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组织育人机制研究

2020-11-18李翠莉吉林化工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育人党员

■李翠莉/吉林化工学院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高校要在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前提下,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坚持时代感和实效性,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高校在实施《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的过程中,构建新形势下“强化组织建设、创新教育管理、健全激励评价”的高校组织育人机制,是提升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

一、强化组织建设,夯实组织育人基础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院系标准化党支部建设

高校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认真落实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要求,抓好抓实教师和学生党员思想政治工作,使党的主张能够转化为党员的思想觉悟和自觉行动。进一步压实党支部党建主体责任,优化党支部设置,配强党支部书记队伍,提升组织力,认真落实《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标准体系》,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加强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书记培育创建工作,推动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贯彻育人政策、落实育人目标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强化功能内涵建设,提高共青团组织育人水平

高校共青团是通过领导团支部、学生会、社团等各级团组织,团结凝聚、教育引领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骨干力量。共青团要紧紧围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始终把准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巩固好大学生青年群众基础的政治责任。要强化校、院两级团委建设,巩固班级团支部建设,广泛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马工程,将广大团员紧密团结在党周围,落实选拔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爱岗敬业的专职团干部的选拔工作,建立团干部参加挂职锻炼、岗位培训、技能大赛等方面的培养机制。

(三)拓宽组织育人思路,发挥工会(妇委会)育人优势

高校工会(妇委会)具有“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职能,配合学校党委做好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工会(妇委会)要明确育人职责,强化大局意识,提升依法维权能力。要按照高校“三全育人”总体工作布局,找准组织育人工作的切入点,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增强工会的凝聚力与号召力。工作中要积极开展“三全育人”活动,做好评优表彰宣传、关注职工困难做好职工集体福利工作,开展“巾帼建功”、学生帮扶活动,为建设优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起到服务和保障作用。

二、完善教育管理机制,提升组织育人水平

(一)党支部担负起教育、管理、监督党员职责

(1)提升党支部组织力。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严格“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制度,经常性开展主题鲜明的主题党日活动,做好青年教师和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把理念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工党支部需要不断强化新时代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做好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使教师在理论教学、实践环节,讲座论坛等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学生党支部要强化政治功能,注重理论学习和党性教育,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带班建,创建优良学风班风。党支部要充分发挥政治堡垒作用,以问题为导向,关注学生成长需要,有针对性开展人文关怀与帮扶活动。强化党员示范引领作用,以党员带动入党积极分子和共青团员共同成长进步。

(2)建立教师与学生党支部共建机制。形成教师与学生在科研、教学、管理、心理、资助联动;课程思政与课外思政联动。促进教师党员与学生党员经常性交流互动,既能够强化教师党员宗旨意识和服务学生能力,又能将思政元素引入课外指导与日常管理中,使学生在思想层面、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方面得到教师的正面引导和帮助,学习实践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3)促进党建文化建设,发挥党建文化引领作用。要不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继续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开展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的廉政文化建设等。使党建文化在组织育人过程中发挥熏陶和感化作用,潜移默化地感召和教育学生。

(二)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教育管理功能

(1)做好共青团员教育培训和推优工作。通过校院两级团校加强对团员的教育培训,提升团员的政治素养与理论水平。进一步完善共团员推优制度,严格教育培养程序,高质量完成共青团员作为党员发展对象的推优工作。

(2)将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延伸到学生会与社团。依托学生会组织的广泛影响力,激发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意识。将社团活动的吸引力转化为组织育人的动力,创建青年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与自我完善的有效活动载体,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档次和品位,构建丰富的校园文化载体和平台。

(3)提高联系服务学生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活动;丰富第二、第三课堂活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与社会共同育人的独特教育功能。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思想状态,成长需要与诉求,拓宽学生心理、生活与创新创业等帮扶途径,向党组织传递信息,服务好学生健康成长。

(三)建立工会会员响应与学生积极参与的教育引导形式

(1)倡导工会会员关爱学生,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的文化活动。工会在组织育人工作方面要注重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与优良师德师风的形成,激发校园文化活力与生机。

(2)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分享校园文化成果。高校校园文化反映了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工会应当在校园文化的建设方面统筹规划,积累工会组织场地设备资源等优势,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形式,鼓励学生多参与工会活动,创造出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大学文化氛围。

(3)组织开展大学生困难帮扶活动,正确维护青年学生的利益,为解决大学生求学困难、励志成才提供支持和保障。

三、完善制度保障体系,构建激励评价机制

(一)确立明责、履责、督责、问责的工作思路

要做到组织育人工作任务项目化、业绩清单化、考核标准化。定期督促检查、总结考核组织育人工作,加大对育人工作业绩突出相关组织进行广泛宣传和表彰的力度,推动各类组织在组织育人工作中展现新作为新担当。

(二)加强组织育人类项目培育与载体建设

创建务实、有效的特色党建品牌载体与校园文化载体,遴选培育党建工作标杆,精心培育建设文明社团、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党员示范岗等,推动形成比较探索形成具有可示范、可引领、可辐射、可推广、可持续意义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推动形成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校数品”、“一院一品”的生动局面。

(三)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加强制度保障

高校党支部书记、团委书记、工会干部是组织育人工作的排头兵,高校可建立党务与思政人员双线晋升制度和业绩考核激励制度,研究制定内容全面、指标合理、方法科学的评价体系,为加强党务与思政队伍建设提供制度支持,为做好育人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高校组织育人工作要积极融合思想政治工作各方面要素和其他育人模式,抓好开头、抓住关键群体、重要环节,利用好重要活动契机和有效载体,让大学生在参与感和获得感中坚定理想信念,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做到不忘初心,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勇于担当使命,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育人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倔”楼长是个老党员
党员之家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