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泰第一人称代词对比研究
2020-11-18陈德珍
陈德珍
(广西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
人称代词是日常交流和文章撰写中必不可少的称呼用语。与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相比,泰语的人称代词种类多且用法复杂。特别是泰语的第一人称代词具有典型的谦敬功能,说话者会根据双方的性别、年龄、职业等确定指代自己的词语,以适应不同的交流场合,但现代汉语的第一人称代词并没有这样的功能。
国内泰语教程编写的对话里,第一人称代词大都只是简单地按男女性别区分出“ผม”和“ดิฉัน”。若不分场合只用一个人称代词与泰国人交流的话,难以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目前对汉泰人称的对比研究大多是比较第一二三人称的用法和翻译情况,只有李静[1]的《汉泰第一人称代词对比分析研究》列举了汉泰第一人称代词的类型并对比两者的使用差异,但其人称代词的分类和表述还不够完整。本文试图通过对比研究汉泰第一人称代词在数量、形式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给汉泰语学习者或教学翻译工作者提供一些思考。
1 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类型及特征
张龙虎[2]指出,第一人称代词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典型的人称代词如“吾、余、予”,借作人称代词用的如“寡人、不才、在下”,还有在具体语境中临时使用的如“学生、侍儿”等。在《人称称谓代词汇释》一书中,张龙虎将第一人称代词分为通用、贵族用、女性用、对尊长用、自谦、美称、服丧期用、僧道人用、方言用共九类,并举出了具体的例子与典籍出处。
彭广文[3]通过文献研究法,总结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的历史演变过程。春秋时期主要是“我、余”;到战国时期总使用率依次为“吾、我、余、朕”,此前常见的“卬、台”已基本消失;从两汉至明清这段漫长的时期里,主要以“我、吾”为主。
在古汉语里第一人称代词很多,我们在影视节目中也常常能听到“老夫、本官、在下”等自称的词语。但随着封建帝制的灭亡,中国人的阶级意识和从事职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人称代词已不适用于现代社会。下面列举的是目前仍在使用的汉语第一人称代词:
1.1典型的第一人称代词
(1)我:这是历史最悠久的第一人称代词。在春秋时期的《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就已出现。在表示复数时,在我字后面加“们”组成“我们”。
(2)咱:在口语中使用居多,既可代指自己也可称代对话者的双方。复数“咱们”包括聆听者或阅读者,而“我们”可能包括,也可能不包括。
以上两个是现代汉语最常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此外,还有“俺”这一方言词广泛使用于山东河南等地,意思为“我或我们(不包括对方)”,表示复数时可以用“俺、俺们”。无论男女老少,也无论职业身份都可以使用这些词语。
1.2具体语境中的第一人称代词
(1)“妈妈、老师”等表示称谓的词,在特定的对象中表达爱护关切的时候,可以直接使用。比如一位老师在上课时说“大家看老师的动作”,这里的“老师”代指第一人称“我”。
(2)人家:常用于第三人称代词,在做第一人称代词时有撒娇或挑逗的感情意味,使用者多为年轻的女性。
(3)老子:本是老年人的自称,后演变成傲慢者的自称,一般只用于气愤或开玩笑的场合,使用者为男性居多。
以上这些词语都属于名词,即使是常做人称代词的“人家、老子”最初也不是代词。称谓词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基本受制于特定的人物关系与场景,使用频率很低。“人家、老子”用得多一些,但适用的场合并不多,使用频率也难以和典型的第一人称代词相提并论。
总体而言,现代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数量少且用法简单。在交流中,“我”字几乎适用于任何人任何场合。典型的第一人称代词使用频率非常高,而具体语境中的第一人称代词一般只能在口语中使用。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大致为:我>咱>俺>老子>人家>称谓词。
2 泰语第一人称代词及特征
泰国文字最早的记录始于1283 年的兰甘亨碑文,该碑文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多为“กู”。到了20 世纪初拉玛六世时期,社会阶级矛盾分化,一套体现等级制度的人称代词开始出现,“กู”由中性词变成了不雅的俗称。在往后的时期,最常用的第一人称代词为单数的“ผม”和复数的“เคา”。“เคา”表示复数但不包括对方说话者,使用频率较低的“เรา”则包括说话者双方,现代泰语只留下了“เรา”既可包括也可不包括说话双方[4]。
泰国是一个信仰佛教的国家,最早的教育是传统的寺庙教育。百姓都非常敬重僧人,因此在与僧人交谈时,人们会使用专门的第一人称代词,而僧人也会使用有别于俗人的第一人称代词。此外,泰国还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王室成员和高级官员的日常交际用语与民众不一样。众所周知,泰国王室非常亲民,他们经常深入百姓了解民情,百姓有较多机会拜见王室成员,在与王室成员说话时需使用专门的第一人称代词。在大部分场合下,泰国男性和女性使用的人称代词是有所区别的。下面从泰语第一人称代词性别的角度来进行阐述:
2.1男性第一人称代词
(1)ผม:使用最广泛的男性第一人称代词。男性跟与自己社会地位相当或者稍高的人自称为“ผม”以表示尊敬,有时候在和不大熟悉的同龄人甚至比自己年幼的人交谈时也用“ผม”,男性在与女性交流时使用该词的频率比与同性交流时大。
(2)กระผม:男性在与长辈或上级交流时使用的谦称。在泰国国会等的演讲中男性议员经常使用“กระผม”,在和僧侣或者王族说话时也使用该词。
(3)เกล้ากระผม:可以译为“下官、卑职、在下”,这是男性对高级官员谈话时的谦称。
(4)อาตมา:是僧人和俗人说话时的自称。泰国男子在结婚前会到寺庙里修行一段时间,此时会用到该词做自称。即使是小男孩出家,年长的人也会对他们十分尊敬,相互使用对应的人称代词。
(5)กู:意思接近于“老子”,不是礼貌用语但也没有特别蔑视的意思。使用者为农村男性居多,受话者一般为晚辈或妻子,此词凸显了男性在家庭中的地位。若受话者为男性,则他们身份地位大体一致且关系十分密切。
(6)กัน:口语,用于男性好朋友之间,使用较少。
以上词语为男性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每一个词语都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和场合。受场合的限制,词语之间的使用频率差别很大,雅俗差异也比较明显。
2.2女性第一人称代词
(1)ฉัน:直译为“我”,但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最常用的。女性在与朋友之间或对下级、晚辈说话时可以用,在与长辈、老师等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谈时一般不使用。
(2)ดิฉัน :女性有礼貌的自称。与陌生的长辈交流、发表演讲或是在电视访谈节目时经常使用,对僧侣也使用该词。
(3)หนู:儿童或者年轻女孩在和长辈说话时的自称。很多人从小到大都使用这个称呼,但一般仅限于跟长辈、老师谈话时使用。
(4)หม่อมฉัน:王室成员之间使用译为“我”,普通女性与王室成员谈话译为“奴婢、小民”。
(5)เกล้ากระหม่อม:同级王族之间说话时的自称,也可使用于僧皇。
(6)เค้า :口语,女性在与好朋友交流时可以使用。
女性第一人称代词之间的使用频率差异也很大,和男性第一人称代词在同一场合几乎是成对出现的。在与皇室成员对话时,女性和男性第一人称代词都会以“เกล้ากระ-”做前缀。
2.3中性第一人称代词
除上述两种类型外,还有男女通用的中性第一人称代词。少部分词语广泛用于男性或者女性,但也不排除异性使用的可能,只是同一个词在由男性表达和由女性表达出来的意思却不完全相同。
(1)ฉัน和หนู:这两个词广泛使用于女性,若男性自称“ฉัน”一般是与爱人交谈时使用,男性自称“หนู”仅限于小孩子对长辈或老师时用。
(2)กู:通常为男性使用,以“กู”自称与异性交谈会被认为不礼貌。近年来也有女性使用该词,但限于与同性且年龄相仿关系亲密的朋友间。
(3)เรา:译为“我们”,但也常被当做“我”来使用。在年轻人之间出现频率很高,熟悉与否都可以用。通常男性可以对女性自称“เรา”,但男性之间交流几乎不使用。
(4)ข้า:古语词。男性使用者居多,但也有女性使用,现代使用者一般为受教育比较少的人,总体使用率很低。
(5)ข้าพเจ้า:非常正式的人称代词,相当于男性的“กระผม”和女性的 “ดิฉัน”。受话者没有性别、年龄和身份的限制,常用于正式场合的发言稿、公文等官方文体中。
(6)ข้าพระพุทธเจ้า:王室用语,是百姓对王室成员或高级官员说话时的自称。
(7)พี่和น้อง:“พี่”是“哥/姐”的意思,“น้อง”是“弟/妹”。当和比自己年纪小的人交谈时,尤其是对方已用“พี่”做第二人称代词打招呼时,用“พี่”做第一人称代词可以表示亲切。无需血缘关系,年纪小者就可以用“น้อง”自称以表尊敬。只要年纪相差不大,无论年龄段和双方是否熟悉,都可以使用“พี่”或“น้อง”自称。
(8)泰语小名:泰国人的姓名都是由很长的名字和姓氏组成的,为了方便称呼,每个人都会另起一个小名。使用小名做第一人称代词是最普遍的,如果不是刻意表示礼貌和尊重,用小名自称会给人一种友好的感觉。
(9)亲属称谓:无论年长年少,在家庭内都可以用亲属称谓自称。比如在与孩子交流时,自称“พ่อ(爸爸)、แม่(妈妈)、 ปู่(爷爷)、ย่า(奶奶)、ลุง(伯伯)、 น้า(阿姨)”等,而面对家里的长辈无论男女都可以相应的自称“ลูก(孩子,代指儿子/女儿)、หลาน(孙子/孙女/侄子/侄女)”等。亲属称谓使双方都不觉得见外,往往能拉近交谈者的心理距离。
(10)职位名称:最常见的是老师自称“ครู(中小学老师)、อาจารย์(大学老师)”,医生自称“หมอ(医生)”。面对老师时,男学生可以自称“หนู、ผม”或者小名,女学生自称“หนู”或者小名;面对医生时,男性用“ผม”女性用“ฉัน”自称即可。
中性的第一人称代词类别很多,对于交谈双方的身份更为讲究。在与同事或者朋友等异性交谈中,年纪稍长的一方自称“พี่”,另一方若是女性用小名、男性用“ผม”做自称是最常见的表达。现实生活中女性用小名自称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ฉัน”。
综上所述,在泰语中无论是男女还是中性的第一人称代词都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每个词语都有严格的用法,并不存在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第一人称代词。性别是区分第一人称代词的首要因素,此外还要看交流双方的辈分以及职业关系等。每个人在一天之内都有可能会用到很多个第一人称代词。各种类型的人称代词之间使用频率差别都比较大,朋友之间、家庭之内、同事之间交流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的频率会远远高于普通人与僧人、高级官员和皇室成员交流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的频率。泰语常用的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大致为:ผม>泰语小名>เค้า>เรา>หนู>ฉัน>พี่或น้อง>亲属称谓>职位名称。
3 汉泰第一人称代词对比
前文简略地介绍了汉语和泰语第一人称代词的历史发展与使用现状,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相异之处[5]。
3.1数量上的差异
现代汉语常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比泰语少得多。汉语最常用的“我、咱”和“俺”,加上各自的复数形式以及在具体语境中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总数也就在10 个左右。现代泰语仍在使用的代表男性的第一人称代词有如“ผม、กระผม”等6 个,代表女性第一人称代词的有“ฉัน、ดิฉัน”等6 个,此外还有中性的第一人称代词如“กู、ข้าพเจ้า”等具体词和其他称呼不少于10 种,数量非常庞大。
3.2形式上的差异
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没有性别之分,而泰语不仅区分性别,还有辈分、场合等区别。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泰语的小名、亲属称谓和职业名称可以做第一人称代词,而且比“我”用得更广泛。
场景1:
แก้วตา คณวรรณ(娇达·卡娜雯):พี่จะไปกินข้าวเที่ยงที่ร้านอาหาร นอกบริษัทใช่หม ฟ้าขอไปด้วยนะ ——姐姐要去公司外面的小店吃午饭是吗?Fah 也想去。
ปลื้มจิต สุรชัย(倍洁·素拉猜):ใช่จ้า พี่จะไปกินข้าวข้างนอก ฟาไป ด้วยกันซิ ——是的,姐姐要去外面吃饭,Fah 和姐姐一起去吧。
แก้วตา คณวรรณ和ปลมจิต สุรชัย是泰国人的真实姓名,她们姓氏不同,根据交谈内容推测得出是同事关系。在第一句中,娇达·卡娜雯与对方交流时用小名“Fah”代指自己,而倍洁·素拉猜则自称“ พี่(姐姐)”。尽管她们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以小名或者兄弟姐妹等自称都是亲密有礼貌的象征。
场景2:
วิชัย ฉัตรบริรักษ์(维猜·察波礼莱):หมอว่าคณทานยาที่ตามหอมสั่ง พักผ่อนให้มากๆอีกสองวันจะหาย——医生觉得你按医生的嘱咐吃药,注意休息,过两天就好了。
วรรณนา วิจิตรวงศ์ทอง(婉娜·维吉王通):ขอบคุณคุณหมอมากค่ะ ฉันจะทําตามทุกอย่างที่หมอสั่ง ——非常感谢医生,我一定谨遵医嘱。
上文是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对话,“หมอ”的意思是“医生”,医生说话时用“หมอ”代指“我”。用职业名称做自称更能显示其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让受话者感到信服。病人是一位女性,与医生不熟悉,用较为常用的“ฉัน”自称。
用小名、亲属称谓和职业名称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的语言现象在汉语中非常少见。汉语的小名是用来称呼别人以表亲切的,而泰语的小名用来自称也有亲切友好的表达效果。在汉语中,只有在面对小孩子时,爸爸妈妈或者老师等非常亲密的人才会以称谓或职业来自称[6]。
3.3使用功能的差异
汉语的“我”几乎可以在任何场合使用,没有独特的感情色彩和主观态度,男女老少都可以用。“咱”和“俺”不是正式用语,但使用对象和“我”一样没有限制。“人家”和“老子”做为第一人称代词时,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使用范围较小,一般来说性别也有限制,但它们不是广义上的第一人称代词,因此不能说明汉语的第一人称代词具有性别之分。
与汉语不同,泰语里第一人称代词每个词都是分场合使用的。除了自身的性别之外,有时候还要看受话者的性别来确定使用哪个第一人称代词。如同样是使用“กู”自称,女性很少用且只能在和亲密的女性朋友对话时用,而男性可以和亲密的男性朋友自称时用,也可以和妻子或孩子交流以“กู”自称来显示家庭地位,但这会招来女性的反感,特别是男性和陌生女性说话时用“กู”是非常不礼貌的。
除了感情色彩外,泰语第一人称代词还有辈分尊卑的差别,尤其是面对僧侣或者王室成员,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格外讲究。
场景3:
普通民众:ขอพระราชทานกราบบังคมทูลทราบฝ่าละอองธุลีพระบาท ข้าพระ พุทธเจ้ารู้สึกซาบซ้งในพระมหากรุณาธิคุณเป็นล้นพ ้นของใต้ฝ่าละอองธุลีพระบาทสมเ ด็จพระกนิษฐาธิราชเจ้ากรมสมเด็จพระเทพรัตนราชสุดาฯสยามบรมราชกุมารีที่ทรงพระกรุ ณาโปรดเกล้าโปรดกระหม่อมเสด็จพระราชดําเนินมาทอดพระเนตรโรงงานอึ๊งฮะเซ้ง——小民拜见诗琳通公主殿下!承蒙公主殿下恩泽,小民深感荣幸能接见公主殿下,欢迎来到Enghaseag工厂参观。
诗琳通公主:สวัสดีค่ะ เราดีใจเป็นอย่างยิ่งที่ได้มาเยี่ยมชมโรงงานอึ๊งฮะเซ้ งขอแสดงความยินดีที่โรงงานอึ๊งฮะเซ้งได้ประสบความสําเร็จ——你好!我很高兴来到Enghaseag 工厂参观,祝贺你们工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上述对话中,普通民众用“ข้าพระพุทธเจ้า”自称,这是皇室用语,民众与皇室成员交流时使用。而诗琳通公主用“เรา”自称,因为受话者是百姓,对百姓说话不需要用皇室用语。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汉语的第一人称代词没有那么复杂,而泰语常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有很多种,根据性别、年龄、职业、语境等的不同会选择使用不同的第一人称代词。对于泰语初学者来说,数量繁多的泰语第一人称代词会对跨文化交流造成一定的障碍,因此细致对比研究两者的区别比较有实际意义和价值。
如果掌握了泰语里等级森严的“我”,就能在听到两个泰国人谈话的时候,根据他们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推测出他们的关系,这对于泰语学习者与泰国人交流时能正确地使用人称代词也很有帮助。与较多人同时交流,在适当的时候,能自如地变换不同的第一人称代词,会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也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这也提醒泰语学习者在学习第一人称代词时,要深入了解每个词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对其使用有一个正确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