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田间地头寓教于人
——各地关工委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巡礼

2020-11-18

中国火炬 2020年9期
关键词:劳动成果豇豆芋头

摘豇豆 刨芋头 腌鲜姜

妈妈,今天让我来打扫卫生。爷爷,给花翻土施肥的事情交给我。奶奶,我来给您织副手套暖暖手……来自全国各地孩子们的声音,奏响了一曲热爱劳动之歌。

“追梦新时代,劳动最光荣。”各地关工委和五老教育青少年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树立劳动意识、增强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在奋斗中书写美丽的青春。

农场劳动润心田

“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

每到寒暑假,美妙的歌声围绕着重庆市綦江区的多个校园开心农场。

前不久,区关工委和学校一起组织孩子们到农场采摘蔬菜瓜果。孩子们一边收获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一边用歌声表达着自己的喜悦。

每到收获的时候,区关工委主任杨昌茂和五老都会来到孩子们身边,和孩子们一起收获,一起交流,一起分享劳动带来的快乐。

“杨奶奶,这是我班种的豇豆,您看结得棒吧!”

“杨奶奶,我们班的南瓜结得好吗?瞧,满地都躺着大南瓜呢!”

看到杨奶奶来,孩子们总会争先恐后炫耀自己的劳动成果。

“结得好,结得好呀。孩子们,一条条豇豆,一个个大南瓜,一颗颗白菜……都是你们辛勤劳动的结晶呀。你们摘到的不仅是豇豆和南瓜,更是能给自己带来一生幸福的劳动能力和生存本领呀。”杨昌茂高兴地说。

小小的校园开心农场,总会让孩子们在快乐的劳动生活中展现出它巨大的教育力量。小小的一方农场,让孩子们看到了果实从无到有的过程,懂得了幸福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

芋头田里练手艺

烈日炎炎,骄阳似火。

暑假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大安村校外学习站的留守儿童像火一样热情四射。

五老带着孩子们到田间地头,给芋头拔草、培土、修叶。五老中有不少人当年插过队,用起农具一板一眼;孩子们争相模仿,做起农活有模有样。

五老郑永清看到孩子们干得热火朝天,便领着孩子们朗诵“吃尽芋头粥,享尽天下福”的古格言,并解读含义,嘱咐他们多体谅父母的辛苦,利用课余时间力所能及地参与家庭劳动,为父母分忧。

当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后,有的孩子这样说:“爷爷奶奶的言传身教让我们感到很亲切,尽管下了一点零星小雨,大家也不退缩,一边擦汗,一边挥铲培土。”

看着孩子们一个个“新型小农民”的形象,跟着参与劳动的五老都开怀大笑。

“通过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让青少年懂得幸福生活源于辛勤劳动,培养他们良好的劳动习惯与品质。”柳州市关工委执行主任林桂平说。

收姜腌姜欢乐多

“快看,我拔出的嫩姜好大一块!” 学生李雯萱高兴地说。

“姜的气味好清香啊!” 学生王伊人拿起鲜姜闻了一下。

“快来快来,帮我一起拔!” 学生祝紫怡不停地招呼身边的伙伴。

一阵阵欢声笑语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中心小学的姜娃农场里传来。

前不久,新丰镇关工委组织五老到镇中心小学姜娃农场,同孩子们一起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在五老的指导下,孩子们将一棵棵嫩姜从地里小心翼翼地拔起来。

农场里的小小身影成为夏日里一幅美丽的画面,脏了、累了、渴了……孩子们继续坚持着。在忙碌中,孩子们仔细观察着白中带粉的嫩姜,笑容挂在脸上。

虽然增加了一笔开销,但是心情总算是稳定下来了,上班的时候,晚上应酬的时候,踏实多了。那大爷呢,也乐滋滋的,坐在小区看风景,还能挣了钱,何乐而不为。如此这般过了几天安心日子,一日冯一余下班回来,发现自己的车位又被别的车占了,大爷不在,他正奇怪呢,那大爷却在另一个地方喊起他来,过去一看,大爷端个凳子坐在另一个车位上。冯一余赶紧说,大爷,您坐错了位子。那大爷笑呵呵道,我没有坐错。冯一余说,可我的车位是那一个呀。大爷用脚点了点脚下的地,说,可是我屁股底下的这个车主,给了我30块呀。一边说,一边掏出冯一余头天付给他的20块钱,塞到冯一余手里,说,这个我要还你的。

孩子们带着满满的收获来到学校生物实验室,学习如何腌制嫩姜。在五老的帮助下,孩子们把带泥土的生姜用清水冲洗干净,仔细地刮掉芽头红色的皮,掰成几块,用棒槌把姜拍碎,撒上盐静待一会儿,随后把姜一块块装进瓶中压实,倒入酱油和醋,放入冰糖,一瓶腌姜便大功告成了。

看着孩子们认真的样子,五老黄宝昌说:“别看小小的一瓶腌姜,其实制作工艺要经历‘拔、选、洗、剥、冲、拍、沥、腌’等繁复的工序,另外调料的搭配也直接影响着姜的口感。”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言祥生说:“让孩子们体验拔姜腌姜的过程,可以使其了解家乡的历史,体会劳动的乐趣,从而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意蕴深远的千古名句,让人们懂得了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洪范八政,食为重要。”珍惜粮食,要让青少年主动去认识劳动,体验劳动成果。开展劳动教育,有助于青少年的成长,更可以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功能,为青少年的人生道路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本文由通讯员罗玉书、沈建平、金娴娴提供)

观点:

让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入脑入心

加强劳动教育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关系到国民素质的综合提升,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抓好劳动教育,必须建立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协同实施的机制。

家庭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基础。家长要培养孩子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让孩子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学校是开展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对大中小学校来说,要把劳动课实实在在地开起来,强化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引导学生在鲜活的劳动场景中提高劳动素质。让劳动最光荣、最伟大、最美丽的价值观念入脑入心。

社会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大课堂。全社会要建立各类劳动教育制度体系,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成劳动教育的效能,让劳动精神潜移默化植入孩子们脑中,让青少年能够更直观形象地感受劳动的魅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关工委主任 牛正夫)

猜你喜欢

劳动成果豇豆芋头
芋头小姐姐
司马光教子
第一次种芋头
这里也有乐趣
劳动成果要珍惜
豇豆先生变魔术
豇豆魔王
劳动成果评比
腌酸豇豆
观察日记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