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明刚小说的海洋书写

2020-11-18张德明刘嘉敏

湛江文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红树海德海面

张德明/刘嘉敏

地域文化具有独特的内涵和多样的风采,地域文学植根于地域文化之中,既反映着地域文化的要求,又反过来丰富着地域文化形态。小说家李明刚就是湛江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生于湛江徐闻长于湛江徐闻,为湛江徐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使徐闻文学在文化百花园中姹紫嫣红,走向新的高峰,打造出红土文化品牌。

徐闻在公元前111年即汉元鼎六年设为郡县,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得知徐闻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三面环海,处于红蓝交接地带。曾经这里出现过千帆云集的场面,有"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港口"之称。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湛江徐闻可以说是中国大陆与海洋关系最为密切的地域,土生土长的徐闻人对大海有着朴素而深厚的感情,祖祖辈辈以海为神、以海为食,以海为伴。小说家李明刚在海洋的怀抱中成长,从小受到海洋的熏陶,对海洋有着深厚的热爱之情,为了表达对海洋的崇敬以及这份拳拳的赤子之情,他用细腻的笔触来抒写这份难以用口语表达的深挚感情。

一、丰富多样的海洋景观

海洋小说是由美丽的海边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渔家风俗生活构成,小说家李明刚十分熟悉海边的生活,所以在他的海洋小说字里行间中更是充满浓浓的海洋清新味道,展现出一幅迷人的海洋景观图。

(一)自然景观

海洋小说中必不可少的是自然的景观的描写,这是小说创作的基础,让海洋以更清晰的面貌呈现出来,增强海洋的真实感。作家李明刚的海洋小说创作中同样有大量对海洋自然景观的描写,其中最突出的是对海面的描写和红树滩的书写。

小说家李明刚运用鱼群、风声、海浪等多种常见的海洋景物的描写来渲染海面。对海面进行的描写中有以雾天为始点,写海面的变化:“雾慢慢散开,海水蓝中泛白,鱼儿结伴而游,海鸟在低空飞着,盯住一群鱼儿。海鸟突然俯冲下来,一头栽进海里,眨眼间,嘴叼着一尾小鱼飞离海面。船过之处,鱼儿惊吓得东逃西窜。”通过雾的消散,像慢慢拉开的帷幕使海面逐渐明朗起来,接着把视角转向海水的颜色,蓝中泛白的海水中鱼儿与海鸟追逐,船只的来来往往使整个海面生机勃勃,充满生气。海面是随天气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小说也有海面乌云密布的描写:“午后,海空涌起一团乌云,渐渐地,乌云覆盖了整个海空。乌云越压越低。海水变得发黑。起风了,风声使人心颤,像鬼嚎叫,一阵阵的排浪向船扑来,腾起漫天浪花。”午后的海面被乌云覆盖,蓝中泛白的海水似乎被乌云染成黑色,颜色的变化产生了渐变美,海面不再是单纯的蓝色,随颜色深浅的变化更加丰富起来,不再显得枯燥。在海面由蓝变黑的过程中,加上鬼吼的风声犹如海面发出呐喊声音,刺激了听觉,浪花也随着这些变化也跟着运动起来,使海面产生了强烈的动画感。小说中的海面原来不只有风平浪静还有波涛汹涌之时,充满了翻腾的跃动感和顽强的生命力。

小说家李明刚赋予海面旺盛的生命力,同样也赋予红树滩纯天然的原始美。红树滩在海洋景观中属于比较特别的自然风景,与一般的海滩有明显的区别,它受气候、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发展成美丽又独特的海边风景。红树滩是作家李明刚海洋小说的一大闪光点,对红树滩这样写道:“又见红树滩,遍地的鹅黄,嫩绿让我陶醉了。红树滩里的红树密密麻麻,盘根错节,枝繁叶茂。红树滩里的青蟹,懒得打洞,涨潮时出来活动,觅食。潮水退出滩,它藏身于红树底下的烂泥里,露出两只圆溜溜的眼睛。”对红树滩的简单描述,却是十分生动有趣,通过用鹅黄、嫩绿的颜色和可爱的青蟹点缀红树滩,加上生长茂盛、婀娜多姿的红树,瞬间让红树滩充实起来,给人一种夏日缤纷的活力,让人心甘情愿陶醉于这迷人的风景里。此外在小说创作中,红树滩不仅仅是美景,更是童年回忆的象征、家乡的代表:“那绿色的木麻黄防护树林带,耸立在海边的高高椰子树;海边大片大片橙绿的红树林;岸边停泊的大大小小的渔船等构成了海岛特有的风景。这些亲切的景物,唤起我童年美好的回忆,消除了我心中许多不快。”寥寥几笔勾画出红树滩的自然景观,突显出红树滩的整体风貌,给人一种简洁爽朗的感觉,似乎眼前一下子就呈现出一幅红树滩的风景图,引发了我们遐想,更深一层看,红树滩是精神上的寄托,心灵的慰藉地。

海面和红树滩的描写是作家李明刚海洋小说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运用饱满活泼、朴素简洁的文字突显海洋个性特征,使海洋小说具有立体感。

(二)渔家生活

在海边生活的人们依据所处的环境形成自己的生活习俗,有自己的生活节奏。作家李明刚在小说的创作中描写自然景观外,还对渔家生活习惯进行叙述,让小说更加具有人文气息。

渔民们的生活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出海捕捞获取,所以在祖祖辈辈出海的经验中慢慢形成了很多习惯,作家李明刚在创作中把渔民们部分习惯写进小说:“我们这里的老辈人有个坏习惯,不管钓鱼的或是钓蟹的,如果第一次钓起的是一个小的,都认为不吉利,要发一通脾气。据说这样就能冲掉霉气,这天还会有指望。我出海时间不长,见到几乎每个老辈渔民都会这一套。”渔民们为了能在一天中获得好的收成,为了不白白浪费一天的劳动,他们通过乱发脾气的方式把霉运赶跑,相信接下来会有好运气,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纯朴的渔民来说也不例外。所以长期如此,出海的渔民就懂得用先辈们流传下来的习惯为自己出海捕捞加油鼓劲。

渔民们会在农历初九、廿三前后几天选择不出海,因为处于小潮,鱼不多。在休息日中渔民会“趁墟”(当地赶集的说法),或者玩扑克牌等等。作家李明刚在小说创作中也写了渔民的生活:“电影还未开映,可晒谷场上坐满了人,场面闹哄哄的。也难怪,村里难得放一次电影,赶上放电影的日子,大家都像逢年过节一样,欢喜得不得了。”看一场电影对于当地的人们来说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尤其是在文化闭塞的乡村,更是难能可得的,所以看电影就如过年一样十分热闹,每个人都兴奋极了。小说中也进一步叙述村民热爱电影的程度:“我们村里的孩子是不是个个都继承了父辈的勤劳、善良、诚实我不敢说,但我敢断言,个个都继承父辈喜欢看电影的优良传统。”看电影对于村民来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所以人人都爱看电影,都喜欢看电影。村里的人们白天都忙于为生活打拼,唯有看电影时候聚在一起,像一场隆重的聚会。电影使渔家村民们受到文化熏陶的同时也丰富了生活情趣,大人小孩听到看电影都是脸上洋溢着笑容,好像捡到宝贝一样,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

小说家李明刚在创作中把丰富多样的海洋景观写进小说,呈现出崭新的海洋风貌,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海洋的魅力和渔家生活的乐趣,从而产生对海洋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感受到海洋的魅力。

二、海洋孕育出的人性美

海洋是大自然中的蓝精灵,带给海边人们快乐,赋予他们美好的品质。他们在海边出生,在海边长大,不断吸收了海洋的精华和灵性,正所谓出生地的地气是一个人一生的元气,他们的身上都有和大海一样的闪光点。他们的命运与海洋紧密相连,相辅相成,虽然海洋这个小精灵有时候野蛮,有时候任性,有时候懦弱,但是更多的时候是善良、坚强、容忍、奉献。小说家李明刚用最朴实的语言,把大海赋予海边人们的美好通过一个个小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抒发内心对海洋的赞美以及对海洋崇高的敬意。

(一)大度包容

《槽白二》写道:“也许因槽白二在海上降世,吸第一口空气就吸进了大海的精华和灵性,心胸像大海般坦荡、豪放。”从这可以看出,槽白二在海洋的怀抱中成长,形成了豪爽开放的性格,当然这样的性格让他定不了性、安不下心。槽白二在二十几岁时候,母亲以死威胁相逼才答应娶媳妇,但并没有如他的母亲所愿,性格仍然修不了心、养不了性,整天只想着远海,远海,直至他救了黄生,平淡生活的轨迹发生了改变。槽白二万万没想到某天远海回来黄生和自己家的媳妇私奔了,留给他的只是一个空壳子的家。《槽白二》中对他的这段不幸这样叙述:“岂料祸从天降,黄生已带他的媳妇‘人去楼空’。他好像根本什么也没有发生似的,煮起石斑鱼,请来几个钓鱼佬,照样开怀痛饮,一句也不提黄生和媳妇的事。”在槽白二的种种行为中看出他是一个胸怀大度的人,面对自己兄弟的背弃、妻子的离弃,并没有第一时间被怒火蒙蔽了双眼,没有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反而对他们的事只字不提甚至开怀痛饮。其实槽白二喝下的不是酒而是苦涩和难过,他把所有消极的情绪往肚子里面塞,所有的痛苦一个人扛,何必苦苦纠缠让更多的人受牵连。槽白二的母亲曾问过他,为什么不想要媳妇,他是这么回答:“我不想过早做一艘泊港的船。”这个比喻形象生动,告诉我们槽白二心里挂念的不是岸上的家而是远方的海,更深一层看或许他觉得自己此时不能给另一半承诺与幸福,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责任,所以面对如此下场,槽白二并没有埋怨任何人,所有的苦涩一个人咽下。

更显槽白二宽容大度的是这段不幸遭遇的几年后,在荒岛的海滩上拾到的两个小男孩,居然是黄生和前妻遗留下来的儿子,这应该是命运的精心安排,《槽白二》里写道:“槽白二收养了两个男孩,他这匹无缰的野马因有了父亲的责任而收了心,他像那些顾家的钓鱼佬经常回家照顾孩子。墟日,他叫两个孩子坐上“槽白仔”,带他们到墟上买玩具小汽车、小飞机。孩子上学后,他到墟上卖完鱼,从不忘记到书店逛逛,给孩子买各种小人书。”面对抛弃自己的前妻和兄弟遗留下来的孩子,他没有让两个孤苦无依的小孩留在荒岛上自生自灭,而是主动带回家照顾他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抚养。曾经喜欢远海的他,因为这两个孩子经常回家,还给孩子买玩具,买小人书,毫不吝啬给他们一个完整的童年,这样的童年都惹得两个孩子同学们的羡慕。槽白二的宽容大度让他面对这两个没有血缘关系孩子没有丝毫怨恨,也没有把他们当仇人一样虐待,反而他一心一意想着照顾他们,把他们视为己出,尽自己最大努力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满足孩子的需求,甚至还把他们送进了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要知道在七十年代末上大学多不容易啊!这样伟大的父亲,他的胸怀究竟有多大的广阔?应该和海洋一样的广阔吧。

(二)沉默的善良

沉默并不是无话可说、无可奈何,而是不能用任何言语表达内心的善良,就如人们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作家李明刚的小说《钓花蟹的老人》就能体现这种善良,主人公海德老汉所付出的正是一种默默无言的爱。一次一个未曾见过面的同行需要救济,向“我”求助,“我”的自私让“我”婉言拒绝,而海德老汉只是一声吆喝,一个东西飞离他的船,落在需要救济的同行怀中的是一把白花花的米。海德老汉的大度与“我”的自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面对有需要的人救助时候,“我”迟疑甚至拒绝,而海德老汉主动、毫不犹豫的伸出援助之手。海德老汉没有用任何的语言去表明自己要帮助需要救助的同行,只是用一声吆喝和一个动作足矣。行动比言语来得真实,行动比语言来得更打动人心。海德老汉用行动告诉我们同在海上行,同以海为生,更应该相帮相助,更应该情同兄弟姐妹,彼此不是分割的个体,而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

让“我”更加深刻体会到海德老汉沉默的善良是在某个午后,天气说变就变,非常情绪化,前一刻阳光明媚,后一刻乌云密布。“我”和海德老汉经不起海浪的折腾一起被海浪冲击掉落水里,“我”不太熟悉水性,艰难地和海浪搏斗后体力消耗差不多了,强烈感觉到死神正在一步步向“我”靠近,就在生死一线的时候,一块木板碰到胸口,它就是生的希望,就是救命的稻草,而这活下去的机会是海德老汉给予的。海德老汉当时也脸色苍白、嘴唇发紫,干瘪的嘴巴一张一合显得十分疲惫,最重要的是他比“我”年纪还大,他同样在和死神进行搏斗。最后海德老汉为了救“我”把救命的木板推给“我”,然后对“我”含笑的一瞥。后来我们在附近海面上寻找海德老汉,始终没有找到,海德老汉虽然平时表面对“我”冷冰冰的,不太友善,但是在生死面前没有丝毫迟疑,把生命的木板给了“我”,自己却随海浪飘向远方。海德老汉在生死关头中没有用任何的语言表达他所作所为,只是给“我”一个微笑。小说《钓花蟹的老人》结尾这样写道:“海涛仍在轰响,但乌云分明已散去,现出一片蓝天。光亮从这片蓝天射出来,照亮了大海,我第一次发现大海是这样浩瀚和博大。”我们深刻体会到海德老汉表面看上去虽然冷酷甚至有时候觉得古板,实际上海德老汉有和大海一样柔情和有博大的胸怀,海德老汉默默地在付出深深打动了我们。有多少的温暖,是言语表达不了,甚至不屑于用语言来表达,就像大海一样,翻滚了多少的浪花,浪花翻得多么猛烈,也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感情,行动才是最好的证明。沉默的善良,美得触动人心。

(三)委曲求全

在成长的道路中总会面临很多选择,这些选择里面有很多和自身利益起冲突,如我们常讲: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们应该怎么去抉择才是最好?我们曾经可能为了成全别人,让自己受了委屈,甚至可能还与幸福擦肩而过。《依依兄弟情》中哥哥海涛就是委屈自己,成全弟弟海拾的恋情,其实哥哥可以自私点,为自己下半辈子幸福着想,因为他们本身就没有血缘关系。哥哥海涛本是孤儿,在十九岁那年捡到四、五岁大的海拾,十多年来他们相依为命,情同手足,感情十分深厚,只是岁月不饶人,哥哥三十四岁还没有成家立室。弟弟心里十分迫切希望哥哥娶老婆,自己有个嫂子帮助哥哥,照顾哥哥,给哥哥一个完整的家。或许是月老在和他们兄弟开了个玩笑吧,亲戚给哥哥介绍的对象竟然是弟弟已经相恋一年多地下恋人小翠。为了小翠,兄弟之间有了隔阂,曾经无话不谈的兄弟有了一条沟,似乎很难跨越,因为无论谁拥有小翠,总会有一个人受伤。弟弟海拾曾和小翠说分手,希望小翠可以嫁给哥哥,因为他不想自己成为哥哥幸福路上的绊脚石,不想破坏哥哥来之不易的婚姻;哥哥海涛在爱情和兄弟之间,他选择了后者,把小翠让给弟弟,毕竟他们是相爱的一对,而且他不忍心看见弟弟伤心难过更不愿意为此失去唯一的亲人。

为了能重返曾经的亲密无间,哥哥想出了一个办法,用贝壳在沙滩上画了两个“心”,用手挡住让弟弟猜,骗弟弟说如果猜中的是“心”就能和小翠在一起。弟弟浑然不知哥哥精心设下的局,无论自己选哪一边都能和小翠在一起。当弟弟指了指哥哥的左手时候,哥哥脸上堆满笑容说:“兄弟,恭喜啦!”其实在哥哥的笑容中揉进了苦涩,同时把右手边的那个“心”抓“碎”了。他抓碎自己的幸福来填补弟弟的幸福,这样的哥哥是多么伟大,他用自己的爱去成全弟弟,不想看见弟弟处在痛苦、自责中,更加不想看见深深的兄弟情谊如此破碎,于是选择委屈自己成全兄弟。哥哥海涛的成全是那么让人心疼,让人忍不住把自己的幸福分点给他。哥哥成全弟弟的那份爱就像海洋一样宽广,让我们看不见尽头。委曲求全是一种美,美得让人不禁让人叹息。

(四)大爱的温暖

暖阳不仅仅是指景色,更多的是指人心。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我们身处低谷时候,旁人的鼓励支持就好像冬日里的太阳,温暖着我们,仿佛太阳正挂在蔚蓝的天空中,光芒照射进黑暗的深谷,小说家李明刚的《那年冬天,有个太阳》就是最好阐释。文章的开头这样写:“在每个人的记忆中,都珍藏着一份珍贵的东西。它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让你回味,让你依恋,让你欲罢不能,伴你走过风雨人生路。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永远抹不掉的是那年冬天,那个又大又圆的太阳。”让文中的“我”有勇气走下去的是那年冬天那个温暖着"我"的太阳,那份温暖对于“我”而言,是多么的弥足珍贵,至今也不能忘记。

“我”是个孤儿,过早就没有父母的疼爱,幸好得到村里人的帮助,才能不断升学,完成学业。那年冬天来得十分突然,一夜之间气温急剧下降,树叶全部干枯没有一点生气。“我”要去岛对面的中学读高一,口袋又没有钱,只能徒步走去学校,两只手不停轮流交换提着番薯。当“我”走在大海滩最滑最难走的那段路时候,“我”十分小心翼翼,可是还是摔倒,衣服全湿透了,袋里的番薯也散了一地都是。伤心委屈的泪水立刻涌了出来,觉得上天为什么要对“我”如此刻薄,让年幼就无父无母的“我”承受如此多,此刻对生活充满怨恨,对命运的不公平充满抱怨。突然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妈递给“我”手帕,眼光是那么的安详,让“我”瞬间感觉到妈妈的存在。大妈不仅帮“我”捡起地上的番薯,还帮我拍走身上的海泥,当“我”再次感动哭泣时候,她说:“孩子,别哭了。吃得苦上苦,方知甜中甜。”说完并塞了两块钱给“我”,“我”不肯收下,她又说:“收下吧,孩子。就当你母亲给你的。”然后迈着轻快的脚步走向大海滩的深处。对于从小没有家庭温暖的“我”而言,这突如其来的母爱让“我”受宠若惊,久违的母爱重现“我”的面前,感觉自己有个强大的后盾,不再是孤单的一个人。这份母爱的温暖让“我”在人生漫漫的寒冬中不断前行,让“我”相信未来会变得更美好,“我”已经尝尽了人生中的苦涩,剩下的应该只有甜味了。结尾提到多年过去了,“我”依然对那年冬天的太阳恋恋不忘,再次强调那年冬季的太阳,给了“我”温暖之余还给“我”生活下去的力量。大妈就是冬季茫茫大海中悬挂在天边的太阳,一直温暖着“我”,让“我”体会到爱;让“我”明白不论前面的道路多么艰难,暖阳一直都在身边。暖阳很美,美得让人忘却不了,一直珍藏在我们的心里,温暖着我们。

海洋用她的柔情去感化她的子女,让他们懂得生活中处处需要温暖和爱意,作家李明刚也是在海洋的熏陶下,情不自禁地把海洋赋予的人性美通过小说的形式展现给我们看,让我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真善美。

三、海洋的精神意蕴

海洋的美,美得让人无法抗拒也无从抵抗,它的美不单单是外在的美,更多的是它内在美。海洋这个蓝精灵有它自己的梦想,有它自己的向往,也有它自己的追求,这些精神层面上的美更能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唤醒我们内心沉睡着的灵魂,让我们愿意为之停留,为之倾情。小说家李明刚在对海洋书写中,更能带给我们深刻感受到海洋深藏的精神意蕴。

(一)勇于创新的精神

我们如果止步不前,只会被狠狠地抛弃在队伍的后边、潮流的低端,尤其当获得成功的时候,觉得这就是顶峰,这就是终点。其实并不是这样,成功没有终点,就如人们常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李明刚的小说《海潮乍起》有这样一句话:“不敢在潮流中踏浪的人,永远也得不到生活赠予的快乐。”深刻揭示出社会前进的必要性。在当今社会不断前进的步伐中,抱残守缺、因循守旧、一成不变的思想,只会被社会淘汰。《海潮乍起》中林海一心只想着好好捕鳝就一定能再次得到白秀明的青睐,没有清醒意识到那是不可能的事实了,曾经因为善于捕鳝让白秀明倾心,但是单单靠传统的捕鳝是不可能完全得到白秀明的芳心,不懂前进,不懂创新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白秀明奔向杨华的怀抱中。杨华他懂得创新,善于利用资源,在海滩上开起了泥坩养殖场,这是未来美好生活的象征。如果林海懂得“生命在于运动,静止只能使事物趋于灭亡”的道理,那么林海未来将是一片光明的同时,也能获得爱情的果实,只可惜林海不懂,他选择自欺欺人,埋怨这片曾经孕育过他情丝的这片土地,如今又冷酷地埋葬了他珍贵的情感,靠着回忆来换取淡淡的安慰。

借助林海惨痛的代价,向沉睡中我们发出呐喊,希望我们能敢于开阔创新,敢于尝试,不要一心想着守旧,要明白落后就要被挨打的道理。只有逼着自己不断往前走,才能创造出奇迹,哪怕最后跌倒了,起码也尝试过、努力过,也从中吸取教训和经验,为下一次启程作铺垫。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愿意去创新、看不清社会前进的方向。身为海的子女,应该和海洋一样,有着力争上游的勇气,有着敢于向前奔跑的力量,有着不怕挫折,越挫越勇的创新精神。

(二)敢于圆梦的精神

梦想没有阶级高低,没有地域限制,更没有等级可言,每个人都能拥有梦想的权利,有了自己的梦想才会有动力去实现。每个人都曾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可能最后我们离梦想越来越远,但是我们没有留下遗憾。为了梦想,我们可能吃尽苦头;为了梦想,我们可能留下心酸的泪水;为了梦想,我们可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我们不后悔,我们用实际行动写下自己人生辉煌的篇章。作家李明刚笔下的《圆梦渔家女》就是我们曾经为梦想努力的缩影,也是蓝精灵梦想追求的折射。

《圆梦渔家女》的主人公翁海花就是个为了梦想不断努力的人。翁海花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拥有高等学历的她也拥有俏丽的容貌和出众的人品,可以说条件十分优越。海花从小有个梦想,就是回到生她养她的小渔村,把渔村开发成具有滨海特色的旅游区,为了这个梦想,海花拒绝和追求者做朋友,换取在省内知名旅游公司当导游的机会;为了这个梦想,海花拒绝当几家公司的老总贴身秘书等等。小渔村的梦想让海花与许多走进大城市的机会擦肩而过,但是海花并没有为此感到惋惜,她坚信她的家乡是滨海乡村游的理想地方,是未被世人发现的“仙女”,尤其在大学接触更多的旅游知识后,她的对梦想的追求更加执着更加强烈。

天时地利人和,海花毕业不久县里最大的领导宣布决定把小渔村建成旅游区,倾力打造具有海滨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海花觉得圆梦的时候到了。在旅游区动工兴建誓师大会后,海花立刻行动,把村前村后村巷海边都转了一圈,回家马上把自己的规划画在图纸上,连母亲催她吃饭都置之不理,一头扎进规划当中。这是梦想的力量,让海花不顾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是梦想给了海花前进的动力,让海花迫不及待地为自己小渔村的梦想努力。当海花规划图画好后,立刻找她的青梅竹马赵石生,把自己的规划图给石生看,并告诉他自己的想法。皇天不负有心人,海花的想法得到石生的赞同和经济上的支持。小渔村的梦想让海花和石生走得更近,决定共同为小渔村的发展一起努力。小说的结尾这样写道:“望着万里无云的星空,翁海花想:明天将会是一个艳阳天。”因为梦想带给海花希望,让她看到一个美好的未来。海花实现自己的梦想因为她的执着,她坚信自己的判断,即使有再好的机会摆在她的面前,她也从未动摇,从没有被诱惑。

海花敢于圆梦、敢于拼搏、敢于等待,所以她成功了。我们曾经也有离梦想很近的时候,但是我们因为种种原因放弃,到了最后才恍然大悟,如果当初再坚持一下下,梦想也会实现,正如我们所说:“行百里路半九十”,实现梦想最艰难的是在越接近成功的时候。蓝精灵用她的方式告诉我们:有梦就应该敢于去实现,即使梦想的道路犹如海洋一样辽阔,看不到尽头,但只要坚持不懈,心中端着梦想,一样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海洋的精神一点点的陶冶她的子女,希望他们能和自己一样,做个有内涵、有追求的人。无论前路多么难行,不忘初衷,内心保持澄明。李明刚通过自己的笔触给那些正在迷茫前行的子女,点起照明的灯火,告诉他们蓝精灵一路相伴,只有经过海洋的洗涤,才能在往后的日子中越走越精彩。

作家李明刚的海洋书写使我们对海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海洋的博大精深,通过一个个与海紧密相关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就像在海洋上航行,不会一帆风顺,偶尔会遇到大风大浪,但不要害怕,相信这就是人生的考验,让我们的生命和海洋一样充满着魄力。小说家李明刚笔下的海洋书写可以说是骄傲着南方蔚蓝大海的风景线。

猜你喜欢

红树海德海面
红树林诞生记
会“上”树的鱼
会“上”树的鱼
海面床,轻轻摇
第六章 邂逅“胖胖号”
独一无二的海德
暗礁
独一无二的海德
品梅
木偶人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