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扶贫”方法论
2020-11-18赵罡
赵罡
扶贫扶智,双向立行
在我国目前正在开展的非遗扶贫工作中,涌现了不少传统工艺振兴与非遗传承保护的探索实践成果,着眼于非遗传承人群以及传统工艺从业者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以及社区认同的创建,激发、引导他们珍视自身的文化传统,让手工艺人对自己掌握的手工技艺有信心,对地方文化特点有认同,以此来突出地域文化的生动性和多样性。
2016年,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建站单位——苏州工艺美院与堂安生态博物馆联合发起堂安侗寨纺染织绣工艺传承保护及活化利用项目。苏州工艺美院手工艺术学院织绣艺术系的师生,通过田野调查、产品研发、技艺交流等方式,帮助村民建立妇女手工艺合作社、家庭手工作坊,开展染织、刺绣技艺妇女培训,使产品不仅能够体现传统的侗族植物染色及手工绣制技艺,还满足了市场对于旅游文创产品的需求。这些手工产品的热销,不仅促使村民对自身文化的重视与认同、发现并展现当地传统工艺文化之美,还让他们掌握一门通过传统工艺增加经济收入的技能。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非遗扶贫不仅要扶物质,也要扶精神、扶文化。而“治愚”与“扶智”,其根本方式就是发展教育。相对于经济扶贫、政策扶贫、项目扶贫等,“教育扶贫”牵住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牛鼻子”,更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扶贫工作单靠物质救援,资金输送,已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所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工作不能是简单地为百姓提供保障资金、提供生活所需物质,而是明确靶向,做到“真扶贫”,引导和鼓励贫困百姓树立勤劳致富、自主脱贫的意志。我认为,在非遗扶贫方面,有几点值得重视。首先,在扶贫工作中,要让老百信知道扶贫的意义至关重要,国家要做什么,希望百姓怎样参与,期待达成何种成果。其次,重视传统、用好传统之物,将其作为脱贫致富的“原点”。即使在新时代背景下,诞生了大量的科技产物,但我们如果不将传统看作是扶贫工作的基础,那么很容易在前进的道路中“迷失”自我。第三,通过教育投入,开化民智,为从根本上脱贫打造源源不断的生力军。非遗相关的专业课程、手艺培训等,都是不错的实践。
拓宽市场,聚合力量
非遗扶贫要想取得更大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更优的产品、更宽的领域和更好的市场。在扶贫市场中,那些“曝光度”高的产品,往往具备一些共性。
扶贫产品需要包含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并有一個相对准确的描述,才能表现出产品本身的“味儿”。其次,调研年轻人的喜好,打造新式产品也能成为扶贫产品的“圈粉”之道。因为年轻人的市场是广阔的,更是有潜力的。然后,无论是普通产品还是扶贫产品,始终都要“回归生活”。这一点就要求扶贫产品最后的使用场景,一定在百姓的生活之中。我认为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通过文化元素与时代美学的吸取与运用,扶贫产品也是可以引领时尚的的,不是为了“迎合”市场而做。
我们能够乐观地看到,近年来非遗扶贫市场的边界在不断拓宽,这是一个好的现象。随着百姓对文化用品需求的提升,“回归传统”的意识加强,特别是“后浪”一代,对民族文化、民族器物的关注度更为明显。就像刺绣产品、银饰产品、青花瓷、紫砂壶等传统手工艺产品,目前在市场上是很受欢迎的。
在线上,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直播+非遗+电商”的运营模式已经成为趋势,举办线上非遗购物节也是抗疫背景下市场化的重要举措和尝试。那么,线上市场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非遗项目来说,可以扩大它的传播途径,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各个地方蕴藏着不同的手工艺。其次,非遗扶贫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通过直播平台等,能够更快地销售出去,反向助推手艺人或项目更好地产出。线上平台的加持,无疑能够更快地迎来非遗扶贫的“春天”,但需要注意的是,线上运营不仅是开一个网店那么简单,讲述好产品背后的文化故事才是重要的事情。
众多的非遗扶贫企业、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发展之路还将继续,但现实情况是,手工艺是很难做大做强的,大部分手工艺项目,还是保持着小规模地发展。或许小规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持手工艺的活性。当然,中国扶贫企业、手艺工坊在各自领域寻求发展之路的同时,可以尝试抱团发展,形成一股“聚合力量”,大家共享行业资源,这比单一作战更具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