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练习过程凸显练习活力
2020-11-17汪颖
汪颖
摘要: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增长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力的重要手段。挖掘练习本质,关注练习过程,优化练习方法,提升练习的实效性,凸显练习活力,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优化 实效性 活力 数学思维 学会说理
引言
“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限”。练习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增长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起着形成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作用。练习使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结构化,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学生只有在不断优化的练习过程中,才能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充分调动积极的思维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升练习的实效性,充分凸显练习的活力,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往往关注的是练习的结果,没有挖掘练习的本质。接下来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优化练习过程,凸显练习活力。
一、练习要练其所短,练其所感。
不管是课堂练习环节还是专门的练习课,都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练习要精讲精练,要查缺补漏,练其所短,练其所感。练习环节要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的重点、难点、薄弱点、拓展点展开。练习环节要有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乐此不疲地投入练习;要巧设“圈套”, “引生入胜”。练习要体现层次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练习要有针对性,避免盲目的、机械的、重复的练习,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练在点子上,练在学生薄弱处,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练习要体现综合性、拓展性,在基本练习的基础上要适当提供综合性、拓展性的练习题,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练习要体现生活性,数学来源于生活,练习设计也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学身边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提高练习的实效性。在教学中,不仅要充分用好教材资源,还要结合学生实际创编多样的、有趣味性的、具有实践性的、参与性强的练习,给学生提供更加愉悦的练习氛围,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彰显练习的活力。
一位教师在教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后设计了如下练习题:
小明家刚买了新房,爸爸想给小明的房间好好装修一下,请你帮小明家解决一下装修中的问题。
1.你能算算房间的占地面积吗?
2.为了使房间美观,小明爸爸想在房顶四周围贴上石膏线条,一共要多少米的石膏线条?
3.大家看看有窗户的这面墙,爸爸想给这面墙刷上粉色涂料,你知道刷涂料的面积是多少吗?
这面墙是什么图形?长是多少?宽是多少?宽是4米吗?还要考虑什么?窗户要刷涂料吗?
如果窗户的面积是2平方米,那现在你能算出来吗?
4.爸爸想给地面铺上边长是2分米的方砖,你能算算一共要多少块方砖吗?有不同的算法吗?
这些生活中的问题,有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有周长计算,把这些知识综合到一起,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练习要给学生“说理”的机会。
“说理”是数学学习中的基本活动,既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不光要关注练习结果,更应关注学生思维过程。在练习中要给学生“说理”的机会,引导并要求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说理,加强练习中说理训练,培养学生有根有据的说理习惯,培养学生有条有理的思考习惯。练习中,要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说、集体汇报说、互动辩论说等形式,给每个学生说理的机会,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一)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说理
在练习中既要关注结果正确性,更要关注说清楚道理的训练。加强说理训练可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准确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要重视说的训练,为学生创设说的情境,引导边练边说,加深理解。例如,不改变数的大小,下面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为什么?3.90 m,0.30元,500 m,0.04元,20.20 m。练习时要让学生说一说判断的理由,教师可通过问题引导:去掉“0”以后的数和原来的数比较,相同数位上的数还一样吗?数还一样大吗?让学生明确这些数中哪些“0”是不能去掉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给学生说理的机会,让学生有理可说、有理会说。
(二)倡导方法多样,让学生说不同的“理”
在练习时,要提倡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道理。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说“不一样的理”,让学生清楚地表达解题思路,有条理地叙述解题思考过程,从而提高综合思维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在倡导方法多样的同时,还要关注方法的比较和沟通。说一说哪种方法更好,说一说它们的异同点,使方法得到优化,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三)利用错误资源,在交流中辩理
学生的经验是一种资源,不管是正确的思路,还是错误的问题,都是最好的探究点。练习中要注意收集学生出现的错误并进行总结和整理,让学生讨论:错在哪里?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错误?引导学生对错误进行分析,找出错误原因。学生在交流、反思中进一步提高。
三、练习要“温故而知新”
练习不是“炒冷饭”,不是把学过的内容回顾一遍,而是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学过的内容条理化、系统化,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练习还应达到“知新”的目的,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新的认识和提高。练习有时不能仅仅满足于训练技能,还要深挖练习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学习方法、解题策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发展。
教学中还要通过练习拓展新知的内涵和外延,让新知更饱满、丰富。例如,五年级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材中有这样的练习: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4和8,12和36,1和7,8和9,12和35。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他们观察每组数的特点,交流总结出求最大公因数的两种特殊情况。该练习丰富了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數的方法,积累了求公因数的经验,学生对求公因数的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一位教师在教学《认识负数》时,设计了一道练习题:
教师先简单介绍一下温度的相关知识,接着就提出一系列问题:(1)哪些城市已结冰?(2)5个城市从暖到冷排一排,应该怎样排?(3)如果让我们在温度计上表示出来,最先定谁的位置?为什么?(4)哪个城市在温度计上和0 ℃的距离最大?(5)这5个城市中,谁和谁到0 ℃的距离相等?它们区别在哪儿?(6)北京和香港温度相差多少℃?怎么得来的?(7)北京和哈尔滨温度相差多少℃?应该怎样计算?这七个问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层层深入,渗透了绝对值、相反数、正负数间的加减知识,这些新知的渗透,为中学学习做了铺垫,也让练习有了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