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态势分析

2020-11-18倪晨希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20期
关键词:外商外资

倪晨希

(苏州大学 江苏 苏州 215000)

一、近年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形势

(一)IFDI规模扩大,增速平稳

从总体趋势上看,中国外来直接投资流量稳定增长,外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在全世界当年的直接投资流入量中的占比则呈显出波动上升趋势(见图1)。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的跨国公司逐渐涌入新兴而繁盛的中国市场。从2001年到2008年,吸引外资规模逐年攀升。到2008年,中国外来直接投资已经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跨国企业在华投资数量的持续增加,促使现代产业的萌生和落后产业的重组升级,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使得中国迅速适应并全面融入了经济全球化不断扩张的奔涌浪潮。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国际资本市场遭受重创,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开始下滑。2009年,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迅猛扩散,世界FDI流入量下跌至 11722 亿美元。中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努力化解这场危机,宏观经济先于他国回暖;尽管外资规模有所缩小,但中国IFDI的全球占比依然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2010年到2017 年,欧债危机,英国脱欧,美国去多边主义、逆全球化的各种举措等都加深了国际金融形势动荡不安与纷繁复杂的程度[1],受不稳定的外部环境影响,中国IFDI的全球占比有所下降。其中,2015年由于跨境并购数量的大规模增加[2],全球 IFDI 流量年增长率接近50%(见图2)。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发表的《世界投资报告2018》,由于跨境投资的大幅减少,2017 年全球 FDI 流入量下降了21%。近两年来,中国经济增速减慢,美元加息,中美贸易持续博弈,而相关政策致力于全方位扩大外商投资领域并提高便利化程度,中国 FDI 流入虽增速放缓,但基本保持平稳。尽管在2018年中国仍维持着世界第二大引资国的地位,但与美国FDI流入量2518.14亿美元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

图1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IFDI)规模和世界占比(2000~2018)

图2 中国与全球IFDI年增长率

随着国际竞争激烈化,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各项争夺外商直接投资的举措也给中国IFDI的规模增长造成不小的压力。欧美等发达国家制定税改计划,大幅度地减税,降低税率,同时推进“再工业化战略”,引发制造业回流趋势[3],甚至会造成中国内部资本外逃来规避风险的现象,到国外捞红利。同时许多南亚、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如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相对于中国有更加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资源和更宽松的环境保护限制以及实施的更为优惠的政策;从而一些成本敏感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便向这些地区逐渐转移,让中国的IFDI面临分流的巨大挑战。

(二)IFDI来源地区和流入地区分布集中,规模不平衡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扩大引入并利用外资,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于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但规模极不平衡。如表1所示,近5年来,亚洲仍然是中国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占比约为外资总额的80%;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和大洋洲IFDI占比在10%以下;而非洲投资占比最低,没有超过1%。亚洲地区中,直接外资来源主要是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地区。其中来自港澳的投资始终占据最大份额,特别是中国香港,2017年达到了945亿美元,2018年有所减少约为899亿美元。中国对于中国香港地区和许多自由港的外商直接投资的重度依赖,使得虚假外资问题突显。中国对待内资采取的严格政策和对待外资的宽松政策产生的不平等矛盾,再加上自由港没有外汇管制、企业无须纳税、商业信息保密,注册资金无限放大等各项优势对资本产生的极大的吸引力,国内一些企业便选择在自由港注册资金后,再将其汇出,等当地银行开立账户等手续完成后,就变成了名义上的外资企业,后将资本重新投入国内,外资的各项超级优惠就得以坐享其成,获得更多的收益[4]。但随着中国对资本外逃监测的审慎严密和中国国内投资环境的改善,虚假外资的份额渐渐缩小,港澳地区资本份额开始缓慢下降,来自欧洲、北美等经济实力发达地区的比重逐渐上升。

表1 各洲来华外商直接投资(IFDI)规模(亿美元)及占比(%)

从FDI流入中国国内地区来看,考虑到政策的倾斜性,地理环境的优越性,基础设施的配套完整性,市场的灵活性,人才的聚集性和创新能力的广泛性等种种因素,外商选择将大部分资本投入东部沿海地区,开办各类外商独资企业或合作举办中外合资企业;中西部内陆地区的招商引资吸引力还不足且改善幅度有限。近年来,虽然东部地区仍然是外商投资的重点,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规模不及东部,但中西部劳动力、土地、优惠政策等优势逐渐显露,吸引外资规模和增速也都在扩展。《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17年修订)》中指出,将支持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进而让外资企业聚焦中西部地区。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报告,2019年,东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态势稳步推进,分别同比增长6.0%、5.6%和7.3%,其中自由贸易试验区也保持了稳定的增长。2020年5月,《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得到落实,产业的进一步转型升级和更加开放的新环境也将吸引外资向中西部地区的的进一步倾斜。

(三)IFDI产业分布多样化,趋于均衡

根据图3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主要用于发展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其2010年以来的投资均值大约在400亿美元。由于近年来新发展理念和建设美丽中国概念的深化,制造业的发展也与自然环境的保护相适应,许多企业采取了限产和优化手段,从而影响了外商选择中国进行投资的计划;因此从2011年以来,制造业作为外商投资的中坚力量也开始下跌,到2018年才有所缓慢回升。与此同时,由于第三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资源消耗较低,环境污染少,外商投资逐渐过渡到服务贸易领域,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等。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科学研究等高新技术产业也随着中国科技创新实力的增强而受到外资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一些服务业开放政策尚不宽松,对独资、股比的限制阻碍了外资准入。2017年,IT技术行业的实际利用IFDI甚至超出了200亿美元,达到近年来的峰值。中国的三大产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技术水平、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在不断提高,IFDI结构也在逐步完善和接近理想的均衡。

图3 主要产业的实际利用IFDI(亿美元)

综合上述分析发现,近年来中国的外来直接投资流入量(IFDI)规模扩大,增长速度趋于平稳,但与美国的外资流入量相去甚远;IFDI来源地区分布集中,但总量上极不平衡,存在虚假外资缺陷和资本外逃风险;IFDI流入地区聚集在东部发达沿海,投入到中西部相对落后地区的外资较少;IFDI产业分布多样化,有逐渐均衡的趋势,但高新技术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的外资比重相对偏低,技术溢出效应微弱。此外,中国更重视绿地投资,而使得通过跨境并购吸引的外资和海外资本市场的融资相对较少(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外资利用方式结构比较单一[5]。因此,IFDI总体形势良好但夹杂一部分问题,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投资环境、外资布局和产业结构任重道远。

二、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显著优势

世界在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伊始,一场全球性的疫情扰乱了世界经济、金融和贸易秩序,增加了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2020年全球GDP预测会大幅收缩3%。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预测今年全球FDI将继续下降,约为5%到15%。根据中国商务部报告,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实际使用外资312亿美元,同比下降12.8%。中国IFDI流量和实际使用金额大幅下降是由于企业大范围停工停产,人流物流停滞,投资贸易活动受到限制,投资者持观望态度。进入3月,疫情态势向好,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因此一季度末中国FDI增速虽然为负,但降幅收窄,出现企稳迹象。

外商直接投资不同于间接投资,中国的整体金融环境的安全稳定和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积极乐观的长期发展态势在外来投资者眼中更为重要。中国的独特而显著的优势对外资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外商仍会将中国作为他们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的最佳选择。

(一)宏观经济前景广阔

根据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1万亿元,经济体量巨大;增长率6.1%,呈现中高速增长态势。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储备资产充足。尽管受供给和需求的冲击,IMF在WEO中预测 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仍会有1.2%的增速,2021年将达到9.2%。中国政府会采取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中央银行会实施更加灵活适度而稳健的货币政策。集中精力做好“六稳”、守住“六保”底线,夯实经济基本盘。此外,中国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有效地降低外资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资本可得性;促进形成金融资本市场平等竞争格局;利于通胀率维持在适当低水平,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6]。

(二)产业链条基础深厚

中国的工业体系完备,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配套能力完整,构造了基础深厚的产业链条。中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拥有大量的劳动力供给,增加了上游产业链的资源加工性、劳动密集性;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得下游产业链资金、技术密集。完整而富有层次的延伸产业链,也会吸引大量外资,增强中国参与工业 4.0 时代的产业竞争力量。同时,中国也在努力地升级产业链和供应链双链条,协调推进国内国际双向循环的发展秩序和总体格局。

(三)对外开放力度加大

近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深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步伐加快,全领域扩大开放的程度卓有成效地推进,自贸试验区高标准高水平地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融合,吸引了沿线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的资本投入到中国中西部地区。国务院通过出台各种政策法规大幅减少对外资准入的限制,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2017年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限制性措施明显减少,进一步放宽许多第三产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并有序开放信息技术和文化领域。2019年发布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支持更多的外资向高端、智能、绿色制造等领域拓展。

(四)营商环境不断改善

根据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国营商环境排名于2019年跃居全球第31位,较上年提升了15位。中国目前致力于打造全面改善的营商和外商投资环境。大幅度减税降费政策给予了外资实体经济发展的低成本;新外资法的制定加强了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稳外资的助企纾困政策也得到积极落实;消费的转型升级吸引了更多市场驱动型外商投资企业; 推动开放型平台建设,拓展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空间。这样便利化的生产经营环境,法治化的市场环境,崭新的面向国际的消费环境和稳定的外部环境,使得外商投资环境优化,外商投资的意愿增强。

三、结语

近年来,中国的外来直接投资规模扩大,增速平稳;IFDI来源地区和流入地区分布集中,数量差异大;IFDI产业分布多样化,渐趋均衡。总体上,中国IFDI态势稳定,但存在各类问题。疫情冲击下,各项综合优势和强大内需潜力促使中国仍然成为外商投资的重要目的地。当然,中国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挑战,“引进来”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外商外资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外资管合作大有可为
人民币债券为何持续受到外资青睐
聚焦《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
外资进入A股:用其“利”防其“弊”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青岛外资简史
青岛外资简史
利用外资概况
谁是冒牌外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