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

2020-11-18钟新豪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措施分析质量控制施工技术

钟新豪

【摘要】在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路基的施工质量是施工单位需要重点关注和重点解决的问题,只有做好路基工程的施工,才可以有效保障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基于这一情况,本文对龙岩市某快速通道项目某标段的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1、填挖交界的质量控制

本项目地处山区,共有11处横向(纵向)的填挖交界面需要处理,处理面积约19000m2为保证填挖交界面的施工质量,针对易出现质量问题,做处理分析。

1.1路基填挖交界的沉降

路基填挖交界处的沉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地基的沉降,二是路基填料的沉降。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来处理填挖交界区:在对路基的表面进行清理之后,需要使用冲击压路机来增强补压原状基底,地表的压实度应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在填挖交界的斜面上对台阶进行开挖的时候,台阶是1m的高度,宽度需要超过2m,设置2%内倾的坡度。在对台阶进行开挖之前,需要清理干净原地面松散的表层土,这样可以保证所挖的台阶能够处在硬实的土基上,并使用小型的机械在台阶进行夯实施工,夯实后的压实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另外还要注意次固结沉降,这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路基沉降问题,一般情况下是使用土工格栅的方式来解决该问题,虽然铺设土工格栅无法完全解决路基沉降的问题,但是可以减少路基出现裂缝。

1.2填挖交界面的排水

由于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公路的侵蚀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这种侵蚀是不可控的,又是动态的,在它们的作用下会影响到公路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的控制好公路路基的排水工作,这样能有效的保证公路路基的稳定,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公路路基的排水工作,有很多的施工方式和方法,一般情况下是采取横纵向盲沟方法。

填挖交界面自然降水的排水设计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是设计路拱,形成一定的水流的坡度,这样可以使得地表水自然的流淌到路面的两侧,并顺着排水沟流淌,这样设计,进一步减少了路面的积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雨水对路面的侵蚀。

1.3處理横向(纵向)填挖交界面

在处理横向(纵向)填挖交界面时,将2层10m(25m)的钢塑格栅搭接铺设在路床的部位上,路堤上部的2个台阶则需要铺设4m的土工格栅。在铺设钢塑格栅的时候沿着路线的方向进行施工。纵向(横向)级配碎石盲沟的设置主要沿着填挖交界处进行的,为了避免出现裂隙水或是渗水问题,每相隔20m时就需要设置横向(纵向)级配碎石盲沟一道,并将1层透水土工布包裹住级配碎石盲沟外,反开槽方式进行施工。等路床底部进行填筑施工的时候,可以使用冲击压路机对填挖交界处进行增强补压,这样可以有效使差异变形的问题减小。

2、路堑高边坡锚固工程的质量控制

路堑高边坡锚固防护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其施工质量关系到高边坡支护的稳定性。锚固防护工程施工主要包括施工准备、锚孔造孔、锚索(杆)制作与安装、锚孔注浆、砼结构钢筋制作与安装、混凝土浇筑、锚索(杆)张拉与锁定、封锚等工作流程。其中关键环节有锚孔造孔、锚孔注浆、锚索(杆)张拉与锁定,把控好关键环节,方能更好把控好施工质量。

2.1锚孔造孔

锚孔造孔应根据地层选用合适钻机,钻进过程应严格控制钻进速度,防止钻孔偏斜、扭曲或变径。钻孔孔径、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值,并超钻50cm,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3-5分钟,防止孔底尖灭,同时,及时进行锚孔清理。钻进过程中若遇到塌孔,应立即停钻,并通知监理工程师后采用注浆固壁处理,24小时后重新钻进,或采用跟管钻进工艺。

2.2锚固注浆

锚固注浆在完成造孔和锚索(杆)后进行,原则上不得超过锚孔造孔后24小时。为保证注浆质量,注浆浆液应严格配合比搅拌均匀,注浆材料宜选择水灰比为0.4-0.5、灰砂比为1:1、抗压强度为40MPa的水泥浆体,并在浆体中掺入1.8-2.0kg/m3的聚丙烯腈纤维(PAN)。锚孔注浆必须采用孔底返浆方法(注浆压力一般为2.0Mpa左右),直至孔口溢出新鲜浆液,如发现孔口浆面回落,应在30分钟内进行孔底压注补浆2-3次,确保孔口浆体充满。

2.3锚索(杆)张拉与锁定

锚索(杆)的张拉作业必须在注浆浆体与锚固工程的砼结构达到设计强度80%以上时,方可进行。锚索(杆)的张拉必须采用专用设备,在张拉作业前必须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锚具、夹片等经进场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张拉的锚具安装应与锚垫板和千斤顶密贴对中,张拉过程中千斤顶轴线与锚孔及锚筋体同轴一线,确保承载均匀。

在正式张拉前,应取10-20%的设计张拉荷载,对锚索(杆)预张拉1-2次,使各部位接触紧密,锚索(杆)完全平直。锚索(杆)的预应力在补足差异荷载后分5级按有关规范或规定施加,即设计荷载的25%,50%,75%,100%和110%。在张拉最后一级荷载时,应持荷稳定10-15min后卸荷锁定。锚索(杆)锁定后48小时内,若发现明显的预应力损失现象,则应及时进行补偿张拉。

3、特殊路基的处理

3.1浅层软土路基处理方法

松软性质的土层,作为路基时需要采取浅层处理方法,防止路基变形产生首先勘察软土厚度确定需要的路基填筑高度,处理路基时可以选取两种处理方法,第一种是抛石挤淤,注意采用长度与厚度均大于25厘米的抗风化片石,一次进行抛投工序,第二种方法是换填砾石,注意砾石的粒径大于50mm,抗压强度必须不小于4级,依次进行分层填筑,并进行逐层夯实。

3.2含水量较大的软基处理方法

在路桥施工中遇到含水量较高的软基,且易于挖除不适宜材料时,一般采取挖除换填法,包括受压沉降较大,甚至出现变形的软基和泥沼地带。处理这种地基,开挖前要做好排水防护工作,将开挖出的不适宜材料运走或做处理,然后按要求分层回填,回填材料可视具体情况用砂、砂砾、灰土或其他适宜材料。

结语:

由于山区公路的地质情况较复杂,本文结合龙岩某快速通道项目对山区公路路基是施工进行探讨。只有控制好施工过程的施工质量,才能保证施工后的道路安全,才能保证投入运营后的道路和桥梁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作用,从而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宏伟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喇英阁.路桥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智能城市,2020,6(04):81-82.

[2]朱玲玲.对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J].门窗,2019(09):92+94.

猜你喜欢

措施分析质量控制施工技术
对水利工程施工的技术探讨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农村信用社坚守合规强化内控的具体措施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