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通过投影秀设计展现城市特色的几点思考
——南京中华门景区投影秀工程回溯

2020-11-18

照明工程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城墙投影南京

陈 荃

(南京市路灯管理处,江苏 南京 210013)

引言

城市特色是指一座城市,其内容和形式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城市特色(Identity),与城市个性(Individuality)和城市整体意象(Image)有密切的内在关联,城市特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一张特定场景的二维城市名片,系指某城市在人的感知层面上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形态表征。”[1]在城市现代化的二十几年来,城市不断建造着越来越高的楼房,城市独特的人文历史积淀被简单的高楼化所吞噬[2]。怎样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城市特色营造,如何从单一的城市特色符号拓展到城市空间特色风貌体系,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

快速的城市化建设为夜景照明提供了广阔的载体,同时大事件的驱动也为照明大规模的建设提供了契机。照明作为一种不同于构筑的新颖的展现方式在风貌表达上以光为媒介展现城市的美、历史文脉、自然风光从而获取相应的社会价值、情感价值及经济价值[3]。但由于时间短、积淀少、发展速度快导致出现的问题也很多,如表面化理解、简单化操作、最终呈现效果雷同等,主要原因有两点:缺少整体规划与控制,更缺乏对地域文化和城市特色的考虑;表现手法单一,技术应用“照搬照抄”,尤其是2016年的杭州G20峰会召开之后,大规模点光源及大面积建筑多媒体化的应用更是成为了许多城市夜景照明建设的首选,造成视觉疲劳、“千城一面”的问题。

1 “投影秀”的概念与作用

演艺科技的飞速发展丰富了当今国内文化旅游光环境设计多样化、动态化的视觉表现形式,文化旅游夜景光环境设计也逐渐由静态的、非智能化的灯光设计向动态的、智能化的灯光设计转变[4]。投影秀是一种现代结合数字媒体技术产生的新型景观展示形式,因其加入了更多的现代新媒体表现手法以及更加丰富艺术表现形式,从而创造出一种能够贴近人们感知的视觉呈现。投影艺术的引入,既可以进行物质文化的再造还可以对当地的社会文化进行再造,更重要的是,在完成了物质性的文化再造和社会性的文化再造之后,使用投影艺术可以进行精神性的文化再造。

因此如果将这种新型的艺术表现形式引入城市夜景照明中,并且以该城市的人文历史与文化内涵作为内核,通过丰富的光、影、音、形联动变化为表现形式,不仅可以丰富游客的观赏体验,更可以激发游客的人文情怀,对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文化符号或文化名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南京中华门景区光影秀工程

2.1 项目缘起及诉求

南京中华门位于明代南京城正南,明洪武二年至洪武八年(1369年—1375年)建成,始称聚宝门,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性的建筑。中华门主楼即第一道城门上层原建有庑殿式重檐筒瓦顶的镝楼,镝楼毁于1937年的炮火,仅存台基遗迹(图1)。此后,中华门城楼再没修建。中华门城楼的缺失,给世人留下了莫大的缺憾(图2)。

图1 中华门台基遗迹图Fig.1 Map of the platform foundation of Zhonghuamen

图2 中华门现状图Fig.2 Status map of Zhonghuamen

因此中华门景区光影秀的出发点在于彰显中华门城墙具有的展示意义、传承意义及纪念意义,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现代先进的技术在满足文化遗产保护要求的前提下,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成本“复建”中华门城楼,让文明传承,让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

2.2 项目设计思路

整体方案分为两部分,首先在城墙的平台上利用人造载体实施裸眼3D投影,重现毁于战火中的城楼形象,传承城市记忆(如图3所示);其次利用现状良好的中华门南城墙(瓮城主出口)段落实施墙面本体投影,传达文化精神。两部分联动,共同演绎一段跨越时空、以情动人的光影秀(如图4所示)。

图3 升降式投影载体Fig.3 Elevating projection carrier

图4 投影秀实景效果Fig.4 Real scene effect

投影秀的演绎主题为“印象南京,雅颂金陵”,时长为12 min,分为“金陵变迁,金陵人文,金陵风情,金陵流彩”四个篇章,从地域历史、社会文化、民风民俗、现代成就四个方面展示南京。表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欢快氛围娓娓道来,并选用南京秦淮灯会的“荷花灯”为主线串联整个表演。首先通过南京城墙的变迁过程以小见大反映出城市的总体进程,内容从南京猿人到东吴的石头城再过渡到东晋的建业城,最后重点再现了明朝中华门建立的全过程;其次介绍了南京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如云锦、昆曲、文人墨客、剪纸、“金陵十二钗”等;接着以小花灯游秦淮灯会的所见所闻为基础重点介绍南京的风土人情,包括酒肆茶楼、秦淮小吃、白局表演等;最后的篇章则升华主题,加强艺术化处理,聚焦表现了南京各个时代的地标建筑物,如夫子庙大成殿、长江大桥、江苏大剧院、紫峰大厦等,突出表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弘扬社会正能量,共庆新中国70周年华诞。

2.3 设计创新点

2.3.1 设计过程创新

1)创新工作机制,各专业“保驾护航”。南京城墙是重要的文保建筑,针队该项目的特性,建立了一套创新的设计机制。首先与众多在行业内知名的公司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同步委托了具有文保设计资质的专业机构对城墙文物本体的安全性进行了充分而严密的计算分析和论证,确认了方案的可实施性。在实施过程中邀请文保设计资质的专业机构全程把控,对实施方案、过程、结果进行了全面测试,确保最后实施的设施方案既能保证自身结构的安全,更能确保城墙文物本体的安全。

2)统筹兼顾各方面要求,体现责任担当。充分考虑项目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维护需要,尊重城墙建筑的文物保护要求,提高载体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兼顾项目实施区域空间环境的景观协调性,保证项目实际运行时视觉效果的观赏性与体验性。

2.3.2 使用产品创新

1)环境灯光系统:包括可摇头光束灯、激光等,均采用智能散热系统,从而提高灯具的稳定性、工作寿命和环境适应能力。此外,灯具均采用LED光源,其具有显著的节能、高效和长寿命特点,与传统光源相较,节能效果在60%以上。而且,LED的环保效益更佳,光谱中没有紫外线和红外线,而且废弃物可回收,没有污染,不含汞元素,可以安全触摸,属于典型的绿色照明光源。

2)投影机部分: 投影机部分采用巴可UDX系列激光投影机。激光光源颜色纯正,相比普通光源,其单色性更好、方向性更强、光亮度更高,更适合大面积投影使用。且激光光源的能耗低、寿命长、体积小,对使用单位的要求更低,更能节省成本,保护环境。

3)控制系统:采用分布式照明控制系统,模块化结构,分散布置。该系统采用设置照明工作状态的方式,按时进行自动开、关照明,通过智能化管理使系统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

3 结束语

南京中华门景区项目利用投影秀这一全新的景观展示形式,在充分满足文化遗产保护要求的前提下,一方面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成本“复建”中华门城楼,传承城市记忆,践行文化自信。同时通过声、光、电、影的综合演绎,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艺术感染力和镜头语言赋予了南京城墙全新的形象。更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创意表现南京地域文化,突出南京城市特色,在有限的时间内带领观众进行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南京文化之旅。

猜你喜欢

城墙投影南京
“南京不会忘记”
全息? 全息投影? 傻傻分不清楚
南京大闯关
基于最大相关熵的簇稀疏仿射投影算法
找投影
找投影
残破的城墙
在城墙上画画
650岁的南京城墙申遗进行中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