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策略
2020-11-18王威威齐齐哈尔大学
■王威威/齐齐哈尔大学
大思政教育理念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被纳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因此各大高校在重视思想道德培养的同时也愈发重视心理健康培养,力求培养出心理素质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但伴随着时代发展,网络不良文化、西方文化的冲击为大学思政教学的有效开展带来诸多挑战。大学思政教师在工作中发现,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愈发呈现出与心理健康素质息息相关的特征,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整合的呼声愈发强烈。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思政教育理念互相融合二者的思想内涵与教学资源均得到有力的扩充,二者教育的渠道也得到了深度拓展,目前已起到提升德育教育有效性、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但以高校协同育人理念视角分析,二者之间的互动还存有互动有效性不足,教学资源整合深度不足、无法满足日渐提高的协同育人教育理念要求等问题。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可行性分析
(一)教育主体的一致性
结合协同育人理念分析,教育主体的一致性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实践基础。在素质教育改革及大思政教育理念视野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均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教学的主体均为高校大学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为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并提出具体改善措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为结合政策宣传、理论教育等方式,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三观。
(二)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结合协同育人理念分析,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前提条件。在大思政教育理念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目标为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挖掘学生心理潜能,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为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者教学目标虽有所不同,但都基于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都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教学目标。由此可见,二者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使互动存在一定的可行性。
(三)教育系统的开放性
结合协同育人理念分析,教育系统的开放性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重要保障。从理论基础、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层面分析,二者虽存在能够互为补充的优势,但也存在无法互相替代的独特性。可以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由此可见,教育系统开放性、独立性的特点为二者互动提供了可能性与教育思想上的切入点。
(四)教育方法的一致性
结合协同育人理念分析,教育方法的一致性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重要实践基础。首先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存在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与教育系统的开放性,所以在公德教育、三观教育等教育内容相似的层面,心理健康教师可运用思政教育的理念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思政教师也可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解决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其次二者在教育实践的路径上也存在共同点,都需通过课堂教学、思想渗透、实践活动等路径实施。最后,二者教育方法都基于人本理念教育思想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二、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互动的路径分析
(一)以教育思想的相互渗透实现互动
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互动,高校要以教育思想的相互渗透予以实现。为此高校教师首先要科学解读“大思政”教育理念与协同育人机制,将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整合互动作为落实“大思政”教育理念与协同育人机制的思想方案。其次高校思政教师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立足教学为基础,深入挖掘教学资源,寻找心理教育与思政教育互动的切入点,科学设置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并以此为基础整合二者教育资源,落实互动教育理念。再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保障互动教育理念深度开展的基本路径。最后高校教师要转变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目标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考察范围,将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目标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考察范围,以此提高学生接受互动教育的积极性,为整合互动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二)以教育方法的互相渗透实现互动
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互动,高校可以教育方法的相互渗透予以实现。为此在人本理念框架下,高校教师首先要综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认知能力、二者的教育目标等因素科学设计互动教学方案,以此提高互动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为提高互动教学的有效性提供根本保障。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可将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融入教学环节,在教学中通过倾听、理解、共情等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独立人格,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可将思政教育思想与价值观引领理念融入教学环节,将心理健康教育从关注个人发展拓展到关注国家民族发展领域,以此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家国情怀,以此实现个人价值实现、他人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有机统一及协调发展。
其次要高校教师强化教学方法层面互动,以此落实互动整合教育理念。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互相借鉴教育方法,在落实教育内容整合互动理念基础上,实现教学有效性的稳步提升。因此思想政治教师可在引导学生思想与价值观时,将传统的说理教育与认知疗法中的ABC理论结合,以此提高说理教育的有效性,以互动理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心理健康教师可对难以渗透或不配合的学生,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与心理咨询、会谈技术相融合,以互动形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三)以强化教师队伍交流实现互动
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互动,高校要强化教师队伍交流,以此为二者互动的持续、高效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为此高校可结合大思政教育理念以及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互动整合教育体系,将教务相关管理人员与思政教师与心理健康教师纳入体系范畴,以此提高沟通的顺畅性,为互动整合教学的有效开展、高效落实与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障。其次高校要建立健全配套评价体系,将教师落实活动教学的有效性纳入对教师的考核范围,以此提高教师参与互动整合教学的积极性。最后高校要依托这一体系,定期以讲座、交流会议等形式,强化教师队伍经验交流,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使教师队伍能够满足不断提升的互动整合教育需求。
(四)提升教学环境,为课程整合互动提供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视野下,面对网络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击,大学生愈发呈现出思想独立自由、价值观取向多元化的特点。一方面许多学生出现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时只相信星座、塔罗牌的指引,并不相信心理健康教师的帮助;另一方面许多学生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形成了国外月亮更圆的错误价值取向,高校思想教育渗透与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全新的压力。因此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互动,高校还要在完善内部环境的基础上提升外部教学环境,为课程整合互动提供和谐的教学氛围。
为此高校首先要正视网络的作用,利用网络的优势主动出击。高校一是可利用学习强国、学校公众号等形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并定期推送更为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测试题,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拉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整合减轻压力。二是要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确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发展方向、学校特色符合的校园文化,利用宣传栏、广播、教学课程、实践活动等形式,强化宣传校园文化,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状态、树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取向。最后高校要强化心理健康咨询工作投入,将线上秘密树洞、在线咨询等网络形式与线下私密心理咨询室相结合,最大限度强化心理健康咨询工作投入力度,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提供更为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既是当下“大德育”教育理念的全新要求,也是提升德育教育全面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高校教师必须科学解读这一理念,正确认识到这一现实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可行性以及重要意义,并以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为切入点,实现二者有机整合。同时相关教师团队要紧扣协同育人教育理念,强化团队交流,为二者教育资源的持续、深度、高效整合提供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