行管理模式的优化创新,这样才可以有效提升质量管理工作,为工程施工建设质量管理贡献更大的力量。因此,本文结合某市政道路改造工程对市政公用工程质量通病及解决措施展开分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市政公用工程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工程,其是衡量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与居民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市民的生活舒适度和便利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市政公用工程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质量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图纸设计不合理、施工方案不科学等,这就给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严格管理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质量,合理设计施工方案,责任落实到人,可以使施工过程中的不足得到较好的改善,充分利用投入资金,减少甚至消除整个工程的施工事故发生率,从而提高市政公用工程的整体施工水平。

2、市政公用道路工程常见质量通病

2.1路基施工质量通病

路基作为路面之下的基础部分,是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最为关键的工程内容之一。通常情况下,路基出现施工质量通病的因素具有多样化特点,可总结成以下内容。

(1)排水系统问题,若在施工过程中未能对排水系统进行妥善施工与处理,路面便会留存较多的积水,这些积水会导致路基强度与硬度受到降低的影响,致使道路发生松动或变形。当车辆通行后,路基变形情况会愈发严重,翻浆和冒泥情况也会愈发恶劣,致使路堤边坡出现塌陷现象。

(2)路基边坡滑塌问题。若施工方式不当,或长期的大量水流冲刷,都会导致边坡位置出现塌陷,进而引起溜方现象。与此同时,若路基土体在施工中便呈现出稳定性偏差,或存在软土路基现象,则路基会因高含水量伴随低抗剪强度,而出现沉陷等问题。

2.2沥青路面质量通病

沥青路面是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路面形式之一。该类路面所常见的质量通病为裂缝、泛油以及出现坑槽或车辙等,而横纵向裂缝则是沥青路面最为显著的质量通病,而其横向与纵向裂缝的破损分类等级见表1。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若前期设计标准存在偏差,且施工中受到气候等环境因素影响,则沥青路面便会出现横向与纵向的裂缝。其中,横向缝生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在低温影响下,沥青混合料会发生内部结构土的变化(如变硬、变脆等),而因收缩出现变形现象。若此时的收缩拉应力>沥青结构的抗拉强度,则横向裂缝便会由此生成。而纵向缝生成的主要原因在于:沥青路面施工阶段,会存在沥青混合料摊铺施工质量问题,使其无法与其他混合料形成完善的纵向搭接,便会出现纵向裂缝的生成。同时,沥青材料本身具有老化特点,若使用时间较長,则路面的应力松弛性能便会由此降低,此时也会导致纵向缝的生成。

3、市政公用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3.1路基通病的防治

路基病害大多因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引起,而地基不均匀沉降现象又多发于竣工投人使用之后。因此,路基病害的防治则应优先做好预防工作,以此避免路基病害的过早出现。首先,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将施工区域的地基土体情况做完善的勘察、试验与分析,并确保回填摊铺的土体厚度符合设计与施工要求。同时应做好前期的施工规划,对软土地基,可采用如碎石桩法、灰土挤密法、换填法以及浅层处理法等地基加固技术,进行前期的加固。其次,在设置沉降缝的同时,应尽量降低过渡段路堤所能承受的自重力,以此防止自重力过高而引发的压缩性沉降现象。最后,应完善排水系统。将地基进行处理后,在其拱土区域进行排水盲沟的设置,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同步设定泄水管槽。

3.2沥青路面通病的防治

沥青路面病害的防治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1)在完善施工工艺与技术的同时,做好路面工程的前期设计与规划工作,减少因施工不当而出现的沥青路面裂缝问题;(2)做好养护工作,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的横向与纵向裂缝,与天气及养护期也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性。因此,为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裂缝出现,可在加强养护的过程中,同步注意天气的温度、湿度等方面的变化。对此,应明确沥青路面裂缝与养护阶段的天气关系,如表2所示。

此外,对于软土路基或桥头下挖路段,可应用深挖方式或补强工艺来予以处理,并结合弯沉均匀性情况,制定出实际的解决措施。同时,要将所存在的软弱土体进行充分粉碎后,再实施后续的浇筑、摊铺及夯实等作业。

4、案例分析

4.1工程概况

本道路改造工程位于某市行政中心区街道,属于生活性城市主干道,道路红线宽度40m,为三块板断面,道路规划宽度40m,车行道宽度3.5m,车行道路面横坡1.5%,人行道路面横坡1.0%。

道路建成至今,机动车道路面已发生损坏和不平顺的情况,对于行车舒适度造成影响,且路面噪音大、美观度差的问题,市民反响较大,异议较多,因此开展道路改造工程,以期提升道路质量。

4.2加强质量管理的措施

(1)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

施工材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工程的最终质量,市政公用工程项目主要使用者是人民群众,其质量对人民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材料符合相关的标准,工程的材料采购负责人应当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定期的抽查,来保证原材料是优质的,符合相关的规定与标准。在原材料的保管存放阶段,也应当按照相应的要求,保证材料质量,方便工程施工。

(2)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效的组织结构

一个高效的、完善的质量管理机构可以提高施工团队的工作效率,协调施工中遇见的各种问题,保证施工进度。而一个完善的、高效的质量管理机构的建立,应当以“人”为基础。因为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会对工程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故应当对施工人员开展相关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技能的同时,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

(3)优化进度及安全管理工作质量

在工作展开过程中,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该综合考虑项目的实际需要健全完善相应的进度管理计划,并对工期目标进行详细分析,假如出现了工期延误的情况,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更新管理观念,对导致延误发生的原因进行细致深入的探究,并从施工工艺以及资源配置入手展开进度管理工作,这样才可以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升施工建设效率。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应该健全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增强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严格要求所有工作人员按照规定展开工程施工,避免安全意外事故的发生。

(4)切实做好质量管理

在进行质量管理的时候,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要严格按照工程质量目标展开管理工作,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健全完善,做好材料以及配件质量的管控工作。然后,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应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展开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这样才可以在避免施工成本浪费的前提下,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为市政工程的价值发挥贡献更大的力量。

结语:

在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中,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可以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成本与工期等,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符合最终的功能和要求。目前,在市政公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影响工程质量把控,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善或解决这些问题,提升质量管理效率,进而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蒋闻斌.项目管理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4(06):300+302. [2]姜雪飞.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居业,2019(09): 166+169.

[3]曹顺平.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和管理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6):189-190.

[4]岳建国.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初探[J].居舍,2017(21):130.

[5]杨国明.试论如何加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7(17):228.

作者简介:

唐帮亮(1973.1-),男,汉族,湖南会同人,本科,工程師,主要从事市政公用工程工作。

猜你喜欢

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浅谈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