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禅宗文献俗语词零札(二)

2020-11-18

华夏文化论坛 2020年2期
关键词:禅宗语录禅师

【内容提要】文章综合利用文本对勘、异文互参、语境求义、排比归纳等训诂方法,对禅宗文献“萤”“趁口懌”“私驼”“宕窖”“恎视”“罄夕”“單污”“贴案”“慢㤆”“雪隐”十则疑难词语作以考辨。

禅宗文献作为近代汉语重要的白话文献,因俗语词丰硕而备受研究者的青睐。禅宗文献词汇研究近年来取得长足的发展,词语训释论著涌出,但仍留有大量的疑难俗语词阙疑待考。疑难词之所以“非雅诂旧义所能赅”,很大程度上与禅宗文献文字讹混、音近通假、惯见方言、宗门造词等因素密切相关。文章选取“萤”“趁口懌”“私驼”等十则疑难词语,综合利用俗语词的训诂方法,辨形释义,求其确诂,希望对禅宗文献词汇研究、近代汉语俗字研究有所裨益。

清超德等编《明道正觉森禅师语录》卷三《复居士书》:“先宗大匠,廓彻亮于闻前,智鉴出于意表,不被世情眩惑,不以名色易眼,不没纤芥之善,不掩萤之光。”(L155/63b①文章所引用的佛教文献均于其后标注文献代码、册数、页码和栏数,B为《大藏经补编》,C为《中华藏》,J为《嘉兴藏》,K为《高丽藏》,L为《清龙藏》,T为《大正藏》,X为《卍续藏》。)

趁口懌

宋悟新《死心悟新禅师语录》:“如今丛林中,若论参禅,固是难得其人。我看你这一队汉,在这里心愤愤、口悱悱,道我会禅会道,入方丈里趁口懌,撑一两转语便行,不是这个道理。”(X69/230a)

该例中“趁口懌”费解,然禅宗文献常见“趁口快”一词,义谓快言快语、耍弄嘴皮,这是禅宗极为反对的举止,例如宋克勤《佛果击节录》卷上第十四则《赵州偷笋》:“而今众中有一般禅和家,须待长老入室小参,方可做些子工夫。不然终日业识茫茫,游州猎县,趁温暖处去却,也趁口快说禅。”(X67/232b)元元浩等编《古林清茂禅师语录》卷四:“者个唤作生死大事,不是你趁口快、图衣食、衒声利底生活。”(X71/254c)又作“趁口”“趁口头”或“趁口舌便利”,例多不赘。引例死心禅师语又见录于卍续藏本《嘉泰普灯录》卷二五、《续古尊宿语要》卷一本章,均作“趁口快”(X79/443a;X68/359b),可见卍续藏本录的“懌”是“快”字之误。但二字形音义迥别,何由致误呢?考诸日藏写本禅宗文献,“快”字常写作“”,如江户写本《禅苑蒙求·懒融负米》:“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仏之妙用,乐无忧,②“ ”为重文符号,宽永17年刊本、卍续藏本均未重复“无忧”二字,写本的重文符号当衍。故名为佛。”江户写本《月磵禅师语录》:“是什么时节出头来?便难逢。牢关把定,道绝人荒。”江户写本《清拙和尚语录》:“须出头,若不出头,埋没杀你。”而从“睪”之字在日本中世以降的写本文献多写作“尺”,如“択”“釈”“沢”“鈬”“駅”“”等,这些字现今已成为规范的日本汉字。何华珍考证指出日本汉字音“釋”与“尺”读音相同,故以“尺”代“睪”完全符合汉字日语化的规律。这一替换既与汉字的原音有关,又受到日语的影响。①何华珍:《“睪”旁为“尺”探源》,《语言研究》,2004年第3期。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卍续藏本《死心悟新禅师语录》所据底本的字形当作“”,编撰者未审“趁口快”为唐宋俗语词,而误将与“快”近似的“”回改作繁体的“懌”字。类似的情况又如“決”可误作“澤”,卍续藏本《天圣广灯录》卷七《慧能大师》:“承吾旨者,澤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吾受忍大师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汝等信根纯熟,澤定不疑,堪任大事。”(X78/446b-c)检核《天圣广灯录》日本宫内厅图书寮藏毗卢藏本、赵城金藏本“澤”均作“決”。可见偏旁“夬”与“睪”相混在日本大藏经中比较常见,属讹混之“通例”,阅读时需要留意。

私 驼

元万松行秀《从容庵录》卷四第六十六则《九峰头尾》:“吃别人家饭,卧自己床,如云吃官饭放私驼。”(T48/268c)

宕 窖

元正定编《樵隐悟逸禅师语录》卷下《政黄牛》:“吟肩耸宕窖,定眼湛湖水。黄牛角指天,八脚垂过鼻。”(X70/306b)

“宕窖”内外典籍鲜见,词义费解。核查国家图书馆藏日本写本《樵隐和尚初住福州大中祥符禅寺语录》“窖”字作“”,“宕雲”则词义豁然,义同“岩雲”“岫雲”,禅宗文献即有用例,宋正贤等编《介石智朋禅师语录·送雁宕庆藏主》:“四十九盘飞鸟外,衲衣犹带宕雲寒。豁开湖海烟波眼,枯木石头在雁山。”(X69/805a)清行悦集《列祖提纲录》卷一:“千秋令节今朝是,九九阳生第一爻。四海阴霾俱解驳,宕雲深处祝唐尧。”(X64/10c)“雲”之所以误作“窖”,一则与上端的部件“雨”俗写与“穴”相混有关,如“零”作“”、“霍”作“”、“靈”作“”①三种字形参见李琳华:《佛教难字字典·雨部》,台北:台湾长春树书坊,1990年,第362-364页。均为其比,一则与下端部件“口”与“厶”相混有关②“口”与“厶”俗写相混为古籍之通例,可参曾良:《俗字及古籍文字通例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75-76页。。

恎视 罄夕

明葛寅亮《金陵梵剎志》卷四六载唐许登《润州福兴寺碑》:“禅师以为修道之本在于利人,从人之欲,可谓除患。乃诣其祠,恎视谛观。以日罄夕,身心(静)一。或呈丑相,未覩晬(睟)容。”(B29/338a)

寺碑中“恎視”和“罄夕”二词难解。《润州福兴寺碑》又载于《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一,清嘉庆内府刻本缺“祠”“恎”二字,“罄夕”内府本作“繫月”。该碑又见于清严观辑《江宁金石记》卷二,但民国16年(1927)石印本仍缺“祠”“恎”二字,“罄夕”石印本作“繫夕”。另查台湾广文书局影印民国25年(1936)金山江天寺本《金陵梵剎志》,二词又分别作“视”和“”,明万历、天启刻本又分别作“视”和“罄夕”。综合比较异文,我们认为诸本“恎”“”与“”当正作“怪”,“怪”修饰动词“视”,“怪视”即心怀诧异地观看,与“谛观”同为偏正结构。引例是说禅师入祠堂祛除巫风邪祟,“怪视谛观”指对祠堂的仔细打探。“怪”俗写作“”(金刻本《刘知远诸宫调》),金山江天寺本的“”是在“”基础上的讹变,而天启印本“”又是对“”的错误楷化。至于引例大藏经补编本的“恎”显然也是“怪”的形近讹误字,二字相混内外典籍多见,兹分别举一例。卍续藏本《建中靖国续灯录》卷二五《越州承天滋须禅师》:“僧曰:‘恎来昨夜清风起,今日灵山事宛然。’师云:‘瞻之仰之。’”(X78/791a)“恎”中华藏本(底本是崇宁藏)即作“怪”(C74/621a)。清云间子集《草木春秋》(清大文堂刊本)第三十二回:“离那芸苔亭有半里多,水仙骑着水,在空中耀武扬威。”“水”即“水怪”。

再说“罄夕”一词。我们认为诸本中当以清嘉庆内府刻本《全唐文》“繫月”为正。“罄”或“”实为“繫”之讹,“夕”又是“月”之讹。“以日繫月”多用于指长时间地坚持,与碑文用义恰相吻合,内典也数见用例,如宋赵炅《御制秘藏诠》卷二二:“情触于事,事起于情。情逐事流,展转伇虑。以日繫月,虽休勿休。”(K35/928a)明如卺《缁门警训》卷一:“然人至愚岂不日记一言,以日繫月,以月繫年,积工必广,累课亦深,其道自微而生,何患无所立矣?”(T48/1046a)

單污

元德辉《勅修百丈清规》卷三:“今辰午刻,就云堂特为煎点,伏望慈悲降重,下情不胜單污之至。”(T48/1124a)

这是专使请住持为新命煎点①“煎点”无著道忠《禅林象器笺》释为“煎熬、煎熟食物,以点于心也”(B19/673a)。的呈辞,但“單污”一词难解,大正藏校勘记云宮本“污”作“汗”,然“單汗”禅籍仍为罕见。引例的呈辞其实是禅林惯用的套话,所以也载于其他的清规文献,“單污”元自庆《增修教苑清规》作“戰汗”(X57/308a)、而元弌咸《禅林备用清规》又作“感激”(X63/636a),比较可见“單污”“單汗”实乃“戰汗”之误,“戰汗”本义为因恐惧而出汗,与“感激”词义虽别,但表意实同。再查《勅修百丈清规》日本室町刊本、享保5 年(1720)中村治重刊本均作“戰汗”②室町本“勝”作“”,乃俗写。享保本“勝”作“”,“戰”作“”,亦为俗写。,且“下情不勝戰汗之至”的说法该书另有2见③分别见于卷三《山门请新命斋》(T48/1125c)、卷五《新戒参堂》(T48/1138c)。,大正藏本均不误。因此,引例卷三的“單”很可能是大正藏的底本(增上寺报恩藏明本)“戰”偏旁“戈”破损的残笔,而“汗”作“污”则可能是编者错误的回改,因为二字构件“干”与“亏”俗写常混用不别。

贴案

清超巨等编《二隐谧禅师语录》卷三:“任打饭煮饭者,必要瞻星望日,不失其时;任贴案者,必要调和众口,将养群贤。”(J28/483b)

“贴案”是禅林厨房的僧职之一,负责烹饪、调味,地位仅次于“典座”。揆其得名之由,“案”当指案板,为炊煮的台板④《汉语大词典》“案板”义项①:“炊事或作工用的台板。多为长方形,下有腿或架子。”引《儒林外史》第二八回:“这季怡逸因缺少盘缠,没处寻寓所住……晚里在刻字店一个案板上睡觉。”,“贴”即“贴近,贴靠”义。清仪润《百丈清规证义记》卷六《执事单》“贴案”条:“凡上供供菜,须制熟得味,不得先尝,不得用生菜等填底,亵渎佛神,罪咎不小。不得私造偏众饮食。若大众菜及客菜,应先尝味,使调和得宜,不得粗心失味,亦不得私做人情。”(X63/451a)可谓是贴案的工作守则。清代禅宗语录也载有贴案与住持的问答机语,师徒多以厨炊说事,例如清行岳编《大觉普济能仁琇国师语录》:“贴案问:‘如何是见性成佛?’师云:‘厨房辛苦。’进云:‘佛法现前,为甚不会?’师云:‘劳而无功。’”(L154/637b)清音纬等编《普济玉琳国师语录》卷八:“贴案作礼,师云:‘那里人?’进云:‘广东。’师云:‘獦獠无佛性。’……又问一贴案:‘你同寅⑤“同寅”是“同僚”之义,参见《汉语大词典》本条。费吾许盐酱。’案无语,师云:‘一个棺材,两个死汉。’”(B27/597b)

慢㤆

元万松行秀《从容庵录》卷五第八十则《龙牙过板》:“示众云:‘大音希声,大器晚成。向盛忙百闹里佯呆,待七古千年后慢㤆,且道是如何底人?’”(T48/278b)

“慢㤆”内外典籍仅此一例,词义难解,或有文字讹误。但国家图书馆藏2种明刻本、东京大学藏嘉兴藏本《从容庵录》并作“慢㤆”。清发育等编《寂光豁禅师语录》又引作“慢板”(J36/868a),而驹泽大学藏明版大藏经(続蔵)康煕15年(1676)刊本《佛子寂光豁禅师语录》又同作“慢”,“板”当是“㤆”之误。“㤆”《汉语大字典》收列“恶心”“急性”“悔”和“褊狭”四义,均难与“慢”榫合。考诸汉文佛典,“㤆”是多个字的形误字,或为“板”之误,如明周永年《吴都法乘》卷二一《挽璋公》:“旋踵即尽然,急若丸走㤆。”(B34/567b)或为“仮”之误,如后晋可洪《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第十一册《大㽵严论》卷一二“侧仮”条:“方睌、方烦二反,仮,覆也,转也,正作㤆也。”(K34/1041b)或为“收”之误,《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第二〇册《舍利弗阿毗昙论》卷一五“收收”:“失周、失呪二反,鱼名。收收摩罗,秦言鱼也,《川音》作‘㤆’,非。”(K35/294a)此外还是“恢”之误,高丽一然《三国遗事》卷四《贤瑜珈·海华严》:“唯识幽难破,因明擘不开,是以学者难承禀者尚矣。贤独刊定邪谬,暂开幽奥,㤆㤆游刃。”(T49/1010a)卍续藏本同作“㤆㤆”(X150/657a),但朝鲜李能和(1869-1943)《朝鲜佛教通史》引作“恢恢游刃”(B31/594b),后者为是。但诸形近讹混字也与“慢”毫无牵涉。

驹泽大学图书馆藏有泷谷琢宗禅师(1836-1897)手泽本《从容录钞》二卷,抄写年代不明,诸本“慢㤆”抄本作“”,细辨当作“慢缓”,该词内典常见,有懈怠之义,如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十八《弟子所说诵》第四品:“佛告舍利弗:‘若彼比丘谄曲幻伪、欺诳、不信、无惭无愧、懈怠失念、不定恶慧、慢缓、违于远离……如是比丘不应教授,与共言语。”(T02/130b)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六九:“一慢缓障,二有罪障。……慢缓障者,谓懈怠,故于诸善法不勤方便。”(T30/679a)唐法清集疏《法华经玄赞决择记》卷一:“六誓者,菩萨发心,先建至诚,立决定誓之心,终不放逸懈怠慢缓。”(X34/129b)再从《从容庵录》的行文来看,二句极具对仗,“佯呆”指装傻,“慢缓”义懈怠,词义可互为关照。综上来看,虽然《从容录钞》的异文目前尚无旁参,但异文“慢缓”恰可揆诸文本而协,很可能才是确切的。若此,诸本的“㤆”即当视为“缓”的俗别字,揆其來由,首先是受上字“慢”偏旁类化,而“反”可能是对声符“爰”的音近替换,也可能是对声旁“爰”残笔或草书的楷化,正如钞本“”的右侧构件“”,与“反”的确十分相近。

雪隐 择木 小玉

日本禅林将“净头寮”尤其是“西净”(西序所用之厕)称为“雪隐”,江户学问僧无著道忠(1653-1744)《禅林象器笺》略有考证,卷二“西净”条:

和俗呼“西净”为“雪隐”,谓“雪,净之”也。见其称“西净”,却为怪焉。余谓“雪”若“净”之义,则“隐”又何义?

按:竺仙和尚说云:“灵隐净头寮名曰‘雪隐’,即今圆觉净头寮二草字,不知何人好事者模来(《净智寺录》)。”又按:《日本禅剎一览》建仁寺亦揭“雪隐”字,皆用雪窦显禅师曾在灵隐隐潜于净头职之事。然“雪隐”“西净”唐音适近,遂以为“雪隐”,而失本名。“隐”者,“潜隐”义,非取“灵隐”之“隐”也。况复“雪隐”是净头寮扁字,而不宜扁于西净,益见不当也。或有以西净为厕通名,而其在东者亦呼西净者,实讹称而已。

从无著道忠的考证中,我们可以看出“雪隐”一词是日本圆觉寺、建仁寺“净头寮”的称谓,日释或不明其由,别生臆解,不足为据。道忠认为该词应该是化用“雪窦显禅师曾在灵隐隐潜于净头职之事”,颇中其要。雪窦重显曾隐于灵隐寺,禅籍多有记载,但充任“净头”之事却少有提及,如元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卷一八:

显与学士曾公会厚善,相值淮南,问显何之,曰:“将造钱唐,绝西兴,登台雁。”曾曰:“灵隐天下胜处,珊禅师吾故人。”以书荐显。显至灵隐,三年陆沈众中。俄曾公奉使浙西,访显于灵隐,无识之者。堂僧千余人使吏检床历,物色求之,乃至。曾问向所附书,显袖纳之,曰:“公意勤,然行脚人非督邮也。”曾公大笑,珊公以是奇之。(T49/666a)

雪窦重显造访灵隐寺,并未拿出曾会的推荐信,而是隐姓埋名“三年陆沈众中”,但所持何事,并未明载。但在元代禅林清规、语录和清代禅林蒙求著作中间有记载。元弌咸《禅林备用清规》卷七“净头之职”:

果自因生,每朝扫地,装香及时,剔灯点烛。换筹洗厕。出桶拖鞋。……雪豆①“豆”是“窦”的同音假借字。在灵隐,牧庵、妙喜宝峰会中,皆服勤斯务矣。(X63/649a)

又元居简等编《月江正印禅师语录》卷下《赠省净头》:

拟续当年雪隐弦,行菩萨行更加鞭。蓦然自屎不觉臭,插翅蒲鞋飞上天。(X71/149a)

又同卷《振寮元持净求警策》:

执持粪器,着弊垢衣。入净入秽,入水入泥。日用常行三昧,发挥古德风规。赵州东司头,不说佛法,狼籍不少。湛堂指甲上,放光动地,诚不自欺。玍苕帚,破粪箕,得便宜是落便宜。这般标致谁相似,灵鹫山中有隐之。(X71/155b)

这是月江正印禅师给名叫“省”和“振”的“净头”(“持净”)赠送的两首诗偈,也引“雪隐”和“隐之”②雪窦重显俗姓李,字隐之。“雪隐”取义于雪窦在灵隐寺隐姓埋名充任净头的典故,正如道忠所言“隐”义“潜隐”,但“灵隐寺”和“隐之”客观上丰富了“隐”的文化内涵,达到“一语三关”的表达效果,这也恰是后世对该词理据莫衷一是的重要原因。的典故。这些材料后被清代无名氏编纂的《禅苑蒙求拾遗》①清代无名氏编纂《禅苑蒙求拾遗》一卷,汇纂禅林典故七十二则,该书是效仿金释志明《禅苑蒙求》的续作,典故以禅僧的逸闻逸事为多,选材范围较前书更为广泛。参陈士强:《<禅苑蒙求瑶林>并<拾遗>举隅》,《法音》,1989年第11期。“大随服务·隐之持净”条记载,可见元明清以来,雪窦充任“净头”之事禅林确有传闻,而日本以“雪隐”作为“净头寮”的名称显然是取用雪窦的典故。禅宗东传日本,一些唐宋禅林公案、典故逐渐成为日本禅苑名物命名的参考,据无著道忠《禅林象器笺》记载,日本禅苑将“侍者寮”匾额题为“择木”和“小玉”,这两个匾文则均与圆悟克勤禅师的事迹有关。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九《径山宗杲大慧普觉禅师》:“(克勤)遂令居择木堂,为不厘务侍者,日同士大夫入室。”(X80/402c)“择木堂”《大慧录》作“择木寮”(T47/883a),本为朝士止息处,大慧宗杲作为侍者居处择木堂,是圆悟克勤的特许,日释以之称“侍者寮”,取其褒赞之意。克勤在五祖法演席下充任侍者,听闻师傅拈举“小艳诗”——“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而顿悟,是为禅林悟道的佳话,日释以“小玉”题“侍者寮”,即源于此。由此可看出,中国禅宗公案典故对日本禅林名物有着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禅宗语录禅师
灵 山
落叶禅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服从
佛教禅宗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语录
语录
日本茶道与原研哉的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