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学习进入真正的思考境界

2020-11-18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张卫华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33期
关键词:船长事例导图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 张卫华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思维活动的基础上的。正如法国哲学家帕斯卡所说:“人类只是会思维的芦苇,因为懂得思考,人类才成了万物之灵长。”正是认识到思维的重要性,把思维培养放到教育的核心地位才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其中,钱学森曾提出:“教育最终的机理在于思维过程的训练。”迈克尔·桑德尔认为:“学习的本质,不在于记住哪些知识,而在于它触发了你的思考。”杜威也曾说:“智育的全部和唯一目的就是要养成细心、警觉和透彻的思维习惯。”

语文是语言学科,也是思维学科。从语文课程的发展历程来看,无论是在“教学大纲”时代,还是在“课程标准”时代,乃至当下的“核心素养”时代,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一以贯之的重视。很多语文教育家对此也有深刻的阐述,其中,叶圣陶先生在1941年就指出:“我无论担任哪一门功课,自然要认清那门功课的目标。如国文科在训练思维,养成语言文字的好习惯。理化科在懂得自然,进而操纵自然之类。我不要忘记各种功课有个总目标,那就是通过教育成就健全的公民。”1961年他又指出:“各门功课都和思维的训练有关,特别是语文课是着重训练思维的。”1984年他再次指出:“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因此,语文学习要善于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思考,从而引领学生进入真正的思考境界。

一、在条分缕析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思维导图看上去就像人的神经网络图。通常是将某一主题置于中央位置,然后再以分支的形式向四周发射,每个分支上标注一两个关键词,从而使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而这种放射性思考的过程正是学生与作者、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阅读与思考的过程。

《谈礼貌》是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说理文。对于这种不太常见的文章,运用思维导图就能很好地遵循文体特征引导学生逐步揭开说理文的语言秘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弄明白“课文说了什么道理”与“举了哪些例子”,然后再指导学生发现并梳理出文章的脉络,最后讨论总结得出观点,告诉大家要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用语。正如歌德所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个秘密。”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理,还要感悟理趣所在。于是,笔者引导学生通过事例的比对,主动发现事例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促使学生对三个事例进行辨析,进一步感受作者的“说理”艺术。“相近的事例非常多,为什么作者偏偏要选出这三个事例来说理呢?”借助课堂生成的思维导图,笔者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从而让学生感悟出文章如果要做到主旨分明、重点突出,选取的事例就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这样才能在论证的过程中步步深入、层层推进。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借助《谈礼貌》一文的思维导图(见下图)既对说理文的特征有了整体感知,又对文章的表达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

《谈礼貌》思维导图

从以上课例可以看出,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思维导图可引导学生条理清晰地构建知识网络,让学生轻松地记忆、愉快地学习。

二、在质疑问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人类创造力的核心和思维的最高级形式,是人类思维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和最富有成效的一种思维形式。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善于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前提条件,而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是激发学生创新欲望的重要保障。

《船长》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之后,哈尔威船长镇定自如地指挥乘客们有秩序地乘救生艇逃生,自己却坚守在船长岗位上,随轮船一起沉入大海的故事。在教学文中的人物对话时,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质疑问难的:“请同学们再读读这段话,我相信你一定有问题要问。”一阵短暂的沉默后,学生们的疑问接踵而来。“如果真有人拥挤,船长会让开枪吗?”“船长刚才还说要把大家都救出去,怎么又要打死那些想逃生的人呢?”“哈尔威船长为什么要下令开枪呢?”……还没等笔者接话,其他学生就迫不及待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因为当时场面已经非常混乱,大副、二副拼命维持秩序也不行,所以船长不得不下命令打死敢走在女人前面的男人。”“如果不组织好逃生秩序,就会有一些身体柔弱的人被挤到海里。”“也可能会把小艇挤翻,造成更多人掉到大海里淹死。”……在自主质疑与解疑的过程中,哈尔威船长镇定自如、忠于职守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也就愈发丰满、清晰起来。

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知识是在思考中增长,在疑问时创造和更新的。有疑问才会有思考,有疑问才会有发现和创造。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创设疑问,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并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其实,学生是天生好奇、好想、好问的,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宽松自如、飞扬激情、燃烧思想的教学氛围,从而让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上频频闪现。

三、在标新立异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英国思想家密尔说:“对于异于寻常的个人,不应该阻止他们,而应该鼓励他们的与众不同。”教师和学生之间应是平等的关系,在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是积极地参与构建。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权威,要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从而拥有一个明辨是非的智慧头脑。

有一次,笔者听一位教师教学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草虫的村落》一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出示语段:“一只娇小的虫子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然后对学生们说:“请大家认真读一下这段话,想想这两只虫子是什么关系?”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回答自然更有意思。“它们是伙伴,因为自己的小伙伴回来了,大家又可以在一起玩了,所以它们欢跃地走回洞穴。”“我觉得它们应该是亲戚,娇小的虫子应该是远归者的弟弟或妹妹。”“我觉得它们更像一对夫妻,像是妻子迎接丈夫的归来,何况它们还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呢!”……面对五花八门的回答,教师顺势说:“同学们很善于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展开想象,说得都很有道理。你们从中感受到草虫的村落中藏着什么呢?”学生们异口同声答道:“感情!”“这是什么感情呢?”教师紧接着问。“友情!”“亲情!”“还有爱情!”这样的教学,激活了文本,开放了思维,课堂气氛空前热烈,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当然,由于学生毕竟年龄还小,思维和心智还不是很成熟。在理解与感悟上难免会显肤浅,特别是在进行个性解读时,思维常会出现偏差。教师在肯定学生批判精神的同时,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让他们的思维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恩格斯曾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课堂教学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教师的思维不可代替学生的思维,教师的认知不可代替学生的认知,只有引领学生进入真正的思考境界,才能让学生的思维之花在语文学习中绚丽绽放。

猜你喜欢

船长事例导图
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写好典型事例 凸显人物特点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思维导图在历史知识复习中的应用
“船长”失格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例”后有“析”方可取
第6章 一次函数
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