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现状分析
2020-11-17王玉金
王玉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实物场所。它既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又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它既凝聚着我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又包含着影响社会现实,维护祖国统一的基因。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有利于培养民族认同感,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创造力。
在新的历史时期,该如何更好的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且发扬光大,采取走进中小学校园的方式不仅是一种创新、一种尝试,更是一种希望和责任。非遗知识和传承从少儿抓起尤为重要,其意义深远。
目前非遗进校园面临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流于形式
非遗进校园是最近比较热门的教育活动,由于缺少导向及方法的指导,难免存在着流于形式、疲于應付、浮于表面的现象,办展览、看视频、挂表语、请专家,看似轰轰烈烈,实则蜻蜓点水,热闹过后,涛声已旧,学生得不到真传,取不到真经,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失去,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可见非遗进校园,贵在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正如著名思想家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言:“契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二、 师资短缺
非遗进校园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师资的缺乏,使非遗进校园仅以展演的方式介绍到学校中,更多属宣传手段,流于表面,难以深入,更谈不上传承和发展,不能实现由文化传承到知识普及,由技能培训,再到学术传播的转变。
三、 激励措施不到位
学校缺少必要的激励措施,推广非遗文化,不是为了使学生人人成为巨匠,而是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造力的综合人才。非遗传承短时间内不可能丰硕累累,这就需要我们随时对他们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表扬表彰,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怎样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朵奇葩在校园里开放的更加多姿多彩呢?
一、 加强非物质文化知识及内容的宣传
在校园里开展实物、图片展示、传统工艺演示,传统技艺表演等形式,多方位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使学生感知、欣赏非遗,加深对非物质文化的了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进而使学生爱上非遗,提高他们学习非遗的兴趣。
二、 不拘一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各中小学中能胜任“非遗”传承的教师少之又少,制约着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师资短缺问题。
1. 因校制宜,发掘人才
非遗传承人大都来自各行各业,教师队伍中不乏这样的人才,为他们创造条件,使其投入到这方面的工作中来,可谓事半功倍,一举多得。比如,笔者是在职教师,又是市级非遗项目“蒙山葫芦画”五代传人,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创办非遗传承研习班,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法的双重指导,几年下来收获颇丰,师生作品在各级比赛中获奖,并参加了“2019中华瑰宝台湾展”,其作品和事迹在学习强国及多家电视台报道,深受大众好评。
2. 非遗传承人走向讲台,言传身教
随着近几年我国非遗事业的飞速发展,各级非遗传承人正以饱满的热情活跃于各个城市乡村,把他们请进校园,登上讲台,开展非遗讲座,普及非遗知识,与学生零距离接触,言传身教,使学生在实际创作中感受非遗的魅力及乐趣。
3. 以师为师,师从师出
学校不乏多才多艺有责任感的教师,让他们走出去遵循“以师为师,师从师出”的教育理念,以非遗传承人为师,掌握一种或多种传统技艺,从事这方面的教学工作。
4. 加强激励措施,增强学生成就感
以校为单位,组织成立非遗兴趣研习班,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分组学习,学校充分利用展板、走廊、艺术室等,展示他们的作品,定期举办各种比赛活动,评选出“校园非遗明星”“非遗小传人”等,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使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其中。
总之,非遗进校园,既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重任,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优良品格。相信不久的将来,“非遗文化”这粒种子将成功播种在校园文化的厚土中,在师生的心田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