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暖色(组诗)

2020-11-18孙晓杰

草堂 2020年6期
关键词:牛角黑夜诗人

◎孙晓杰

[冷暖色]

我现在的色彩里,已经没有冷色

也不存在中间色

身旁的树与草

它们的绿,是大地送我的春暖

眺望天空和大海

那蓝色光焰,将我熊熊照亮

世界的画笔充满谬误

熟透的紫色葡萄,爬满了沉醉的蜜虫

如果我从此身穿白衣

进入黑夜,或者从此身穿黑衣

进入白昼,它们是分明的,就像

我曾经用红色颜料,在胸口画出

一颗心,用尘土之灰

洗濯潮湿的头发,我不会在意谁说

燕子穿错了衣服。当生命降临

没有一种颜色的目光

是寒冷的。它们注视我

充满爱与怜惜

活着:行走,歇息,有至死相依的人

那必经的拱形窄门

也是用彩虹筑成

[牛角梳]

牛角似乎只能在牛死后

进入我的生活。这仍然是它向世界表白

的一种方式。我一直以为

在空旷的田野上,只有麦子

充满善意。牛角的含义被忽略或被曲解

谁知道:长出如此坚硬和锋利的东西

是出于恐惧。作为牛的遗物

牛角像感伤的月亮

爬上我的头顶

仍旧像拖着沉重的犁耙

梳理我乱发荒芜的土地——

但它并不想获得我的垂怜

也不想窃取我的意念

发丝如弦:黑夜转向白昼的牧歌

让它无语……当我为孩子

扎上一个粉色发带

它一定以为,那只美丽的蝴蝶

重又回到:春风浩荡的早晨……

[旧弹簧]

在废品收购站的角落里

扔着一堆沙发弹簧

一堆旧日时光

我被吸引:午后的风,沿着它盘绕的

弧线,作免费旅行

但它身上荨麻疹似的锈斑

显然不能当作景点

这被压迫者。被扭曲的钢铁之子

度过漫长遮蔽的岁月

终于被解救出来

但力与美的身影,更像是一个个

黑色的圈套

我走过去(我是压迫者之一

它不认识我)

用手,压了压它

仿佛在导演一场依依不舍的送别——

我下压:我送它;我松开:它又返身送我

(我知道旅途的终点——

重回炉膛

在烈焰中熔化,出炉,淬火时

发出沙哑的尖叫……)

我只想问它——

重压之下是否存在某种快感

轻松之时是否会有遗忘的失落

但它沉默的巧舌

一字不说

[排 队]

我需要一套房一个安乐窝

我没有付出

一夜未睡或最早起床的代价

只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只能排在一溜人的后面

像一只毛毛虫的一截肉身

我会蠕动。我习惯这样的生活

这可能源于我父亲的遗传基因——

那个时代的一种病

包括等待中的焦急与愤怒

这些我都能够接受

即使最终没能变成一只蹁跹的蝴蝶

我经历过最倒霉的排队——

下一个就是我,但欲购之物刚好售罄

有人把这比喻成失败的人生

但如若走近鬼门关遭死神遣返

也不失为一出人间喜剧

排队也有若干好处——

可以练腿力

可以磨性子

可以不用看人脸色

可以设想正在打仗

有人在前面给你挡枪子——

还好,我说这话的时候

身后没人

戳我的脊梁骨

[四重奏]

一架战机牵着一条弧形长线

仿佛在缝合黑夜撤离时撕开的暗蓝之天

带着白虹之美,和清晨七点的不安

树林与薄雾里,众鸟争鸣

喜鹊的叫声沙哑且短促

它高傲的底气来自香火缭绕的民间

车水在铁桥下汹涌

它不好喝,有二氧化硫的味道

路途尚远,老去的邮差没有在旷野出现

那些晨跑者,身披热汗

恍如我的青春之影,恍如辛勤的园丁

用喘息的剪刀,修养时间的花园

[身 份]

我走出家门,从一个父亲

转换成一个路人:从温暖的满足或烦忧

转换成莫名的匆促,夹带一丝焦虑

这是时常发生的事,几乎每一天

都演绎这样的转换——

从一个睡眼惺忪的丈夫

转换成一个接送孩子的家长

从一个发号施令的上司

转换成一个唯命是从的下属

从一个忙碌的劳动者

转换成一个闲适的乘客,买主,有时是观众

从一个晨跑者,转换成黄昏

一个发热流涕的病人——

从沮丧的低谷转换成欢喜的云端

从激烈的抗拒转换成平和的接受……

或者反转过来,或者交叉转换

仿佛:我是一个转换器

一个古老剧种的变脸术

一个不能被永久锁定的电视频道

我自然而笨拙,不像

自然界:自然而然的

昼夜的转换,四季的转换

不像我作为言说者说的

一座冰山,转换成一片海水

不像我作为写作者写的

银杏树:春天如手持绿扇的舞姬

入秋,转换成黄金国的富有与豪掷者……

我铭记着那个黑夜

母亲追随早逝的父亲远去——

我从一个温顺的孩子

变成一个倔强的孤儿

在转换的道路上,我暗藏转换的密令

一切都难以预料,唯有

死亡的墓穴

遥远,但清晰可辨……

[门前树]

我可以一直忽视它

眼形叶片,边缘有粗睫般的细齿

灰黑色树干……直到死去

这很寻常。类似的事情有无数之多

如同我:早春发芽,晚秋落叶

与天空划过的流星

毫无关系。但从今天起

从簇拥的人群中剥离

似乎只剩下它,怀着恒久的真诚——

我早出,晚归

它仍旧:默默迎送

年轮的表情并不鄙视

我落寞的身影

我从园艺工那里抚摸它的名字

用斑驳的声音喊它,仿佛

为多年的失礼道歉

我微笑着与它合影

我有一点虚妄的私心——

百年之后,它仍然记得:有一位

淡眉之人,在此停留……

[创作谈]

诗人的人本主义只是他对他自身情感与灵魂的关注。除此之外,人本主义便成为一个狭隘的观念。在诗人的宇宙里,人是与一棵树、一只鸟相同的事物。人处在自然法则之中,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者。所谓拟人化,不过是诗人观照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和修辞方法。

诗人应当是文本主义至上者。诗人合一作为一种精神逻辑和理想状态,是一个诗人需要毕生修炼的内功。而对于世人和世界而言,诗人所提供的文本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诗人合一,最终要合在诗里,体现在诗里。离开诗的文本,诗人是不存在的,至少这种存在是可疑的。

诗歌是一种信仰。

诗歌存在的唯一理由和价值或许就是使时间的流逝变得甜美——忧伤或幸福的甜美。它给人做伴,在需要它的人那里出现,带着温暖和慰藉。从古至今,从未改变。它的行囊上落满灰尘,但眼眸依然明亮,闪着人性和灵魂的光辉。

诗歌是一种治疗的行动,治疗灵魂的行动。诗歌能够穿透充满蒙昧和绝望的黑暗地带,其理由在于:为了能够肯定,不仅在此之前,也不仅在此之后,即使就在此时,光在黑暗中是存在的。

猜你喜欢

牛角黑夜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沉默
牛角挂书
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
黑夜过桥
一看书就犯困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白天和黑夜
No.3 最佳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