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师生互动设计研究

2020-11-18米红梅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40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师生互动初中语文

米红梅

【摘要】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环节中将师生互动教学理念融入其中,一定程度上符合当前初中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本文将围绕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师生互动的重要性进行阐述,详细地分析其具体的设计方式,以当前学生认知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旨在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育教学  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0-0076-02

前言

初中语文教学环节中,开展师生互动教学的重要性较为显著,为了提升实际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将具体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操作环节中,使之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

一、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师生互动可以有效地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互动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可以针对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提升教学效率。语文学科生活性较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开展互动教学的环节中可以充分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发展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表自身的见解,保证教育教学的顺利实施。当前部分地区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单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未与学生进行实时的沟通与交流,严重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将互动教学理念融入其中,可以借助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明确语文教学的真正含义,深入到语文教学课堂中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在开展师生互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可以分享经验,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表达自身的见解,积极主动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以及表达能力。初中语文互动教学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摸索,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与语文教学目标相适应。

二、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对师生互动理解存在误差

从对互动教学理解角度进行分析,部分教师在开展互动教学的环节中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活跃课堂的气氛上,而在互动教学内容设计上投入的力度较少,导致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未真正理解互动教学的本质。同时,长期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在互动的环节中,教师处于权威者的地位,而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在问题设置的过程中不具有创新性,阻碍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语文教学质量。

(二)师生互动形式化较为严重

当前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形式化现象较为严重。在互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部分课程在开展的过程中形式专业化程度较高,学生与教师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在准备师生互动的活动上,会占据学生的学习时间,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的保证。需要注意的是在师生互动活动的设计过程中要结合语文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来安排,切忌出现盲目性的特点。

(三)未认识到互动教学的重要性

部分学校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未充分认识到互动教学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降低了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需要注重创新教育教学形式,以此增强教学效果。但是当前由于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师生互动教学的重要性,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能适应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

(四)互动教学方法技巧不足

教师在应用师生互动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在互动时间以及互动方式设计上不具有合理性,教师为了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会纷纷的向优秀的教师进行学习,但是往往忽视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完全照抄照搬其他教师的互动方式,导致经常出现与自身课堂不相符的局面。在互动课堂设计的过程中呈现出盲目性,不但降低了教学质量还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师生互动设计

(一)创设合理教学情境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师生互动的关键是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将师生互动融入到教学情境中,与学生共同深入到教学内容当中,充分結合当前学生认知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学内容相一致,可以通过多媒体、讲故事以及猜谜语的形式进行,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济南的冬天》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景,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在课前的导入环节中,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认知作者老舍,了解济南冬天的美景,并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我们观看了视频,阅读了文章,那么文章是按照怎样的结构描写济南的冬天的?”、“济南的冬天主要特点是什么?”,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一同探讨,引导学生总结出:文章是按照总-分-总的形式进行描写的,济南的冬天主要特点是温情,是通过描写济南冬天的山景以及水色来表现的,此时教师再次提问:课文写了哪些状态下的山?各有什么特点?写水又有什么特点?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互动意识。

(二)借助小组合作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环节中,要借助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提升语文教学效果。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已经广泛地渗透在当前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合理分配小组成员,选出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共同学习,教师此时需要在课前分发小组讨论任务,教师深入到小组学习环节中,纠正其在具体学习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后续教学的顺利实施。例如:在讲解《背影》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掌握描写父亲背影的细节,感受父亲深沉的爱,在课前的准备阶段,教师引导小组成员在课下收集作者资料,并熟读课文,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将学生任务发放给学生,由小组成员共同探讨:这叙述了一件什么事?父子见面的背景是怎样的?文章以“背影”为线索,一共写了几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景下的背影?并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出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问题,并指派小组成员分享成果,此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准确的评价,提升教学质量[1]。

(三)借助分层教学优势

在初中语文互动教学环节中,借助分层教学的优势开展教学,在此环节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布置训练题目,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并针对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实时的评价,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展示空间,加强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有助于丰富课堂内容,与学生共同进步。例如:在讲解《再塑生命的人》教学环节中,教师借助分层教学的优势,按照速度课文,整体感知、合作探究,赏析研读、体验反思、扩展延伸的顺序开展教学,并向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什么意思?是谁再塑了谁的生命?她原来的生命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要求学生充分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分享思路,有助于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四)开展课外教学活动

初中语文互动教学环节中,要注重开展课外教学活动,语文学科知识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通过具体实践的方式加深对语文学科的理解,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部分地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开展的环节中,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地深入到文本中,体会作者情感,为此,开展课外教学活动是提升教学水平的关键。例如:在讲解《钱塘湖春行》教学环节中,教师将变“课堂”为“学堂”,变“教材”为“学材”,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开展朗读比赛、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进行教学,给学生更多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学习完本首诗时,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要求读出感情,体会作者情感,并通过开展古诗词朗读比赛的形式进行,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课外古诗词进行朗读,由教师进行点评,与学生进行互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有效地提升了语文教学效果[2]。

(五)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保证信息技术应用方式的合理性,借助多媒体教学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将具体的语文知识形象化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以此增强教学效果。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特点,以视频以及音频等形式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讲解《苏州园林》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明确苏州园林的特点,教师在导入的环节中播放苏州建筑群的相关图片以及视频信息,将苏州园林的整体形象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并在此环节中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提到苏州园林,大家会联想到什么呢?”,此时学生纷纷回答“精巧的建筑,堆砌的假山,茂盛的草木,清澈的池沼”,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要与学生时刻保持互动,可以提问:“结合多媒体中的画面,还有没有同学进行补充?”,通过层层深入的形式调动学生的思维,此时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合作,针对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适当的补充,以此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升教学效果。

(六)合理应用教学评价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环节中将教学评价应用其中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在实际的互动环节中将开放性教学理念有效地融合,尤其是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在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實时地接受学生对自身的评价,实现师生双向的共同发展。初中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较强,主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往往答案可以具有多样性,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讲解《敬畏自然》的教学环节中,注重引导学生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逐步提升对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认识,为了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有的学生认为人在违背自然规律的同时也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只有保护自然、爱护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有的学生认为人类与自然是平等的,在敬畏自然的同时也就敬畏了我们自己。针对于学生回答的答案,教师要进行积极的评价,并要求其他同学对教师的评价进行适当的补充,形成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

结论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师生互动设计是提升语文教学水平的关键,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借助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互动兴趣,借助分层教学的优势开展教学,开展不同形式的课外活动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保证教育教学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赵志宏.师生互动模式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11):243.

[2]张野.初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师生互动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