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名“伤风鼻塞”定名史略
2020-11-18高新颜朱建平
高新颜 朱建平
摘 要:“伤风鼻塞”是现代中医新病名,相当于西医学急性鼻炎。古代中医对急性鼻炎的诊疗经验,包含于“鼻塞”“鼻鼽”“鼻窒”“伤风鼻塞”“伤风”“感冒”等病症。“伤风鼻塞”作为医学用语,屡见于宋元以后的中医古籍,但并未成为独立的疾病。直到现代中医耳鼻喉科建立,统编教材编写出版,“伤风鼻塞”才逐步确立为规范病名。“伤风鼻塞”符合术语定名的科学性、简明性、约定俗成及顾名思义性等原则。
关键词:伤风鼻塞;急性鼻炎;中医病名;中医术语;统编教材
中图分类号:R276;N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8578.2020.05.013
Abstract:“Nasal obstruction due to mild cold” is a new disease name of moder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which is equivalent to the acute rhinitis of modern medicine. The experience of ancient TCM on acute rhinitis includes diseases such as “nasal obstruction”, “rhinorrhea with clear discharge”, “nasal blockade”, “nasal obstruction due to mild cold”, “mild common cold”, “common cold” and so on. “Nasal obstruction due to mild cold”, as a medical term, is often seen in ancient TCM books in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and later, but has not become an independent disease. It was not until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TCM otolaryngology, the compil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unified textbooks, that “nasal obstruction due to mild cold” was gradually established as the standard disease name. “Nasal obstruction due to mild cold” conforms to the principles of terminology nomenclature, including scientific,concise, conventional, and transparent, etc.
Keywords:nasal obstruction due to mild cold;acute rhinitis;TCM disease name;TCM terms;unified textbook
“傷风鼻塞”为中医耳鼻喉科疾病,指“感受风邪引起的以鼻塞、流涕、喷嚏为主要表现的急性鼻病”[1],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鼻炎(acute rhinitis)。“伤风鼻塞”是在中医耳鼻喉学科建立过程中,在考察研究古代中医文献的基础上,经由现代学者提出、规范而确立的新病名。“伤风鼻塞”一词反映了中医学对急性鼻炎的病因及主要临床特征的认识,符合术语定名的科学性、简明性、约定俗成及顾名思义性等原则,已被中医界广泛了解和接受。
一 传统中医对急性鼻炎的认识
现代医学认为,急性鼻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鼻黏膜炎症,常波及鼻窦或咽喉部,传染性强,多发于冬秋季及季节交替时[2]。急性鼻炎经常包含于上呼吸道感染或普通感冒(common cold )。
我国先秦时期的文献曾经记载类似疾病,如《礼记·月令》:“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3]本段文字在《吕氏春秋·季秋纪》则为:“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窒。”[4]范行准认为,“鼽嚏”和“鼽窒”皆为急性鼻炎[5]。结合临床表现分析,由于喷嚏是变应性鼻炎的重要特征,“鼽嚏”以鼻鼽、喷嚏为典型症状,可能也包括变应性鼻炎。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已对急性鼻炎有所认识,如《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暑以行,咳、嚏、鼽、衄、鼻窒。”[6]446《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之复,燠热内作,烦躁,鼽嚏……。”[6]520东汉《伤寒论》“太阳病篇”记载桂枝汤主治“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7]西晋《脉经》卷四:“浮大者,中风,头重,鼻塞。”[8]以上临床表现包含了急性鼻炎及其伴随疾病。隋代《诸病源候论》记载了鼻齆候、鼻窒塞气息不通候、鼻涕候、鼻塞候等多个病症。唐代《千金方》有鼻塞、鼻窒塞、鼻不利、鼻齆等病症。以上病症大多属于急性鼻炎范畴。后世医家对急性鼻炎的认识和论述,除上述鼻塞、鼻鼽、鼻窒等病症以外,还有鼻不通、伤风鼻塞、因风鼻塞、伤风流涕、伤寒鼻塞等,这些病症名称反映出古人对急性鼻炎病因与主症的认识。需要指出的是,“鼻窒”“鼻鼽”已被用作现代中医病名,分别对应西医学慢性鼻炎与变应性鼻炎,阅读现代文献时应当注意。
古代医籍所论的部分“伤风”“感冒”,也常以鼻塞、流涕为主症,亦属急性鼻炎范畴。如金代《内外伤辨惑论》:“伤风则决然鼻流清涕,其声嘎,其言声响如从瓮中出。”[9]明代《杏苑生春》:“感冒风邪,鼻塞声重,咳嗽有痰,以金沸草散主之。”[10]时至今日,急性鼻炎仍然被大众俗称为“伤风”“感冒”。
近代西医传入中国以后,早期的西医书刊曾将急性鼻炎译作“鼻伤风”“鼻感冒”“鼻卡他”等词。该时期中医界也开始接受和使用西医术语,中医对急性鼻炎的称谓,除传统的鼻塞、伤风、感冒等名称外,也用到“鼻伤风”等词,如何廉臣《全国名医验案类编》:“初起微觉头痛,鼻塞喷嚏,略有咳嗽。……(廉按)冒风即鼻伤风也。”[11]“鼻伤风”一词现今已废弃,经检索多种古籍与期刊数据库,“鼻伤风”在古代医籍中仅见于明代《云林神彀》,而近代日文和中文报刊均有多处使用,推测该词应属日译西医术语。
现今仍有相当数量的中西医文献以“伤风”或“感冒”作为本病俗称。需要说明的是,“伤风”与“感冒”既是生活用语,也用作专业名词,两词界定不一,关系复杂。近年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伤风”与“感冒”均已成为规范术语。“伤风”意为“感受风邪,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喉痒咳嗽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感冒”为中西医共用术语,中医“感冒”定义为“感受外邪,以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喉痒咳嗽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2];现代医学的“感冒”即“普通感冒”的简称[13],包含急性鼻炎。可见,“伤风”大约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鼻炎;中医“感冒”与“伤风”义近而所涵稍广,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感冒”。规范术语“伤风”和“感冒”与作为急性鼻炎俗称的“伤风”和“感冒”内涵并不一致,撰写专业文献时应加以说明。
总之,急性鼻炎虽然是临床常见病,但传统中医对它的称谓一直極为杂乱,始终未能给予统一的命名。究其原因,主要由于急性鼻炎的症状缺乏独特性,其主症鼻塞、流涕经常与恶寒、发热、咳嗽等外感症状伴随出现,将它从繁杂多变的外感病状中分离出来难度颇大。
二 “伤风鼻塞”在古代医籍中的使用
“伤风鼻塞”一词,较早见于宋元时期的医书。查阅现代多部统编教材、权威专著与工具书,普遍认为该词最早由元代医家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提出,其书卷十载:“茶调散,治伤风鼻塞声重。兼治肺热涕浊。”[14]我们利用多种古籍数据库对该词重加查考,发现在《世医得效方》刊行之前,已有多部宋代医书使用“伤风鼻塞”,如《杨氏家藏方》卷一:“青龙丹。治男子、妇人左瘫右痪,手足蜷缩,口面眼斜。遍身瘾疹及伤风鼻塞、脑痛,四肢顽麻,牙关紧急,并皆治之。”《仁斋直指方》卷三:“拒风丹。治一切风。每服一丸,细嚼,荆芥酒下。伤风鼻塞,项强头疼,姜汤下。”再如《朱氏集验方》卷之十一:“羌活散……上为细末。薄荷汤下。如伤风鼻塞,流清涕,葱白煎汤下。或嗽气促,桑白皮煎汤下。常服白汤亦可。”表明“伤风鼻塞”在宋元时期已成为常用的医学语言。但需要注意的是,宋元时期医籍所载的“伤风鼻塞”,指的是伤于风邪导致的鼻塞等一组症状,因而严格来讲,这些医书中的“伤风鼻塞”,仅是“伤风”与“鼻塞”两词连用,并非一定指称具有特殊临床表现的单一疾病。
明代医书也普遍使用“伤风鼻塞”。大体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用作表述病因(伤风)与症状(鼻塞),如明代《明医杂著》卷五:“伤风流涕。小儿八岁以下无伤寒,虽有感冒伤风,鼻塞、流涕、发热、咳嗽,以降痰为主,略加微解。”第二种,用以表示主病的分型,如明代《景岳全书》卷二十七:“鼻塞证有二,……大都常塞者多火,暴塞者多风寒,当以此辨之。……川芎茶调散,伤风鼻塞。羌活胜风汤,风热鼻塞。”此处的“伤风鼻塞”由于其“暴塞”的临床特征,基本等同于现今急性鼻炎。但细考原文,并非把“伤风鼻塞”作为一种独特疾病,而仅指鼻塞病的类型之一“伤风型鼻塞”。
现代有学者认为明代《医林绳墨》最早记载了作为病名的“伤风鼻塞”,该书卷八:“又有触冒风邪,寒则伤于皮毛,而成伤风鼻塞之候。或为浊涕,或流清水,治宜先解寒邪,后理肺气,使心肺之阳交通,而鼻息之气顺利,则香臭可闻者也。如桂枝汤、参苏饮之类,量其时令而与之”[15]。其实,这里的“伤风鼻塞之候”可能仅指伤风所致的鼻塞流涕为主的一组症状,并未独立称病。
总之,宋代之后,“伤风鼻塞”成为中医专业词语,但多数情况仅系“伤风”“鼻塞”两词连用,或者作为“鼻塞”病的一种类型,一直未作为独立的疾病。
三 “伤风鼻塞”确立为中医规范病名
20世纪50年代,现代中医耳鼻喉科学逐步建立,学科的创立者们开始着手术语的规范化工作,西医病名与中医病名的对照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956年,现代中医耳鼻喉科学的开拓者干祖望发表一系列重要文章,他依据古代医籍,总结了急性鼻炎对应的几个中医病名:“急性鼻炎,……俗称‘伤风或‘感冒。……中医最早的名称为‘鼽(见素问)‘鼽嚏(见礼记)‘鼽窒(见吕氏春秋),之后的名称,为‘鼻鼽‘鼻窒(见刘完素六书等)‘窒塞(见李杲十书等)‘鼻窍不利(见朱丹溪心法等)。”[16]但该文并未提出统一的中医病名。
中医药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对急性鼻炎病名的规范化起到关键作用。1960年,现代中医史上第一部《中医喉科学讲义》全国性教材(即统编教材1版)出版,1964年重订再版(即统编教材2版)。由于《中医喉科学讲义》承接传统中医喉科衣钵,以讨论咽喉、口齿病诊治为主,所以1、2版教材都不载鼻病与耳病,鼻病散见于外科、内科、儿科、针灸等学科的教材之中,其中《针灸学讲义》1版教材提到“鼻塞”病,“鼻塞,为风寒客邪所侵……呼吸不利,鼻塞多涕,嗅觉减退”[17]。这里的“鼻塞”当指急性鼻炎。
1975年《中医学院试用教材·五官科学》(即统编教材3版)出版,该书包括眼科和耳鼻喉科两部分,首次在统编教材中完整地将中医咽喉病、鼻病和耳病收入同一学科。3版教材耳鼻喉科部分由现代中医耳鼻喉科学创始人之一王德鉴负责编写[18],教材在论及急性鼻炎时,认为“急性鼻炎俗称‘伤风鼻塞”[19]。
1980年,王德鉴又主持编写了《中医耳鼻喉科学(试用教材)》(统编教材4版),4版教材第一次使用了“中医耳鼻喉科学”作为学科名,标志着中医耳鼻喉科学正式作为一门独立的临床学科诞生。4版教材首次统一采用了中医病名,在中医耳鼻喉科术语规范的历史上起到里程碑式作用。教材中首次使用“伤风鼻塞”作为规范病名:“伤风鼻塞是由于外感风邪引起。主要症状为鼻窍不通、流涕、喷嚏,甚至不闻香臭。本病相当于急性鼻炎。”[20]1985年《中医耳鼻喉科学》(统编教材5版)出版,继续沿用该名:“伤风鼻塞是由于外感风邪引起。主要症状为鼻窍不通、流涕、喷嚏,甚至不闻香臭。……相当于急性鼻炎。”[21]此后的各版中医耳鼻喉科学统编教材,也统一使用“伤风鼻塞”。
由于“伤风鼻塞”一词具备较强的科学性、理据性,且易懂易读,再加之统编教材的巨大影响,各类中医药标准、规范、工具书等随即也将“伤风鼻塞”用作正名,如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与《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全国科技名词委规范名词《中医药学名词》(2013)、《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中医辞海》,等等。“伤风鼻塞”已经成为现代中医公认的规范病名。
在被确立为规范病名之前,近现代图书报刊也用到“伤风鼻塞”一词,这些文献多属科普、生活类出版物,医学文献仅偶尔使用,如《新药、中药、针灸临床各科综合治疗学(内科篇)》列举了急性鼻炎三个同义词:急性鼻黏膜炎、伤风鼻塞、鼻感冒[22]。《有效的民间单方》:“伤风鼻塞(又叫做鼻感冒)。因受寒伤风而引起。”[23]这些医学文献资料影响力小,也非中医耳鼻喉科论著。现代有学者曾尝试将“鼽嚏”[24]“鼻鼽”[25]用作本病的中医病名,还有学者主张将“伤风鼻塞”与“鼻窒”合并为“鼻窒塞”[26],后来均未推行。
需要指出的是,“伤风鼻塞”仅是中医现代病名,中医古籍有关急性鼻炎的记载,远非“伤风鼻塞”所能涵盖。古代中医有关急性鼻炎的诊疗经验,大量见于鼻塞、鼻窒、鼻鼽、伤风、感冒等病症篇章,我们在阅读中医古籍、研究整理古代医家临床经验时,务必辨明中医术语的古今差异。
参考文献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外科学皮肤科学肛肠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骨伤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151.
[2] 孔维佳,周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287.
[3] [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9:483.
[4] [战国]吕不韦,撰;[汉]高诱,注.吕氏春秋[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86.
[5] 范行准.中国病史新义[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740.
[6] 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7] [汉]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
[8] [晋]王叔和.脉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59.
[9] [金]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
[10] [明]芮经,纪梦德.杏苑生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450.
[11] 何廉臣.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M].上海:上海科學技术出版社,1959:3.
[1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内科学妇科学儿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4.
[13] 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老年医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老年医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40.
[14] [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413.
[15] [明]方谷.医林绳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251-254.
[16] 干祖望.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六)[J].新中医药,1956,7(8):43.
[17] 南京中医学院针灸教研组.针灸学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254.
[18] 邓彦.岭南中医药名家[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0:437.
[19] 广州中医学院.五官科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90.
[20] 广州中医学院.中医耳鼻喉科学(试用教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42.
[21] 王德鉴.中医耳鼻喉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1.
[22] 杨医亚.新药、中药、针灸临床各科综合治疗学内科篇[M].上海:千顷堂书局,1954:49.
[23] 熊梦.有效的民间单方[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59:5.
[24] 上海中医学院.五官科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96.
[25] 上海中医学院五官科教研组.临床中医耳鼻咽喉科学讲义(中)[M]. 1978:6.
[26] 朱文锋.从中医教材看病、证规范[J].中国医药学报,1989(4):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