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高基层党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2020-11-18安学文
安学文
(中共贵南县委党校,青海贵南 813199)
现如今,基层党校是基层干部培训轮训的关键渠道,而作为党性锻炼的熔炉,在培养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以及理论干部等环节均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基层党校会由于各环节的条件局限性,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还需进一步的强化。一流的教师队伍是构建一流的干部教育培训阵地的基石。基层党校需要通过科学发展观及教师队伍建设统领起来,提高教师能力素质建设,强化教学和科研水平,将工作机制进行创新,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给予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一个强大的智力支撑与人才保证。
1 强化党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
党校的作用可谓是举足轻重,涉及了专门的教学内容、对象,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也必不可少。同时,人才队伍建设也一直是党校事业发展的核心。
1.1 党校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有着新的挑战
按照对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来说,大部分学员的实践经验和实际要求无法契合,但又不可否认的是其学历和知识水平的差异在进一步的缩小。现如今,党校越来越发展为培训机构“多元化”、培训要求“新颖化”、培训对象“自主化”、培训资源配置以及管理模式“市场化”的新局面。鉴于此,需完善出一支高素质的基层教师队伍,完善出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党校干部基层培训新路径[1]。
1.2 党校需承担“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任务
基于这一历史重任,需进一步优化教学新布局,将教学新内容有效拓展。最大程度上达到有机结合素质教育培训以及素质教育培训的目的,将各级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执政水平极大的提高,确保党的先进性,为党的建设打下组织基础,给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定的干部资源。
1.3 被视为是新时代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
众所周知,姓“党”是党校的基本,实事求是是其办校的校训。党校其实就是在以党为旗帜,谨遵党的意志,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经验向群众矢志不移的宣传好、落实好,实现党校在党的领导之下,凭借着改革创新作为这一强劲手段,全面细致的研究当前的新形势、新情况,充分的处理新问题,将新经验逐渐总结出来,确保党校的相关工作全面的展现出时代性、创造性。党校要立足于传播思想的净土以及传播武装理论的圣地这一角色,将自身作为培养干部的熔炉。可见,在新时代下,党校培养的人才意义重大,也需要注意通过什么样的人去培养。
1.4 强化党校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基石
教学作为党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党校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课题就是教学质量的强化和培训效果的提高,这也被作为党校建设的主渠道、主阵地。众所周知,教学科研工作和教师队伍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对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决定了高质量的教学水平以及科研成果的价值性。将党委政府工作作为中心,强化对现实问题、行政理论的研究,致力于教学能力的强化,实现党委决策的公正性。
2 基层党校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2.1 队伍结构不合理
基于整体可以发现基层党校人才队伍还依旧无法正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年龄偏大,数量少,知识面窄,科研水平不高应该是一大突出特点。教师专业分布和教学的具体需求不相适应等现象普遍存在,同时因为所学专业可能和所授课程不符合、基层党校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低,最终引发了名师难出的现象。
2.2 执教意识需提高
首先就是创新意识不强。一部分教师单纯的将教学任务当作标准,难以通过已成熟的新的教学手段,更别说主动探索、创新了,还往往局限于老套路、老传统,造成课堂吸引力差强人意,制约实际的培训效果;其次就是大局意识不强。一部分教师对“党校姓党”的内涵未认识到位,在教学科研中,难以认识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掌握;然后就是危机意识不强。县区党校工作逐渐在形成“五个方面的转变”[2]。处于一个社会培训机构和高校教育的双重挑战之下。一部分教师缺乏危机感,未强化自身的理论与业务水平,无法快速适应发生较大变化的党校教育工作。
2.3 实践经验不足
现如今,基层党校大部分年轻教师的理论水平往往较高,但对基层工作的了解程度差强人意,更无从谈及基层工作,说到课来理论和实践脱节,无法带来基层干部的共鸣。另一方面,这是因为地市级党校短期培训班较多,长期培训班少之又少,大多数教师上讲台的机会屈指可数,在教学中无法全面的应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
2.4 管理制度尚不全
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一些基层党校的校内竞争机制还未健全,离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还很远。往往出现教师上课质量高低一个样,讲课效果满不满意一个样。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教学的积极性,引发备课准备不积极,不愿搞科研、不愿上讲台等情况的出现。
2.5 培训经费投入量低
投入经费大小和党校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有着直接的关系。现如今,对党校的发展而言,中央和地方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然而根本性投入保障机制以及实施细则根本未真正落实,基层的党校教学科研工作条件水平往往差强人意,让教师的培训工作无法成功实施。总而言之,教师培训经费若是欠缺,教师综合素质就难以得到强化,党校创新性工作就难以成功进行,最终造成干部教育培训的效果不达标。
3 基层党校教师队伍能力开发的模式思考
3.1 确立教师角色的“三性分析”
首先就是身份的双重性。教育是党校的一般共性,包括了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工作等方面的共性要求,再者就是党校作为干部培训的主阵地,也被作为党委直接领导下的关键工作部门[3]。其次就是教学对象的特定性。由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工作经验、学历背景,在教学中党校教师在增强“党性”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对学员素质和处理实际问题水平的锻炼。接着就是党校教师素质的综合性。在前两个特性的基础上,党校教师需一个高水平的综合素质的同时,还需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素质、深厚的理论功底、高尚的品德。
3.2 教师队伍能力培养的路径
针对基层党校教师队伍的培养,提出了一类新的思路,也就是“12345”模式。“一个目标”就是树立“执政者之师”的使命,保持终身学习的目标;“两个立足”就是从教学为中心出发,采取科研的手段,进一步强化业务素质;“三种意识”,包括了党性、责任意识、奉献这三类意识,有一个明晰的价值观;“四个能力”,涉及了教学、科研力、培训、业务这三类能力;“五种方式”,包括了讲授、案例、体验、研究、互动,有针对性选取科学的教学方式。
3.3 优化党校教师能力开发途径
针对党校组织开发需遵循人才兴校的方针,打造多渠道人才培养机制。强调教师的专业能力培训,鼓励学历进修。展开基层实践、挂职锻炼,积极参与上级党校或者职能单位的协作开发的课题研究[4]。形成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新局面。有机结合“外聘+内学”教师队伍培养机制。通过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确保名家的思想、品德激励年轻教师教学能力。
针对个人发展层面,强调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将学习视为习惯,牢记师德,把显著党校教师作为终身职业,从对党和人民负责的角度出发,热爱干部教育事业。基层教师们需要在工作中奠定坚实的基础、苦练基本功。勇于创新、精益求精。同时扎实学风,在进行理论创新的情况下,加强党性修养,站在为党和人民服务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观点,将党性、讲政治、讲正气、讲规矩摆于首位。
4 结语
综上所述,党校教师若是想要无愧于“共产党员”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荣称号需要掌握党的最新理论,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通过科学的方法将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经验总结,实现学风端正、忠诚于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