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家研究之『四库』构建刍议

2020-11-18王家安

对联 2020年8期
关键词:联语楹联资料

□王家安

楹联学构建,须从联史及文献着眼;而联史研究,当从联家入手。

这是十年前我矢志楹联研究时,遍览前人著作,并综合常江、余德泉、龚联寿、刘太品等学者之观点,认为必要而可行的一条道路。当时即先本着就近原则,从研究陇上楹联文献及联家入手,并在实践中理清一条经验,即研究一位联家,决不能孤立地『就联论联』,停留于表面解读赏析,还应从作品、年谱、手迹、影像四个维度入手,建立『联家四库』,并日积月累丰富其『库存』。

联家四库的构建

第一库即『作品库』

建立其作品之档案,不仅限于联作,还包括存世的各类作品。

一是联作

研究联家,自然从联语入手,然联语只零星所获,终一知半解;故看到有的文章,来来回回列举的就那几副,是所得无多也。有联集传世的自不必说,没有的,或联集不易得的,研究者多不愿搜寻,甚至是网上『百度』,不细考版本、讹误,拾人牙慧,难免以讹传讹。清陇上联家吴镇有数副作品见《楹联丛话》,梁章钜称:『吴信辰工为楹联,杨蓉裳芳灿为选刻《松厓对联》一编,不乏清词丽句。』

笔者为此搜寻《松厓对联》数年,各大馆藏十几个版本的《松花庵全集》及松厓著作均未收录,一度以为失传,后终有缘窥见,其研究视野终从网传只十几副扩展到全集二百五十余副,乃知松厓联作之全貌,其研究自有的放矢。

二是诗文

凡能联者,基本皆能诗文,而联语往往附于诗文集后,有时题联也同题有诗文,联与诗文相互关照。如左宗棠督甘时,为节署后园碧血碑题联『一抔荒土苍梧泪;百尺高楼碧血碑』,解读此联,则非要一读文襄诗文集中《烈妃庙记》,否则又何以得知左氏对此还有『远望贺兰,俯瞰大河,山不陂、河不湮,奚此阡而独圮乎』的感慨。

三是其他日记 乃至译著、公牍等牍等

从中可得其遗漏之作,亦可观其事迹性格。一九三八年初,顾颉刚在甘肃临洮考察,仰慕者众多,他在日记中写道『终日为人写屏联,一日近百件……临洮市上宣纸其将为予涂尽』,后又屡见其题联、赠联,乃至某日还『梦中得联』;这期间,他为临洮黄国华《集联三百首》所作序言,不仅谈到他对楹联起源及发展的独到见解,亦说起家乡联家俞樾、顾文彬、吴昌硕、罗振玉等及家人喜好楹联对他的影响,他无疑已将楹联看作『家学』,并称『自谓深识此中滋味矣』。得见这些资料,其于联语之偏好可见一斑,『联家顾颉刚』的形象自然更加饱满。

第二库即『年谱库』

建立其事迹之档案,有利于一窥作者生涯之变迁、性格之养成,进而理解其作品及风格。对于已有人编纂的年谱,包括身前之自述、谱牒、回忆录等,身后之哀挽录、追思录等,均须一阅,检其扼要,自己编个『年谱简编』,尤其是有关联作之事迹,逐条标注,可备以后研究的基础资料。对于尚无年谱的联家,我历来主张,一旦将其确定为研究对象后,无精力编纂『长编』,依然要自制一『简编』,如此,再回头来研究其作品,原有些一知半解或不解其意的地方,往往了解其生平后则豁然开朗,至于人物之个性养成,亦关乎其文辞风格。二〇一二年我始关注近代陇右楹联名家黄文中,当时结合手头资料,编一年谱简编,并以其存世联语,编为《黄文中西湖楹帖集新编》;此后所得资料渐多,又相继写成《黄文中楹联的艺术特质》等文发表,引起联坛对这位陇右才子的关注;后来,写文章介绍习近平引用黄文中联语,并与其后裔联系,获得一些新资料;再后来,又意外发现教材选编的黄文中楹联有误,且促成更正。在这一系列关注中,萌生以楹联为序,为其编纂一部年谱的想法,于是有了庚子春付梓的《黄文中楹联纪年》,从最初『年谱简编』数千字,逐步到『楹联纪年』这个全新体裁已十五万五千多字。期间,搜罗资料千余种,直接引用二百余种,同时,加之联家亲属、学生等亲历者讲述和田野调查,使此书更为完善,以求考其史实,存其全貌,以期对后来研究能有所裨益。

第三库即『手迹库』

因旧时教育影响,能诗文者,大抵能书,尤其晚清民国以来,存世手迹颇丰,这些又不仅限于联墨,包括各类题迹及笔记、信札、题签,还有往往同楹联相关的题匾、刻石等,可补『正史』之阙如。

一是资料的补充与佐证

墨迹中可见到许多未见刊录的细节。如『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一联,历来多注为『鲁迅赠瞿秋白联』,然考其书法原件,乃见题款『录何瓦琴句』,鲁迅自己写得很清楚,作者是清人何瓦琴,倘不见手迹,则鲁迅先生一直要背着『拿来主义』的罪名。

二是印证事迹

一些手迹,因其随意性、私密性,往往记载着正规文章中不易得见的资料,却成为考证联家事迹的重要史料。如笔者收藏一帧清人信札,虽未署名,但信中提及『粤西梁芷邻中丞来函云,公余辑得联话一书……独尚缺山右……阁下节访平郡,各邑一切佳联录寄,以便邮达。』梁芷邻(应作『茝邻』)即梁章钜。信中可见,乃是受梁章钜之托,梁之友人再委托友人为其搜罗联语,其所辑『联话一书』,自然是《楹联丛话》系列,这与梁章钜所言为编纂此书『博访遐搜……邮筒遍于四方』之说便相互印证。

三是存风范

方寸手札,往往兴之所至,见性情,如见其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当代楹联名家马萧萧给友人李超写下一信,信中提及自己前日题赠楹联,回家思索后发现一字违律,遂写信更正,又重写一副寄去。马老能为自己的一点失误主动认错,着实令当今那些错字满篇的『名流们』汗颜。这封不到一页纸的信札,却是其大家风范的鲜活体现。近年来,笔者陆续收藏了上百帧当代联坛名家流散各处的手札,其中多数先生已经作古,即是为当代联坛留一点『温存』。

第四库即『影像库』

主要系图像和录像。我将其称为『新文献』之一种。历来谈文献,仅限于纸质,甚至囿于书稿、报刊、墨迹三类,对于其他文献载体关注不多,而近代系楹联之繁盛期,恰我国摄影技术引用期,必然有大量有关联家形象、居家、事迹乃至楹联之刻挂、流传的旧时影像存世,这些资料对于联家,尤其是楹联风俗研究也至关重要。笔者在二〇一三年、二〇一四年就曾发表《联墨整理和『集成系统』建立势在必行》《楹联墨迹文献亟需建档建库》等文章,呼吁从联墨入手,建立楹联研究『电子档案』,并在尚未得到广泛支持的情况下,这些年自己一直在努力收集各类晚清以来的楹联图片资料,相继建成『近代重点联家肖像及联墨』『近代名胜楹联』和『近代楹联风俗』三个专库,收录各类图片文献数以千计。余德泉教授新近大成之作《中华对联通论》近半插图,即笔者从这三个专库中提供。

一是图像资料

主要是照片,再包括一些画像、图画等。首先可以通过一些历史旧照,知其旧迹及演变。如笔者在研究陇右联家黄文中时,为了解其代表作『西湖天下景』一联自一九三四年悬挂以来的演变历程,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民国以来至一九九〇年代这座亭子的老照片五十余张,细加对比,整理出悬挂七十余年来经历的七次更换历程,并记叙其不同时期的形制,对此联之研究则更深一步。其次,是通过旧照证差谬。尽管有的楹联诞生不过百年,但近代战乱及政治运动频迭,一些联语的记载就不甚准确。如黄文中曾题西湖紫云洞联:『洞有紫云,当盛暑清凉,宛似慈航普度;佛留胜迹,与群贤觞咏,居然香火因缘』。存世见他一部亲笔抄件,下联写作『香花』,如此则格律不妥;后见民国旧照,乃知作者题刻时确是『香火』,此抄件应是笔误。倘无此旧照佐证,又是亲笔抄写,此联大抵便会以『香花』误传下去。再者,一些旧照还是楹联民俗这个国家非遗的生动记载。在笔者所收藏的一些老照片中,时可见到晚清、民国贴在宫门、宅院、厨房等处不同样式的春联,一些字体各异的趣味联,还有居家百姓的婚联,各界名流的挽联,这些场景,都比文字描述真切得多。例如不少文章都说到,孙中山逝世后挽联甚多,有的说数十万之众,这样的描写也只是一个概念;后来笔者见到当时记者拍摄的众多中山灵堂照片,才看到室外空地上搭起一排排并列的架子,密密麻麻的挽联像是乡间『挂面』一般排开,才知什么是前人描述『挽联如海』之景象。

二是录像资料

重点是当代以来,摄像技术普及,尤其现今手机摄像功能完备的情况下,拍摄珍贵的楹联资料便触手可及。或许有人觉得今天拍摄的资料能有何价值?殊不知历史不能重演,数年乃至更久以后,一段小视频或许就成为日后重要的研究资料。

如此日积月累,集腋成裘,健全这『四库』,便能为一位联家『建档』,以后开展相关研究,于人于己都方便许多。而若能为一个地区若干位代表性联家都逐一『建库』,则一部地方楹联汇集、一部地方楹联发展史、一套地方楹联风俗资料,等等,均日臻备矣。

考证的范围及原则

联家研究之『四库』,意在明确联家研究之方向,然如何展开,还需明确其路径与方法。

首先是考证范围。包括人物范围及时间范围。人物范围,应以联家为『圆心』,辐射其『朋友圈』,通过每一个有交往的人『伞』状推延,终逐步还原出一位联家丰富之阅历。时间范围,则不止联家生卒年之间,其生前之时代背景、家族背景,尤其父母、师承等,都对其成长有所影响;其逝后,后世如何评价,包括与其楹联相关的一些研究、活动等,都须关注,尤其是历来研究者的成果,对于自己『站在前人肩膀上』丰富提升至关重要。

其次是考证的原则。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性

联家研究,要明其真相,必须从原始资料入手,这在此前已举过几个类似的例子,不再赘述。

二是转述资料必须细加证实

任何资料都不要人云亦云,必须再从原始资料印证不可。非原始资料,要坚持『孤证不立』,更要合乎逻辑,切不可轻信。如黄文中有个著名事迹,即在日本留学时翻译《日本民权发达史》,后孙中山题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我曾见许多文章都写是留日期间,面谒孙中山请求题写,看似合乎逻辑,可后来查阅原始资料证实,在黄文中留日三年中,孙中山从未去过日本,更何谈题词一事?于是,发现这一个问题,引出若干新问题,最终通过详实资料才还原了此事的基本经过。

三是开展必要的田野调查

由于楹联文化与风俗密切相关,许多重要联家又都生活在晚清民国,时间不算太久,遗存较多,进行联家研究有必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田野调查。例如,笔者在研究黄文中时,就在实地调研中解决了许多文献中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其题西溪秋雪庵一联,实际挂在茭芦庵,在探访其灵峰掬月亭联时,意外发现入口竟还有黄文中题写的『灵峰探梅』匾额,还比如每副联语的刻挂现状,包括款识、形制等,都非实地探访不成。

明晰了这些路径、方法,我们便可综合运用来对联家及其楹联开展研究。这里,再举一个综合运用、层层深入的例子。如甘肃近代联家刘尔炘曾题兰州五泉山青云梯一联『高处何如低处好,下来还比上来难』,知名度较高,我对其研究也是经历了几个必要的步骤:

第一步是只见联文

因关注刘尔炘,见到这副联,只见其文故只能『望文生义』,对其理解是借助对联阐发了一种人生哲理,众人的理解应该都差不多,但这其实是片面的。

第二步是寻访联家

通过为作者建立『四库』,翻阅刘尔炘《果斋日记》《果斋别集》《兰州五泉山修建记》等,乃知当时修建五泉山时的背景、心境,这副联又如何折射出他的理学思想,其『进退之心』的理解就深化了一层。

第三步是见到影像

通过照片,才知此联竟同匾额一般横写横挂,这在全国也不多见,但只是猜测可能是作者标新立异,到底还有何用意,一张照片似乎也看不出来。

第四步是身临其境

来到青云梯,原来在五泉山中轴线,无论上山、下山,往来游客都要途经数十步台阶,在这里歇脚定喘。刘尔炘一反常规,将此联做成匾额横置于头顶,就保证上山人抬头仰望、下山人俯视眺看,皆一目了然,令人置身其间,可以感受上、下山的不同心境,读到此联后想不发感慨都不行,这才是作者最高明之处。联文与制作形式,乃至周围环境都融为一体,便是简单从资料上抄来两行文字无法体会得到。到这里,就这一副联,一篇文章都说不完。这其中,综合运用了『联家四库』研究之基本思路和方法。

当然,这副联比较特殊,不一定每副都有这复杂经历。而这也仅是一家经验。总之,方法见仁见智,个人有个人的体会,但最核心的经验其实前人早已道破,就很简单的一条:肯不肯坐得『冷板凳』。

猜你喜欢

联语楹联资料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孔府的年节楹联
联语和谜语在历史教学中的妙用
我国第一部纳入正史的楹联艺术志《山西省志·楹联志》太原首发
切瓜分客
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船穿藕花
王志滨诗词楹联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