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舞”字演变解读先秦民俗

2020-11-18李碧雯

海外文摘·艺术 2020年6期
关键词:乐舞舞者舞蹈

李碧雯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

舞蹈是原始时代人们主要的娱乐方式,是古代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仪式,奴隶社会时期的祭祀、庆典等活动总会出现它的身影。可以说,舞蹈是华夏民族重要的文化符号。从“舞”字在甲骨文、金文、秦系简牍、说文小篆中的演变,窥探其与舞蹈、祭祀、外交、等级制度的联系,解读出先秦社会的民俗文化。

1“舞”字与舞蹈

最初出现舞者形象的是在属于原始时代的岩画上,岩画中的舞者身佩简单装束,率真豁达地进行着与狩猎、祭祀、生殖主题相关的舞蹈。

甲骨文作为最早的成熟汉字,可以从中直观地看出文字体态的形成与当时人们行为活动的联系。现代汉语的“舞”,源于甲骨文的“”,形态是一人双手执牛尾起舞,本义是舞蹈。此外,甲骨文中的“舞”字是人手执牛尾起舞,牛尾是舞者的舞具,由此可知,舞具是古代舞蹈的重要辅助。这个也可以从“舞”字在不同地区的字形演变“”“”“”“”中看出来。《尚书》记载有“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石可能既用来打击节奏,又充当舞具。其实从今天的中国古典舞和民族舞中不难发现,舞具种类繁多:手绢、扇子、水袖、软剑等等。利用舞具起舞,是中国舞的一大特色。

在《说文·舛部》中提到:“舞,乐也。用足相背,从舛,无声。”[1]“”作为象形字,就像是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后来表示没有意义的“無”字就是从这里借过去的。舞蹈需要双手,也离不开双脚,后又加双脚形“舛”另造成“舞”字。象形部分的“舛”是脚趾或脚,也象征着舞者的整个躯体动作。

《毛诗》序中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句,生动形象地将舞动中的人的手和脚这些躯体动作描绘出来。一边“挥舞”一边“高蹈”,手动为舞,足动为蹈,所有肢体配合起来成了舞蹈。在狼山岩的画作《舞蹈图》中可以看出,画中的舞者包含了男女老少,他们的舞姿率真有力,并不矫揉造作,甚至还有空翻的动作。由此大致可知,手足分别是舞蹈的主要动作肢体,手足动作与中体躯干之间是配合协调的。所以可以说,舞蹈动作是以手足为主的躯体协调律动[2]。但是原始的舞蹈最开始不追求高要求的美感,它在于个人情感的宣泄和思维活动的体现,这样的舞蹈往往更加真实,也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当时人们的集体活动状态。

2“舞”与祭祀

鬼神的地位在战国社会还是和西周、春秋时期一样,是各个阶层的人们所崇敬、祈求的对象。这种鬼神信仰在原始、远古社会独具特色与内涵,原始宗教观念的影响十分强烈,而各种祭祀活动也成为了这方面的具体表现。

殷商“巫舞”的兴盛,是由于人们对自然理解的局限。后来,除了朝拜神灵以外,各个朝代的祭祀舞蹈也朝拜祖先。《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记载着人们拿着牛尾歌咏的八首歌,有名为《敬天常》《达帝功》和《总万物之极》的[4],从这些名字可以推测,原始时代人们歌舞的内容大致是对天地神灵的歌颂和赞美。通过“投足以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景和心情,一边歌唱的同时,还执具起舞。

春秋时期用于祭祀宗庙、山川的乐舞称为“万舞”,“万”字表示乐舞的种类很多。在《诗经·简兮》中记载了春秋时期的“万舞”[5],即诸侯宗庙之中所表演的祭祀先祖的舞蹈。里面提到在正午时分就要在前面演出万舞,其中“有力如虎,执辔如组”一句更是说明了演出者高大威武。公侯看了精彩的表演非常喜欢,就把美酒赏赐给他们,可见当时的统治者十分重视祭祀典礼,还有在典礼上演出的舞蹈。

3“舞”与外交

在战国时期,乐舞被作为外交斗争手段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而随着各国政治斗争的趋势越来越尖锐,许多的乐舞其实已经暗含了杀机。例如我们熟悉的《鸿门宴》中就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另外在《吕氏春秋·长攻》中就有提到赵襄子的舞者各执藏于羽中的兵器,杀机亦伏于胸中[4]。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割据混战,外交成为了让国家得以强大安稳的重要手段。通过派出使者到各国拜访,参加各种各样的宴饮,来达到观察邻国国情、制定战术的目的。在各色各样的宴饮上,常常歌舞升平,人们放松警惕,那么舞蹈自然而然就会成为每个心怀鬼胎的人的重要武器,扮演着外交斗争的重要角色。

4“舞”与等级制度

当时起源于西周的礼乐制度对思想,文化和艺术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音乐部分主要基于仪式体系,该体系使用音乐缓解社会冲突,舞蹈也是仪式音乐系统的重要体现。按照当时的“礼”,不同阶层的人们所用到的乐舞各不相同。王国维曾在《观堂集林》卷2 中列出了《天子诸侯士大夫用乐表》,里面列举到,在大夫士乡饮酒礼、大夫士乡射礼中是没有舞蹈的,而在天子视学养老和天子大祭祀的典礼上,所用到的是一种叫做《大武》的舞蹈[7]。可见各级贵族所享用的乐舞的区别是其身份和地位的一项标志,当时的人们是十分重视的。统治者制礼作乐,乐与礼相辅相成,以礼乐教化社会。在古代乐与舞互为表里,合二为一。

但是后来随着卿大夫和士阶层的崛起,乐舞的传统规格和礼仪规定有所突破,等级差别也不再鲜明。在《左传》[8]中提到的一种桑林之舞,它在春秋时期为殷商后裔的宋国所独有,舞者戴着面具进行表演,场面十分壮观。戴着的面具和舞者所持的舞具在特定的音乐声中上场,《說文》另收有古文“”,从羽、亡声。羽为鸟羽,可振示舞具。舞者像“舞”字的甲骨字型,手动为舞,足动为蹈,让人有望而生畏的感觉,晋悼公曾被吓得不敢观看,但是在春秋时期这个舞蹈备受群众百姓的喜爱。

《墨子·明鬼下》有这样的记载:“燕志有祖,当齐之社稷,宋之有桑林,楚之有云梦也,此男女之所属而观也。”[9]据此可知,当时宋国的“桑林之舞”和齐、燕等国的民间乐舞一样,观众男女无别,可以一起观看。从这个时候开始,桑林之舞就没有很多限制,从侧面可以了解到等级差别渐渐淡化。

5 结语

每一个文字的产生都离不开社会生活的需要,舞蹈作为原始社会重要的集体活动,不仅反映了原始奴隶社会人们的思维活动,从“舞”字的形成和演变中更能窥视出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风貌。挖掘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研究其演变路径,对解读古代社会的民俗风貌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乐舞舞者舞蹈
中国古代乐舞对当代中国古典舞表演的艺术作用研究
曲阜孔庙雅乐舞的互文性解读与研究——以陈镐《阙里志》为中心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轮椅上的舞者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舞蹈课
唐代丝绸之路乐舞文化的当代传承考释
Not to be Defined舞出风格 来自舞者的衣橱灵感
学前教育音乐学科融合的教学改革研究
雪地上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